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飛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從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fā),切實轉變以往的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對小學生數學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在此,本文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開展生活化教學,讓數學教學貼近實際”“運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教學效率”這三個方面出發(fā),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更好地開展,進行了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主體;生活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教學工作應圍繞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來進行。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分析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從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中掙脫出來,對以往的教學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切實促使學生擺脫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真正促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升,這對小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此,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為了改進小學數學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首先就要從教學工作的源頭入手,即從學生入手,要將數學教學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在實際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能再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要主動地獲取知識。為此,一方面教師要注意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設立問題情境讓小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增加小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鼓勵小學生自己去探索,或者通過合作產生思維方面的碰撞,從而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首先在進行了課堂導入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以下一些任務:(1)嘗試制作一個圓柱和圓錐的模型;(2)根據自己制作的模型來觀察圓柱和圓錐有幾個面,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3)探究圓柱和圓錐的表面積應該怎樣計算?(4)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探討怎樣求圓柱與圓錐的體積?在這些任務的引導下,小學生開展一定的小組合作。在合作制作模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圓柱的側立面展開就是一個矩形,這個矩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而結合教材學生也能夠發(fā)現(xiàn)圓柱體積和長方體體積計算的相同點,即“都需要底面積乘以高”。同樣,小學生也可以探究出圓錐的一些特征。在這樣的過程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讓數學教學貼近實際
小學數學知識和學生平時的生活緊密關聯(lián),小學生學習與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不只是為了取得好的數學成績,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平時的生活,掌握更多的生活本領,并且提高他們的成就感以及愉悅感。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增強教學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小學生能夠在學習數學知識點的時候結合生活加強理解,也能夠在面對生活問題的時候用數學方法加以解決,這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情感和態(tài)度。
例如,在教學“圓”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思考“圓”在生活中的一些運用,如汽車車輪是圓的,蒙古包呈圓形。從而,結合這樣的生活現(xiàn)象,讓去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事物要被設計成“圓”形的。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有針對性聽教師的講解,然后再結合自己的思考去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解釋,如對于“為什么汽車車輪是圓的”這一問題,有的學生解釋道:“當圓形車輪在平地上滾動時,輪軸始終處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也就是與地面的距離始終一致,這樣乘坐的人就不會有上下顛簸的感覺?!边@表明小學生真正掌握了圓的一些特點。并且通過這樣聯(lián)系生活,學生也可以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運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教學效率
得益于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十分豐富,信息技術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數學課堂上,針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及一些教學重難點,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解,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展開。
例如,在針對“觀察物體”一課開展教學時,由于從不同方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如果教師僅僅在黑板中進行畫圖,會導致小學生產生一定的疑惑,難以直觀地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將多媒體設備充分運用其中,將物體不同角度的圖形充分展現(xiàn)出來。與此同時,根據自身的備課情況,教師增強和小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以及互動,把十分抽象的數學幾何知識轉變成形象的內容。經過這樣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強學生的理解。
總而言之,數學是小學階段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學科,對于小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都可以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要切實做好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工作,真正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使小學生打好數學這一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小蘭.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243.
[2]陶燦功.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