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榕菊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歷史研究法以及比較分析法對壯族和泰族的“牛文化”進行比較研究,并得出它們的相同點及形成這些相同之處的原因。
【關鍵詞】壯族? 泰族? 牛文化? 比較
一、壯泰民族的淵源關系
(一)同一族群——古越人
壯族與泰族在一起生活的時間最晚為漢代時期。西漢初年,秦將趙佗割據嶺南,稱南越武帝。此時,嶺南壯泰群體先人越人分化為壯族群體先人越人和泰族群體先人越人?!痹谔拼埃瑑勺逑让襁M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遷徙,泰國泰族的先民便從現在的廣西輾轉遷徙到了泰國。兩民族分離后,由于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不相同,受到的文化影響也有區(qū)別,最終形成了中國壯族與泰國泰族兩個不同的民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史料證明:中國壯族和泰國泰族有著共同起源,因為后來各自的發(fā)展出現了差異,許多社會學家、歷史學家以及一些學者都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考察。多領域、綜合性學科的研究,為壯泰同根異枝理論提供了詳細的事實依據。
二、壯泰民族“牛文化”體現
(一)壯族“牛文化”體現
1.舞春牛
壯族地區(qū)在春節(jié)期間會有“舞春?!币云砟昵蟾Ec開春酬神的民間游藝活動。“春?!庇弥衿幊膳<茏?,然后蒙上黑布做成的牛身,插上牛尾,再用搗好的紙漿在模具上做成牛頭與牛角。表演時,由兩個人鉆入“春牛”里,前面一個人撐著牛頭,后面一個人拱背擺牛尾。春牛隊每到一個村,就先在土地廟前表演,叫做“老虎入村投土地”,然后再每家每戶去祝賀新春大吉、人興財旺。
2.牛魂節(jié)
?;旯?jié)又叫敬牛節(jié)、脫軛節(jié)。人們認為,經過繁忙的春耕生產,牛拖犁拉耙,還經常受人們的鞭打呵斥,受累受驚掉了魂魄,所以,到了春耕生產結束后要給牛招魂和脫軛。
3.斗牛
壯族盛行斗牛習俗,人們對體格健壯碩大、威武彪悍的水牛特別喜愛,因為這意味著優(yōu)良的品種它的基因能夠繁殖出更多優(yōu)質的牛,這也就能直接促進農業(yè)的生產和發(fā)展。
(二)泰族“牛文化”體現
1.舞牛
現在在泰國東北部偏遠的農村的泰族還盛行一個叫做繞竹子祈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期一般是兩天。第一天是祭鬼活動,第二天卻熱鬧非凡,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種各樣的民族傳統(tǒng)舞蹈表演的游行活動?!霸诶枰莞霓r村節(jié)日儀式和活動則獨具特色,別具一格。節(jié)日的第一天早上都會舉行扮演水牛和舞水牛的活動,水牛的扮演者必須是本村家族的男性青壯年,沒有合適的人就在本宗族內挑選……”表演隊伍一路游行,一路表演水牛的各種動作與活動,以預祝和祈求當年人畜平安,五谷豐登以及對牛的尊敬與愛護。
2.栓牛魂
泰族人民也堅信萬物皆有靈性,牛也有自己的魂魄,牛辛苦的勞作了一年,遭受到了無數的責罵和鞭打,它的魂魄受到了驚嚇,因此,泰族人民為了感謝牛對他們的恩惠和幫助,以及對牛的深切歉意,他們會為牛舉行隆重的栓魂儀式,希望牛能夠強健有力,一整個勞作期間,無病無痛,健康快樂。在泰國,不同地區(qū)的泰族人對栓?;陜x式的叫法不同,但是本質上都是為牛栓魂,為牛祈福,感謝牛。
3.斗牛
泰國南部的斗牛,參賽的是黃牛,而不是水牛。比賽的黃牛有專人長期精心的護養(yǎng)與訓練,為了給黃牛更精心的照顧,還會給牛掛蚊帳,以免被蚊蟲叮咬。斗牛開始前還會先舉行宗教儀式,然后擂鼓宣告戰(zhàn)爭開始。
4.賽牛節(jié)
作為泰國唯一的大型賽牛活動,賽牛節(jié)作為春武里府最為盛大的節(jié)日之一,是泰國春武里府的特色風俗節(jié)日,當地民眾的農業(yè)盛會,也是泰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壯泰民族“牛文化”相同點及原因分析
1.“舞?!北硌菪问较嗨?/p>
壯族和泰族的“舞牛”都不是舞真正的牛,活動里的牛都是人扮演的,扮演的是水牛而不是黃?;蚴瞧渌N類的牛,牛的扮演者都必須是青壯年男子,而非女子,“?!钡纳砩隙紩煌砍珊谏^頂都戴著假的水牛角?!八!钡纳砗蠖紩幸粋€表演者跟在后面扮演放牛人,并做農夫趕牛的模樣,眾人在后面演奏著樂器,一邊唱歌,一邊跳舞,走村串巷,相互祝福,場面熱烈壯觀。
2.節(jié)慶目的相似
共同的經濟基礎決定了節(jié)日文化上的共性,由于壯族和泰族是同根生稻作民族,兩個民族又同受到原始宗教觀念的深刻影響,所以壯族和泰族都有很多關于牛的節(jié)日慶祝,如栓?;?、舞牛、斗牛等,這些節(jié)日慶典都體現了兩個民族對“牛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當然,在這些節(jié)日慶典中,他們的慶祝目的是有相似之處的。
3.養(yǎng)牛的目的相同
從上面描述的“牛文化”體現可以看出,壯族和泰族在飼養(yǎng)耕牛這方面的目的是一樣的。“即壯泰民族的人民最開始飼養(yǎng)牛都不是為了商業(yè)目的,而是把牛當作種植中使用的勞動力,而且牛還可以積肥,是寶貴的財富。有些地方還會把牛當作寶貴的遺產傳給子孫后代,而有些地方則把牛用于體育娛樂活動中或是用在各種儀式活動中……”而壯族人和泰族人都一樣,養(yǎng)水牛來犁田,黃牛則養(yǎng)來殺掉作祭品供奉鬼神。
4.“?!碑a生的作用相似
牛作為壯族和泰族農業(yè)生產上密不可分的勞動力,其產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兩個民族所體現的“牛文化”作用有共同點。從經濟效益上來說,牛是農業(yè)之根本,辛勤勞作的牛推動著壯泰民族農業(yè)的發(fā)展,是古越先民賴以生存的重要依靠,牛對人類一片忠誠,為人類的付出了艱辛,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和貢獻,使得壯族和泰族人民生計問題得以解決,發(fā)展農業(yè);牛的全身都是寶,具有很高商業(yè)的價值,而且牛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環(huán)境的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結語
根據壯族和泰族為同根異枝的古越族群,且都有最初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對兩個民族“牛文化”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他們之間擁有 “舞?!被顒?、節(jié)慶和養(yǎng)牛目的及牛產生的作用的相同點。壯族和泰族“牛文化”之間存在相似之處,其中的緣由都離不開兩族對自然的崇拜和宗教的信仰,更離不開兩民族是同根生的古越族群后代,“牛文化”中壯族和泰族表現出相似之處,進一步驗證了兩族是同根異枝的族群,擁有無法分割的親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