李陽群
摘 要:在小學教學當中,隨著英語不斷被普及,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將較多的精力放在英語教學當中,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背景,對英語教學進行調整,積極對學生開展有效教學,以此不斷滿足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要求,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對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學;引入教學;融入教學
一、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總是采用讀、寫、講、練等的方式,為學生一字不落地灌輸教材當中的有關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凸顯不出英語教學的重點,學生掌握知識的思維也比較混亂。鑒于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有序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的效率。
例如,以“Parks and places in China”為例,在講述本單元的有關知識時,我先向學生介紹了與世博會有關的內容,并借助世博會主館的會址,為學生引出了學習有關景點的主題。然后,我為學生講述了本節(jié)課的單詞,并為學生適當?shù)財U充了一些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單詞。接著,我指著有關景點的圖片,向學生提問道:Do you know thisplace?并讓學生進行了回答,即I dont know this place. /I know this place. Its the Huangpu River/the Bund……。之后,我讓學生根據(jù)上述對話,在小組內創(chuàng)編了新的對話,以此使學生通過對話操練,熟悉了本節(jié)課的單詞以及句型等的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應用本節(jié)課講述的內容,對某一景點進行了描述,如,Its beautiful. Its in /on……. You can go there……等等,使學生學會了運用本節(jié)課所掌握的知識對某個景點進行描述和介紹。最后,我讓學生閱讀了教材當中的來信,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對來信當中所講述的內容進行了總結。在學生理解了教材當中的文章之后,我讓學生做了閱讀理解,并讓學生自己查閱了有關景點的資料。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寫了一封回信,介紹了有關的景點,以此不斷鞏固了學生掌握的知識。這樣,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有序地進行了英語知識的學習,還提高了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的效率。
二、引入多種教學資源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當中,許多教師總是將學生局限在教材當中,不能很好地為學生引入多種教學資源,如生活資源、多媒體資源等等,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只能死讀書,不能讓學生靈活地應用自己掌握的英語知識,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鑒于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引入多種教學資源,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當中解放出來。
例如,以“Different noises”為例,在講述本單元的有關知識時,我先為學生播放了生活當中的各種聲音,如各種音樂的聲音、各種動物的聲音等等,并結合有關聲音,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What can you hear?Can you hear a cat/hen?并讓學生進行了回答,如I can hear a cat/hen等等,以此為學生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然后,我為學生播放了生活當中常見的雨點的聲音,并結合上述聲音,為學生講述了本節(jié)課的新單詞,從而不斷降低了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單詞的難度。接著,我根據(jù)學生在課堂當中聽到的聲音,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Whats that noise?并為學生講述了上述問句的含義以及回答方式,以此為學生講述了本節(jié)課的新句型。最后,我讓學生在小組內,應用本節(jié)課的句型,組織了對話,并讓小組學生在課堂當中進行了展示,以此不斷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引入多種教學資源,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當中解放了出來。
三、注重學科融合教學
處處留心皆學問,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也是如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之時,如果能夠將傳統(tǒng)的純語言教學習慣摒棄掉,并在英語課堂當中滲透多學科的教育,將不同的學科進行融合,可以讓英語教學更加具有藝術性。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學科融合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各個學科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并發(fā)揮各個學科教學的優(yōu)勢,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英語學習。
例如,以“Shanghai in Changes”為例,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與舊上海有關的視頻以及圖片資料,并結合有關資料,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old Shanghai?以此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實物為學生講述了本節(jié)課的新句型。然后,我為學生出示了兩幅圖片:其中一幅為新上海的圖片,另一幅為舊上海的圖片,并結合圖片,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Comparing new Shanghai and old Shanghai,how do you feel?接著,我讓學生相互之間對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與討論,以此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提高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這樣,教師通過采用學科融合教學,不僅增進了各個學科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并發(fā)揮了各個學科教學的優(yōu)勢,還引導學生進行了高效率的英語學習。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對學生開展有效教學,以此不斷將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應用到英語教學課堂當中,從而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提高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激情,進而實現(xiàn)提高小學英語教學高效性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丙芬,溫貴田. 淺談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6,571(26):115.
[2] 周紅燕.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C]// 2018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