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麗娟
【摘要】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小學生卻害怕寫作,其寫作能力一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學生在寫作時想不到素材,不知如何下筆。紅色精神是我國偉大革命先驅以實踐經(jīng)歷而總結得出的革命精神,符合我國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本文對踐行紅色精神,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作了探討,旨在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紅色精神素材,促使學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紅色精神;寫作能力;踐行途徑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寫作一直都是困擾學生和老師的難題。小學生處于認知初始期,認知能力差,缺乏足夠的寫作素材,讓其寫出一篇好作文確實難。紅色精神是我國最具特色的精神紐帶,在語文教學中踐行紅色精神,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有效傳承和豐富紅色精神內(nèi)涵,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語文寫作教學中踐行紅色精神的重要性
自教育改革以來,對培養(yǎng)什么人,怎么樣培養(yǎng)人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教育的重點就是培養(yǎng)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符合國家需求的人才。語文學科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踐行紅色精神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傳承紅色精神,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立德樹人新理念。作文內(nèi)容首先必須符合正確的“三觀”,才能稱之為一篇好作文。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不只是教會學生寫作文,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寫出具有科學價值觀的作文,使得他們有信仰,有追求,幫助他們建立立德樹人新理念。紅色精神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其中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是語文寫作教學中最鮮明的“教科書”。踐行紅色精神有利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同時又可以很好傳承紅色精神。教師通過挖掘地域紅色文化,不斷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不僅能促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弘揚紅色精神,引導他們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二、踐行紅色精神,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探究
第一,傳承立德樹人新理念,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時,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但小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正確引導和培養(yǎng)。紅色精神所具備的堅韌不拔、堅毅進取、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德,正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過程中,以紅色精神為教育指導,為學生寫作創(chuàng)立新理念,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新時代的教育,必須要培養(yǎng)有信仰的人,為學生構建新的寫作體系,以紅色精神為精神領導,幫助學生挖掘豐富的革命傳統(tǒng)文化,才利于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作。比如,教師在講解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6課《秋天的雨》時,在教材中,用了極富詩意的語句對秋天的雨進行描寫,深刻地描繪了秋雨的特點。甚至還使用了比喻句,將秋天的雨人格化,進而加深學生的理解,促使學生更好地抒發(fā)情感。但總體而言,對學生進行秋天的雨文章的創(chuàng)造沒有特別大的幫助,很多時候都只是停留在寫表面。教師可以借助紅色精神,將學生帶回紅軍長征的時代,秋天的雨就不只是描寫秋天所下的雨,而是在描寫秋天的雨時還帶有一份對先人無謂犧牲的敬佩,對當下美好生活的一份感激。在紅色精神環(huán)境的熏陶下,引導學生克服對寫作的畏難情緒,有助于他們鍛煉良好的寫作習慣,寫作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第二,營造立德樹人新氛圍,提高學生寫作激情。創(chuàng)作需要激情,只有在激情的支配下,創(chuàng)作的作品才是有靈魂的。小學生學習壓力大,每天學習任務多,各種作業(yè)已經(jīng)占據(jù)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對于語文寫作,很多學生已經(jīng)失去了激情。紅色精神具有寶貴的精神教育資源,在寫作教學課堂中滲透紅色精神,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學生在紅色精神文化及物質文化的陶冶下,不斷營造立德樹人的新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激情。營造立德樹人的新氛圍,需要教師在班級中不斷滲透紅色樓道文化、景觀文化等,讓紅色文化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使學生在寫作練習中下意識用到紅色精神,并在紅色精神的指導下,完成作品的創(chuàng)作。比如,教師在講解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6課《灰雀》有關內(nèi)容時,教師進行這篇文章講解后,要求學生按照這篇文章的有關內(nèi)容展開寫作。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有關列寧的有關事跡,向學生講解紅色精神,使學生意識到列寧同志是紅色精神的代表。然后分別介紹文章中男孩對灰雀的愛是自私的,是要奪取灰雀的自由的;而列寧同志表現(xiàn)出的卻是一種真正的愛,要還給灰雀自由。在紅色精神的氛圍引導下,學生可以描寫這類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高爾基、宋慶齡、李四光等,就容易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有著優(yōu)秀的品質,如善于發(fā)問、勤于思考、樂于探索等。學生在進行論文創(chuàng)作過程中,就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維,如想一篇有關講誠信的作文,就可以圍繞一諾千金、一諾無悔、一言九鼎等詞語等展開論述,將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文章質量的提高。
第三,打造立德樹人新隊伍,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模式。踐行紅色精神,教師應當做好學生的榜樣,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模式,才能穩(wěn)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只有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才能做好學生堅強的后盾。所以,教師自身也要加強紅色精神的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紅色教師團隊。語文科組教師必須自覺接受紅色洗禮,可以適時組團到本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并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以立德為中心,打造立德樹人新隊伍,不斷開拓寫作教學模式,符合新時期學生的需求。教師以紅色精神為指導,鼓勵學生有機會多到本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體驗紅色文化,還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紅色精神相關的書籍,讓他們不斷積累紅色精神文化,使其在寫作過程中,情不自禁地就能寫出來,感情真摯,語句優(yōu)美。比如,教師在講解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2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關內(nèi)容時,具有紅色精神指導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會學生正確認識里面的生詞外,還教會學生特有的情感,如通過講解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就樹立了遠大志向,具有為國家和民族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學生也要做一個有理想的時代新人。此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優(yōu)勢,及時組織學生到大埔三河壩戰(zhàn)役紀念園參觀學習,并要求學生圍繞“感受紅色文化,傳承蘇區(qū)精神”寫一份心得體會。學生通過現(xiàn)場參觀體驗,可以讓學生結合所見所聞及感受,就能夠較好地完成作品,從而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之,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踐行紅色精神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既可以傳承紅色精神,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兩者具有互相促進的作用。因此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高度重視紅色精神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善于挖掘紅色教育資源,推動紅色資源進課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紅色精神,并不斷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孟輝.“紅色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18(02):77.
[2]王倩.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整合[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2018(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