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有效教學的思想已滲透到高中英語課堂活動當中,不僅給教師的教學理念帶來革新,還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帶來提升。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仍然存在“學不會”“理解不了”等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活動細節(jié)組織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有效教學;有效性研究
在高中教育階段,英語的學習大多在于對學生基礎性的引導和方法上的教授,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上得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在部分地區(qū)的教學中,教師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生的知識傳授仍采取主動灌輸?shù)姆绞?,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嚴重影響學生今后的知識積累和基礎發(fā)展。因此,本文從加強課堂引導、巧設課堂問題、把握課堂主體三個方面對此進行策略分析。
一、加強課堂引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有效課堂引導,不僅使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得以明確,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主觀性的發(fā)展。但在目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缺乏引導,導致學生課堂任務不明確,存在“指哪學哪”的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基礎需要。因此,在英語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加強學生的學習引導,提升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強化學生獨立學習、主觀參與的學習技能,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傳授其閱讀方法,我在本節(jié)的新知導入環(huán)節(jié),分別設置兩個與主題相關的問題,以此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和閱讀:“Do you think that work at Senior High school is harder than that at Junior High school?Are Senior High teachers similar to Junior High teachers?”通過對問題的引入,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本節(jié)的閱讀方向。同時,我還設置相應的引導閱讀問題,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1.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ikangs Junior High school and Senior High school?
2.What are the two things the English teacher thinks important to do in class?
3.What are the two things that the English teacher want to improve?
通過課堂的引導,不僅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的閱讀內容和學習目標,還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巧設課堂問題,鞏固學生學習基礎
課堂問題往往能反映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也是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及時掌握課堂教授的動態(tài),為下一步的教學開展提前制定活動安排,從而保證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因此,在英語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基礎,靈活設計課堂問題,在鞏固學生學習基礎的同時,將問題進行延伸,從而提升學生對英語問題的思考能力,以此達到以問促學的效果。
例如,在“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對本節(jié)的閱讀內容產生初步了解,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質量,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基礎,我根據(jù)學生的學情變化,設置以下課堂問題。
1.What is this article about?
2.Why is the train called theGhan?
3.We ____ in Sydney and we ____ in Alice Springs.(_____)
4._____ and I traveled on the famous Ghan ___.(___)
通過對問題的靈活設計,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一個很好的檢驗,還使學生的理解程度得到進一步加深,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把握課堂主體,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
在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因家庭環(huán)境、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學生難免出現(xiàn)“理解偏差”“認知不足”的現(xiàn)象,對學生的基礎發(fā)展起到阻礙作用。同時,這種差異化現(xiàn)象,如不及時進行調整,將會是學生產生厭學、抵觸的心理情緒,不利于未來的成長發(fā)育。因此,在英語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主體作用,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要,從而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發(fā)展。
例如,在“A lesson in a Lab”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基礎差異化表現(xiàn),我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相互學習、共同理解的方式,提升各自的學習基礎和語言水平。同時,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還設置相應的探究問題。
1.Are you interested in doing scientific experiments?
2.Suppose you want to do a chemical experiment about some metals,do you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about how they react with other substances?
通過小組學習、共同探究的方式,不僅滿足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還能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共同發(fā)展。
綜上所述,有效的英語教學,不僅使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還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意識得到增強,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有效發(fā)展。此外,注重學生主體的良性發(fā)展一直是教育教學的重點之一,合理把握學生的基礎能力,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將有助于學生和整體的共同進步。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痹诮窈蟮慕虒W工作中,希望廣大教師,立足學生本質,不斷優(yōu)化教學形式,提升教學質量,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阿玲.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有效教學課堂的構建對策[J].考試周刊,2019(38).
[2]劉銀娥.關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下),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