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關(guān)鍵,因此實驗教學得到了物理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新課程改革后,初中物理教師便一直在探尋高效的物理教學方法,想方設法地組織趣味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實驗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本篇文章中,筆者結(jié)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詳細闡述如何更加高效地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實驗熱情和實驗綜合能力。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實驗;學生;探究能力;研究對策
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很多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來的,因此學生要想學好物理,先需要學好物理實驗。如何才能夠高效地組織實驗教學活動是初中物理教師比較頭疼的問題,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這一問題也成為他們?yōu)橹Φ慕虒W目標之一,一些新方法和手段如雨后春筍般浮現(xiàn)出來,徹底改變了單一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
一、 巧妙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實驗熱情
實驗初中物理學科中重要的知識點,對學生學習和理解物理知識十分重要。而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導致其實驗興趣不高。為了提升學生的實驗熱情,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巧妙地設計問題展開物理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問題,并且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對實驗成果充滿自信。學習實驗熱情高漲起來后,實驗積極性也會隨之升高,對提升物理實驗學習效率幫助極大。
例如,學生在學習“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內(nèi)容時,初中物理教師通過巧妙地設計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實驗熱情。課上,物理教師將合力與分力的概念講解給學生后,問道:“如何計算作用在同一物體同一直線上的合力呢?”學生開始思考,教師列舉出人推車和懸空作業(yè)工人的受力情況,引導學生思考重力和拉力的合力計算方法。在學生想到用抵消的方法計算合力時,物理教師又問道:“如果用砝碼和滑輪來按照課本中設計實驗,那么如何才能夠驗證你們提出的計算合力的方法呢?”學生實驗探究熱情被激發(fā)出來,立即想辦法借助實驗來解答問題,并且能夠通過實驗快速得出合力計算方法。
二、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實驗注意力
很多學生在學習時通常會認為只有理解課本上的文字知識便能取得好成績,不愿意主動地參與到其他實踐活動中去,更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實踐活動中,常常敷衍了事。物理實驗便是實踐教學形式之一,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一種高效教學手段。初中物理教師想要吸引學生的實驗注意力,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展開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能夠?qū)⒆⒁饬性谙鄬那榫持?,并且與情境融為一體,進而積極參與實驗,在實驗中高效收獲物理知識和提升物理實驗操作技能。
例如,學生在學習“二力平衡條件”內(nèi)容時,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展開實驗教學活動,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實驗注意力和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課上,物理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了幾個小朋友玩蹺蹺板的視頻,說道:“你們知道能夠用物理知識安排這些小朋友上蹺蹺板來保持其平衡嗎?”學生立即獻計獻策。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思考問題時,物理教師隨之引導他們用提前準備好的砝碼充當小朋友,紙盤、滑輪和線構(gòu)建一個蹺蹺板,然后鼓勵其按照自己剛才提出的方法使得蹺蹺板實現(xiàn)平衡。學生快速融入了實驗中,并且通過動手實驗習得了二力平衡的條件。
三、 組織探究活動,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很多學生和教師在提到實驗課時,常常會認為實驗課上只要按照課本中給出的實驗步驟驗證課本上的道理就可以了。殊不知,實驗是一種帶有探究性質(zhì)的活動,對于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十分關(guān)鍵。因此,在初中生接觸物理學科后,教師便要使之認識到實驗探究的樂趣,多多組織實驗探究活動,使其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進而提升實驗探究水平。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思維較為活躍,能夠想方設法地去解決問題,探究能力也會隨之升高。
例如,學生在學習“浮力”內(nèi)容時,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探究活動展開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在實驗中逐步提升探究能力。課上,物理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乒乓球和小鐵塊放進了盛有水的燒杯中,問道:“同學們,為什么乒乓球浮在了水面上,小鐵塊掉進了杯底呢?”學生們?nèi)粲兴?,教師繼續(xù)問道:“大輪船也是由很多鐵塊組成的,為什么它能夠浮在水面上呢?”借助兩個問題,教師引出浮力的概念,并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鐵塊在水中會不會有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學生很快投入到實驗探究中去,想要根據(jù)實驗驗證自己心中的想法,探究能力也隨之升高。
四、 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實驗思維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不竭的動力,同時也是每位公民應該具備的能力。初中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一個過渡階段,學生在此階段的學習水平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物理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思維,要從此時開始,鼓勵學生在課堂中不斷創(chuàng)新,提出新奇的想法和手段來進行實驗。學生自己創(chuàng)新出來的想法得以實施和驗證后,學生的物理實驗學習興趣會更加高漲,可以為其后續(xù)深度探究物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學生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內(nèi)容時,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在課堂中不斷創(chuàng)新,才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思維和實驗能力。課上,物理教師講述了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觀點相沖突的故事后,提出問題“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不受到外力的作用能夠一直運動下去嗎”。隨后,物理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本中的提示展示實驗探究,并且思考如何才能夠使得水平面粗糙和光滑。有的學生提出水平面上鋪上沙子或者毛巾等來增大摩擦力,換成比例來促使水平面較為光滑。教師采取學生提出的這些方案,并和學生共同完成了實驗,這樣更能使之明白牛頓第一定律的正確性。學生在思考解決問題時不斷創(chuàng)新,思維也能夠得到快速發(fā)展,對其實驗技能和學習效率的提升作用十分顯著。
一言以蔽之,初中物理教師在組織實驗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物理實驗操作技能,逐步提升學生對于實驗的學習熱情,并促使其在實驗中積極思考,最終實現(xiàn)高效物理課堂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符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及策略探析[J].亞太教育,2015(18):49.
[2]耿繼福.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提高策略探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4):168.
作者簡介:
林亮露,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漳平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