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加忠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對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茖W實驗是小學生獲得感性認知的重要方式。小學科學實驗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實踐性。強化小學低年級科學實驗教學,不僅能夠讓小學生獲得新知識,而且能夠掌握一定的實驗方法,鍛煉實踐動手能力,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對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講述了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以及特點分析,并重點闡述了提升小學低年級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旨在進一步提升科學實驗教學質(zhì)量,促進小學生智力的開發(fā),有助于小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科學實驗;教學;路徑
在教育部印發(fā)的《義務(wù)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科學實驗……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庇纱丝梢?,注重小學低年級科學實驗教學逐漸成為小學科學教學的發(fā)展趨勢。有效的科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而且還可以幫助小學生獲得對客觀世界的感性認知,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對于小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科學實驗教學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性
1.自然科學學科主要的研究對象就是學生生活周圍的自然事物。[1]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紀比較小,對客觀世界和自然現(xiàn)象的認知比較淺,只能認識到事物的表象,而不能理解其內(nèi)在原理和本質(zhì)。通過科學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揭開自然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弄懂自然現(xiàn)象的奧秘,讓學生對自然事物獲得最直接的感知能力,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擴大眼界。
2.科學實驗的對象一般都是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事物,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小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揭開客觀存在體的奧秘,能夠讓小學生獲得最直接、最生動的知識,強化小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從而促進小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3.科學實驗本質(zhì)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學生必須通過動手實踐才能順利完成科學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總結(jié)等良好的實驗習慣,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的提升,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此可見,實現(xiàn)小學低年級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對客觀事物的具體認知和感性認知,為學生對世界的一般認知和理性認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二、小學低年級科學實驗的特點分析
1.實驗器材簡單
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不足,所以,所涉及到的科學實驗都比較簡單,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比較貼合,能夠吸引學生的操作興趣。所以,小學低年級的科學實驗操作簡單,所需的器材也比較簡單,比較容易收集和準備。例如樹葉、酒精燈等器材,都是小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比如,在進行小水輪的實驗時,只需要準備軟木塞、塑料袋和金屬絲就可以完成。[2]簡單的操作和簡單的器材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升實驗效果。
2.實驗要求較低
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年齡較小,知識儲備不足,所以實驗要求水平層次較低,能夠保證大多數(shù)的學生順利完成實驗。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具體的指導,確保實驗的安全性。教師要注重對實驗的設(shè)計,提升實驗成功率,照顧學生的情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具有趣味性
由于低年級小學生活潑好動,富有好奇心,所以教師在設(shè)計科學實驗時,實驗內(nèi)容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貼合,保持一定的趣味性,以便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驗中去。
三、提升小學低年級科學實驗有效性的策略
1.對科學實驗進行合理設(shè)計
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時候,教師要在遵循基本的實驗原則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知識水平,對實驗方案進行合理設(shè)計,確保實驗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實驗形式簡單易操作,保障學生能夠獨立順利完成。教師可以先把實驗過程向?qū)W生示范操作,讓學生進行模仿,并剔除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因素,確保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安全。例如,在進行《沉和浮》的相關(guān)實驗時,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示范,將準備好的實驗材料慢慢地放進水槽內(nèi),觀察哪些是浮在水面上,哪些是沉到水底的。[3]然后做好實驗記錄和總結(jié)。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可以熟練掌握實驗步驟,而且讓學生獲得了最直觀的知識,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提升實驗教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
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所以對自身熟悉的事物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科學實驗教學時,要注重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降低實驗難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實驗信心。強化實驗教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能夠增強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科學實驗的快樂,從而提升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4]
3.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jié)
科學實驗教學是最終目的是要讓小學生獲得最直接的知識,增強對客觀世界的感知能力。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實驗結(jié)論,讓學生充分認知到事物的本質(zhì),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的過程,是小學生鍛煉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
結(jié)語
綜上所述,科學實驗教學對小學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因此,小學低年級的教師要逐漸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增強對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視,采取有效策略進一步促進科學實驗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開發(fā)小學生的智力和思維能力,促進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謝晶晶.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江西教育,2020(18):87.
[2]高志勇.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科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269.
[3]公成.淺析小學低年級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20(13):19-20.
[4]謝平,楊世眾.實驗教學在小學科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