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慧
【摘 ? ?要】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將色彩教學融入初中美術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但是從總體發(fā)展情況來看,初中美術教學中的色彩知識雖然豐富,但是學生在學習一些色彩知識時卻往往顯得茫然無措。針對學生的此種學習情況,教師須在色彩課堂上幫助學生融入情感,激勵學生運用色彩來裝飾自己的美好生活。從營造教學環(huán)境、注重音樂結合、展開生活應用、建立自我個性這四方面出發(fā),幫助學生突破初中階段色彩學習的難關。
【關鍵詞】 ?初中美術;色彩教學;學生
生活的色彩是極具意味的,春天油菜花燦爛;夏天樹葉翠綠……色彩與人們的生活有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它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意義。在展開初中色彩教學時,教師往往面臨著這樣的困惑——學生雖然很喜歡色彩,但是他們卻無法駕馭一些色彩知識,這導致了學生在色彩學習過程中的臟亂狀況。為解決此種問題,在平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及時引入新型方法。積累相關的色彩課程展開經(jīng)驗,以此來構建更為高效的美術課堂。
一、營造美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平??梢栽诮淌依飻[放一些與學生學習相關的色彩圖片,給學生營造一個極為良好的美術課堂氛圍。組織各類繪畫以及美術展覽比賽,讓學生在比賽進行過程中了解色彩構成的獨特魅力,這也能夠進一步促使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繪畫能力得到提高。
現(xiàn)階段美術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應用的色彩知識較為單調,他們不能夠了解色彩的豐富性。針對學生的此種狀況,教師應該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色彩面,帶領學生進行色彩游戲,通過調制不同的顏色來幫助學生擴大對于色彩的整體理解。學生通過不斷調色也知曉了不同色彩的構成特點,不同明度、不同純度、不同冷暖顏色下的色彩表現(xiàn)力。這樣一種教學方法能夠真正使學生擺脫以往寫生過程中的單調枯燥,讓學生在對形體掌握的基礎之上合理搭配色彩。最終在色彩配置過程中提升色彩認知能力,擴大自身的色域。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進行三原色的配色游戲,讓學生分別穿著紅、黃、藍三種不同顏色的衣服。然后再讓另三名學生穿著橙、綠、紫三種顏色的衣服,讓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保持較高的熱情。最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也不自覺地了解了色彩的搭配原理,它能夠鞏固學生的色彩知識基礎,完成學生色彩能力的再一次創(chuàng)造。
二、注重音樂結合,引發(fā)學生的色彩感覺
色彩是表達著一定情感的,而音樂則是情感的另一種載體。教師在色彩課堂上可以穿插一些音樂方法,以此來幫助學生完成自我色彩感覺的認知。教師平時可以尋找一些國際鋼琴大師的作品,如貝多芬、朗朗等。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去領悟情感,最終把握藝術的整體形象,在快速捕捉印象中深刻認識色彩。
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閉上眼睛在心中想象一下色彩的印象,過后再要求學生在課本上進行闡述。教師在剛開始設置色彩題目時可以設置一些較為簡單的實物,但是必須著重色彩在課堂上的整體表現(xiàn)力,讓學生在自由涂抹過程中完成想象力的激發(fā)。教師過后再以音樂為載體引導學生激發(fā)情感,運用色彩來描寫情感。這樣的視覺、聽覺的結合過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它會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其他感覺器官,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運用色彩的潛力。而在音樂結合過程中,教師也需了解本課程教學的一些重點內容。結合課本實際選擇合適的音樂,切莫因為貪圖簡省而隨意選取,導致課程教學的質量不高。同時教師也應該著重指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相關程度的演練。在回到家中之后,多聽一些藝術大家的作品,在心里構思屬于自己的色彩。
三、注重生活結合,使學生愛上色彩
生活是學生可以利用的最為廣大的素材庫,它能夠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提供有效的素材。色彩知識包羅萬象,而其中的概念也較為抽象。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往往會因為某一特定知識點的晦澀難懂而導致整個課堂教學質量的失衡。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力求從一些簡單的生活化內容入手。將生活知識融入到色彩課堂上,幫助學生完成理解。例如,在教學《色相》這一基本概念時,如果單從概念進行講解,那么學生也是很難摸透色相的具體知識。為了讓學生對色相產(chǎn)生直觀印象,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今天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嗎?學生大多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回答說藍色,這時教師可以順勢引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色相,讓學生了解藍色就是這件衣服的色相。在這樣的生活實例教學過程中,學生會結合生活經(jīng)驗去解決問題。他們會在思考時不斷回顧生活場景,并應用生活語言進行表達。同時,教師在教學時還要靈活地將色彩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幫助學生建立對色彩的獨特感知。培養(yǎng)學生應用色彩的相關意識,在潛移默化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色彩美感。
四、發(fā)揚學生個性,讓學生自由地表現(xiàn)色彩
學生只有充分融入了色彩的世界之后,他們才能夠對色彩知識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了解,這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在后期的發(fā)展。為了幫助學生真正提升美術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時需充分發(fā)揚學生個性,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大膽表現(xiàn)。
例如,教師就可以提出一個“我的色彩”的特殊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堂上運用自己喜歡的色彩來表達自己此時的心情。不固定特定的造型,不拘泥于特定的顏色。讓學生在發(fā)散思考過程中了解色彩的真正奧秘,最終完成自我能力的創(chuàng)設。在這樣的教學模式引導之下,學生的學習思維也會變得更為生動了。教師可以運用好這樣一種開放性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寫意的同時勇于表現(xiàn),不拘泥于任何的表現(xiàn)形式,充分表達出作品的內涵。
色彩教學的有效展開有著其獨特的教學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尋找色彩課堂的有效切入點,將音樂融入課堂,提升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美術個性,讓學生在積極表現(xiàn)過程中感受色彩知識。對一些特殊問題,教師還應該結合生活實例進行教學。將抽象知識以形象化的模式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抓住審美教育中學生觀察以及思維能力的轉變,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以此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真正提升色彩感覺。
【參考文獻】
[1]趙峰.中學美術色彩教學方法探討[J].職教通訊,2011(22):23-24.
[2]王永琪.對中學美術色彩教學的一點體會[J].甘肅教育,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