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
摘要:幼兒的涂鴉是其繪畫的基礎(chǔ),正確對待幼兒涂鴉的興趣,找到涂鴉與繪畫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幫助發(fā)現(xiàn)幼兒繪畫的天賦。同時,涂鴉與繪畫一樣,對幼兒大腦的發(fā)育有著積極的作用,通過形象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幼兒記憶力、情感體驗等的提高。涂鴉與繪畫的關(guān)系就好比嬰兒咿呀學語和語言的關(guān)系。注重幼兒涂鴉興趣的養(yǎng)成,并根據(jù)實際需要引導和指導,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健康心智的成長。
關(guān)鍵詞:涂鴉期 ? 創(chuàng)造性思維 ? 繪畫基礎(chǔ)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7-0173-03
一、幼兒涂鴉的特點
注意觀察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幼兒期的孩子們總喜歡“涂涂抹抹”,他們會在墻上、地上、家具、甚至床單上留下“涂抹”的痕跡,這一時期,我們稱為幼兒的涂鴉期。往往在這一時期,孩子們的行為不僅得不到成人們的認可和指導,反而會遭來批評與責備。部分有心的教育工作者,針對“涂鴉期”的主要表現(xiàn),主張讓其自由發(fā)揮,隨意涂抹,不過度干涉,也不加以指導;當然,也有比較細致的家長和老師會在追求畫得像與不像的過程中顯得有些激進,比如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涂抹,就想著給孩子買簡筆畫或者是涂色的教材,或者直接覺得孩子有天賦應(yīng)該加以全面系統(tǒng)的發(fā)展,這樣的想法沒有注意幼兒的年齡特點,也體現(xiàn)出了家長“拔苗助長”的心態(tài)。社會發(fā)展飛速,功利思想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是為了好的工作,閱讀是為了好的工作,參加興趣班都要考慮對以后有沒有用,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普遍存在這種心理。好像一定要讓孩子成為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否則就是失敗的。其實,中國古代的先賢們早就已經(jīng)回答了學習與功利之間的關(guān)系,明代的大儒王陽明就曾經(jīng)說過:別人因為學習而考不取功名為恥,而我卻以認為學習而考不取功名為恥為恥。王陽明認為學習是為了知曉道理,是為了成為圣人,并不是為了功名。出發(fā)點一旦有偏差就會造成不好的后果。比如,因為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隨意涂鴉就被父母認為是有天賦,而強加干涉,安排學習繪畫,這樣的行為其實會抑制幼兒的思維,過度放大甚至會造成幼兒害怕、不敢涂鴉,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涂鴉的興趣。性格上也會受影響,變得敏感。專家認為:“由于幼兒時期語言表達發(fā)展不夠完善,繪畫就成了孩子們表達自己,理解周圍世界的一種方式。繪畫是孩子的需要,也是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是使兒童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彼?,正確對待孩子的涂鴉是每個家長和幼兒教師都應(yīng)該注重的事情。
在幼兒繪畫意識開始萌芽的涂鴉時期,成人必須有針對性的指導,讓成人走出涂鴉的誤區(qū),才能讓幼兒順利從涂鴉期向具體形象、創(chuàng)意期順利過渡。
幼兒能握住筆桿開始,就已經(jīng)會涂鴉了。從彎彎曲曲的線條到不規(guī)則的“圓圈”,無不充滿著孩子們自己的想象。幼兒期涂鴉的好處非常多,成人們要多多鼓勵,涂鴉能鍛煉幼兒手和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幼兒會自然地通過涂鴉來表達自己對身邊事物的理解,這個時候成人就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鼓勵,并多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人、事、物,以及一切新奇、美好的東西,培養(yǎng)其對周圍事物的感受力。涂鴉期的過渡是比較漫長的,成人的指導應(yīng)根據(jù)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驗或者通過某種事物引發(fā)聯(lián)想,成人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啟發(fā)、引導想象,幼兒自己的涂鴉作品就水到渠成了。
二、如何引導幼兒的涂鴉期
(一)陪伴游戲,走進幼兒的涂鴉世界
在孩子們的涂鴉作品中,我們會觀察到一些簡單的圖形,比如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正方形,還有比較彎曲的圓形等。以圓形為例,幼兒涂鴉的圓圈并不只表示一種事物,單純看起來只是一個圓圈,但其實不同的孩子表達的是不同的事物,有的孩子用圓形表示吹出來的泡泡,有的孩子用圓形表示拍打的皮球,有的孩子用圓形表示可以飛上天的氫氣球……同樣一個圓圈,在孩子們的想象中有著千奇百怪的變化。所以,我們不能單一地將孩子的圖形認為是某一個特點的東西。有了這種思維后,幼兒教師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游戲來引導孩子:我們一起想一想,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呀,像不像一個大大的皮球,圓圓的,是不是也像一個大大的蘋果。我們一起畫出來吧。當我們吹出泡泡時,泡泡一個一個飛上天空,風輕輕吹過,圓圓的泡泡隨風飄舞,變成了其它的形狀......你可以畫很多很多飛在空中的泡泡嗎?幼兒教師通過語言的引導,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孩子從小就產(chǎn)生事物與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觀念,這樣既有助于幫助幼兒發(fā)展涂鴉的想象力,也能幫助幼兒認知更多的世界。
(二)在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孩子觀察事物,結(jié)合觀察引導孩子涂鴉
幼兒時期,孩子們對世界是未知且充滿好奇的,尤其是剛進入幼兒園,還沒有適應(yīng)集體生活的小班的孩子們。他們一來年齡小,二來剛離開父母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所以常常表現(xiàn)出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但好奇中有帶有些許的恐懼。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能力還處在比較簡單的階段,不能完全表達清楚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有時候,他們常常會為了表達清楚自己的意圖而借助肢體語言,尤其是孩子著急的時候,我們看他會手舞足蹈地表述一件事情。這時候,教師一定要重視,因為孩子已經(jīng)迫切的需要理解或者是幫助了。教師在沒有第一時間弄清楚孩子意圖的時候,應(yīng)該仔細觀察,耐心傾聽,并引導孩子慢慢表達。例如問孩子一些簡單的具象的問題:你看見了什么,是什么形狀的,你想要老師幫你找到嗎,或者其他小朋友正拿著。問題的提出,要根據(jù)孩子實際發(fā)生的問題為依據(jù),幼兒時期孩子們的訴求一般比較簡單,除了對食物的需求和排泄的需求,就是與其他小朋友玩玩具的事情了。教師的引導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同時,在安撫好孩子們的情緒后,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通過涂鴉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來達到目的:教師可以在幼兒室內(nèi)活動區(qū)中安排一些游戲內(nèi)容,例如堆積木的游戲,讓孩子先與各種形狀建立良好的認知關(guān)系,再把更多的事物和這些形狀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孩子的意識里就會知道形狀是可以表達事物的,再遇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被別人拿走的時候,就可以清楚地表達出來了。
我們還可以根據(jù)環(huán)境、季節(jié)的變化來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生活才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同時生活也是幼兒繪畫的源泉。如春天,教師可以帶著孩子去認識各種花朵,看蝴蝶飛舞,尋找在春天發(fā)出的嫩芽,在這樣的過程鐘,教師通過引導孩子們有目的的觀察、感受,然后讓幼兒把看到的、聽到的事物用圖形表現(xiàn)出來。因為是孩子的親身經(jīng)歷,所以涂起鴉來孩子們會興奮異常,不管孩子畫成什么模樣,但通過引導,他們會更加了解這個世界,也能體會到自己是繪畫的主人,因此而產(chǎn)生愉悅,興趣也隨之增加。
(三)引導孩子產(chǎn)生物物相連的概念
涂鴉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主要是依靠教師和家長的引導。筆者在實踐中是這樣引導孩子的:比如孩子畫了一個圖形,筆者會問,你畫的是什么?它像什么?還像什么?還能畫出其他的東西嗎?除了在畫面上進行鼓勵引導外,在日常教學生活中,筆者也會通過對日常用品的觀察來引導孩子。如:每個小孩子都喜歡吃糖果,在她們吃之前,筆者都會讓她們摸一摸,聞一聞,再比一比。這樣可以讓聯(lián)想成為孩子一個思考習慣,在涂鴉的時候也會進行聯(lián)想,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
(四)與孩子通過嘗試、體驗,引導幼兒進行涂鴉
有體驗才會有真實的感受。實踐與體驗,讓孩子了解、掌握技能,教師和家長從中引導幼兒的真實感受,利用簡單的點、線、面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進行涂鴉,而不是在“像”與“不像”之間糾結(jié)。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于生活,孩子們的涂鴉就是把生活在腦海中的印記表達出來,所以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各種事物,讓孩子通過嘗試、體驗來認知世界,進行涂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體驗式教學非常重要?,F(xiàn)在很多的幼兒園與地質(zhì)公園、森林公園、植物園等達成合作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自己體驗、真實體驗,而不只是在教室里通過書本間接獲得對事物的感知。在貴州省遵義市團澤鎮(zhèn)大砍村就有一個幼兒森林教學體驗基地,每個學期,當?shù)氐挠變簣@都會組織一、兩次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安全的前提下,進入森林,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通過教學,孩子們看見了很多以前只能在書本上看見的動植物,例如豪豬、啄木鳥、松鼠、桫欏等等。這些都是孩子畫畫最原始的素材,有了這些東西在大腦中的具體印象,孩子們對于涂鴉就更加感興趣了。
(五)結(jié)合常見的卡通形象引導幼兒涂鴉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幼兒都喜歡看動畫片,對動畫片中的人物相當熟悉,甚至能將很多動畫片的內(nèi)容記住。每當和孩子一起談?wù)搫赢嬈臅r候,他們會表現(xiàn)得異常興奮。動畫片就是通過繪畫制作出來的,所以,通過孩子喜歡的動畫片來引導其涂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卡通形象來引導孩子涂鴉還有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就是能夠讓孩子產(chǎn)生色彩的第一印象,許多動畫片為了能吸引孩子的眼球,用的顏色都是非常討幼兒喜歡的,所以在引導孩子通過卡通形象來繪畫的時候,可以適當將色彩的內(nèi)容引入。
(六)結(jié)合兒歌引導涂鴉
兒歌是聽覺上的,對涂鴉也有幫助嗎?答案是肯定的,歌曲比繪畫先進入幼兒的世界,所以,通過尋找孩子們喜歡的兒歌同樣能引導他們涂鴉。兒歌有一個特點,就是形象具體,里面涉及到的內(nèi)容孩子們非常喜歡。例如歌曲《蟲兒飛》,孩子們可以一聽聽半天,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讓孩子的想象力得到發(fā)揮。繁星點點的夜空是不是很美啊,螢火蟲飛起來的樣子一閃一閃的,和繁星是不是一樣。唯一不一樣的就是繁星在天空中,而螢火蟲在我們身邊,我們要不要給螢火蟲畫一個家,這個家是什么形狀的,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三、結(jié)語
在涂鴉期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能讓幼兒更早地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感知世界的能力,擁有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懂藝術(shù)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會自帶光芒,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著名繪畫大師畢加索曾說過:“我愿意用一輩子學習像孩子一樣去畫畫?!边@說明了在幼兒期繪畫帶給孩子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尊重孩子最寶貴的童心和自由的靈魂,不要拔苗助長,讓孩子喜歡畫畫,覺得畫畫是非常好玩的游戲,就是最好的涂鴉期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涂鴉”時刻就是孩子最接近自己內(nèi)心的時刻,這是一種最自然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最放松的狀態(tài)。所以,引導而不是強求才是正確對待幼兒涂鴉的態(tài)度。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用最直接的方式來對待世界,所以,像與不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過涂鴉他們能獲得感知世界的能力。如果孩子們在認真的涂鴉,千萬不要去打擾,也不要去打斷,靜靜地讓他自己沉浸其中,直到他涂鴉完了,放下手中的筆想要來和你交流的時候,你才發(fā)表自己的引導意見。想象力是孩子一個重要的能力,通過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反而有時候,成年人受到各種既定觀念的影響會丟失很多想象空間,所以,耐心地傾聽并陪伴孩子是最重要的。學會與孩子一起分享表達后的喜悅,能促進孩子性格的養(yǎng)成,也能建立孩子和世界的良好關(guān)系。孩子的世界往往是童話的世界,簡單的圓圈和線條,會被孩子們童話般語言賦予了生命力,孩子們就是創(chuàng)造這神奇童話世界的天使。
由于幼兒年齡特點的限制,他(她)們現(xiàn)階段無法接受枯燥技法的傳授和復雜技能技巧的解說,更多的引導應(yīng)是畫面意境和對周圍世界的表達。孩子們會從其純潔的心靈出發(fā),用普通的畫筆描繪出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而在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多加引導,孩子的與生俱來靈性會隨之點燃,認為周圍的花草、動物都同他一樣有感情,有生命,有和他一樣的生活,所以,他(她)們的涂鴉作品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而這些,都是我們這些歷經(jīng)鉛華的成人無法比擬的。
每一幅涂鴉作品都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學會引導幼兒把這些美麗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與大家一起分享,這樣,既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又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最為關(guān)鍵的是,作品表達了幼兒的內(nèi)心感受,他(她)們的喜、怒、哀、樂都在一幅幅的繪畫中得到了體現(xiàn)。一個孩子的畫,如果是生氣勃勃、幽默自然、富于感情的,那他一定是一個性格非常健全的人,反之,如果他的繪畫出現(xiàn)了一些陰暗的、痛苦的形象,就要注意幼兒是不是遭遇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然后通過引導,讓孩子走出陰影,成為健全的人。形象高大、線條生動、色彩濃艷,可以說畫中人就是幼兒自己,畫中的小花,小草,太陽、白云也都可以是自己。不同心境的畫,讀出不同的個性,感受心靈深處的秘密;突然改變的畫風,察覺出心靈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