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娟
摘要 目的:分析心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ICU)護士職業(yè)緊張與睡眠質量的現(xiàn)狀及其相關性。方法: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心外科ICU護士11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Osipow職業(yè)緊張指數(shù)量表(OSI-R)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QSI)量表對護士進行評估。結果:心外科ICU護士的OSI-R評分均顯著低于國內常模,PSQI評分顯著高于國內常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OSI-R量表部分指標與PSQI部分指標密切相關(P<0.05)。結論:心外科ICU護士人員均存在睡眠質量及職業(yè)緊張等現(xiàn)況,改善心外科ICU護士的睡眠質量可有效緩解職業(yè)緊張。
關鍵詞 重癥監(jiān)護室;護士;睡眠質量;職業(yè)緊張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sleep quality of nurses in ICU of Cardiac Surgery.Methods:A total of 114 nurses in ICU of Cardiac Surgery of Unio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Septem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nurses were evaluated with Osipow 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OSI-R)and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Results:The OSI-R scores of nurses in ICU of Cardiac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those of domestic norm,the PSQI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domestic norm,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some indicators of OSI-R scal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me indicators of PSQI(P<0.05).Conclusion:The nurses in ICU of cardiac surgery all have the status of sleep quality and occupational stress.,and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quality of nurses in ICU of cardiac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occupational stress.
Key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Nurses;Sleep quality;Occupational stress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8.083
睡眠障礙直接影響了睡眠效率與睡眠質量指數(shù),會影響機體的正常狀態(tài)[1]。所謂職業(yè)緊張是指個體的生理功能與客觀要求失去平衡,可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由于心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ICU)護士工作的環(huán)境較為復雜,工作難度大,其對護士睡眠質量的影響成為了目前人們較為關注的問題[2]。本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心外科ICU護士11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例,女102例,年齡21~51歲,平均年齡(30.14±8.17)歲;其中<30歲48例,≥30歲66例;本科58例,專科人員56例;已婚54例,未婚60例;護齡<3年46例,3~10年38例,>10年30例。
1.2 納入標準 1)所有參與研究的護士均在心外科ICU工作;2)工作時長不低于1年的護士;3)所有護士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患有原發(fā)性睡眠障礙的護士;2)實習期的護士;3)配合度較差的護士。
1.4 研究方法 將114名心外科ICU護士采用Osipow職業(yè)緊張指數(shù)量表(OSI-R)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QSI)量表對護士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與國內常模進行比較,同時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處理其之間的關系。
1.5 觀察指標 1)職業(yè)緊張指數(shù):采用Osipow職業(yè)緊張指數(shù)量表(OSI-R)判定指標,其中測試的內容主要包括3方面,即職業(yè)緊張、個體應變能力和心理緊張,可大致反映出護士職業(yè)緊張的程度,量表由個體應對資源調查量表、職業(yè)任務量表和個體緊張反應量表組成。其中職業(yè)任務項目中包括負擔大、任務多、任務不明確、環(huán)境差、責任感,而個體緊張項目包括心理舒適度、人際關系、業(yè)務能力、緊張應激反應,個體應對資源包括:自我健康、社會因素、社會支持、處事理智程度,即個體緊張量表中顯示的分值越高代表職業(yè)緊張水平越高,而個體對應的資源分值越高則代表職業(yè)緊張程度越低[3]。2)睡眠障礙:根據(jù)美國匹茲堡大學編制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量表進行判定標準。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職業(yè)緊張與睡眠質量的關系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外科ICU護士職業(yè)緊張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 心外科ICU護士的職業(yè)任務量表評分、個體緊張反應量表評分、個體應對資源調查量表評分均顯著差于國內常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心外科ICU護士睡眠質量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 心外科ICU護士的睡眠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國內常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心外科ICU護士職業(yè)緊張與睡眠質量的相關性比較 職業(yè)任務的評分與睡眠效率、睡眠質量指數(shù)、睡眠困難的評分呈正相關;而個體緊張評分與睡眠時間和日間功能障礙呈正相關;個體應對資源評分與睡眠質量、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入睡時間呈負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睡眠是個人生理需求的重要過程,睡眠障礙會對護士的工作質量及效率帶來程度不一的影響,進而會加重睡眠障礙[4]。而心外科ICU護士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較為特殊,長期的倒班工作,導致護士的生物鐘出現(xiàn)嚴重紊亂的現(xiàn)象,進而引發(fā)睡眠質量問題[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心外科ICU護士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就是睡眠質量較差,且與普通人士比較下睡眠質量較低。睡眠質量的好壞可明顯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是否擁有健康的身心,心外科ICU護士大腦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則會對心理造成的壓力過大,進而引發(fā)出睡眠障礙等問題[6]。長期倒班制度會導致護士的大腦皮質處于興奮狀態(tài),嚴重者需服用安眠藥物幫助其睡眠,長時間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7]。心外科ICU護士中失眠質量最差的是工作年限較長的,女性例假期間還會引發(fā)職業(yè)緊張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護士的睡眠質量。本研究說明,工作性質越復雜,其職業(yè)緊張程度就越明顯,睡眠質量也就越差。
綜上所述,心外科ICU護士人員均存在睡眠質量及職業(yè)緊張等現(xiàn)況,而睡眠質量與職業(yè)緊張密切相關,改善心外科ICU護士的睡眠質量可有效緩解職業(yè)緊張。
參考文獻
[1]郭勉.臨床護理人員睡眠質量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2):13-15.
[2]陳浩蕾,陳月新,盧韻琦,等.綜合醫(yī)院急診科女護士的睡眠問題與職業(yè)緊張[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28(4):253-257.
[3]段霞,施雁.心臟外科ICU護士職業(yè)緊張與睡眠質量的現(xiàn)狀及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6):1-5.
[4]陳浩蕾,陳月新,盧韻琦,等.綜合醫(yī)院急診科女護士的睡眠問題與職業(yè)緊張[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28(4):253-257.
[4]鐘鳳青.基層醫(yī)院兒科護士職業(yè)緊張度、睡眠質量及其相關性分析[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
[5]段萍.ICU護士睡眠質量、工作疲潰及生活質量之間的相關性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7]葉郁蔥,鄭小霞,周卓婭,等.惠州市民營醫(yī)院護士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5):73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