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探討基于遞進式的PBL在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途徑。研究表明,該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習積極性,也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其成果具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 翻轉課堂;PBL;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
[基金項目] 2018年度杭州師范大學教學改革重點項目一師一優(yōu)專項“中醫(yī)藥文化教育與藥學專業(yè)課相融合的遞進式翻轉課堂實踐研究——以《藥植與生藥》為例”
[作者簡介] 王麗薇(1976—),女,浙江金華人,博士,碩士生導師,杭州師范大學醫(yī)學院藥學系教師,主要從事中藥與天然藥物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4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6-0291-02 ? ?[收稿日期] 2019-12-23
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教學模式是以建立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通過個體探究與團隊合作相結合解決一系列問題的學習模式,對“填鴨式”灌輸教育形成巨大沖擊[1]。翻轉課堂教學法依靠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把教師講授的課程內容以視頻形式上傳至網(wǎng)絡教學平臺,使課堂成為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場所,其主要目的是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閷W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2]。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以下簡稱藥植與生藥學)是掌握中藥與天然藥物質量標準基本要求與制定基本方法的核心課程,課程知識跨度大,知識面涵蓋廣,與其他藥學課程聯(lián)系緊密,是藥學與中藥學專業(yè)核心課程。根據(jù)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及藥植與生藥學課程自身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搭建了完整課程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使學生能根據(jù)自身情況在課外自主自由學習,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同時給課程設計了一系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PBL項目與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形成了遞進式翻轉課堂教學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團隊設計的線上教學資源以及課程PBL項目的設計,探討基于遞進式PBL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一、課程教學現(xiàn)狀
1.課堂課時有限與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需要重復刻意練習之間的矛盾。由于課程涉及大量的藥植與生藥的鑒定,這個過程需要多次重復以下流程:教師教授—學生觀察與分析—總結規(guī)律與輸出(準確鑒別藥植與生藥),只有通過這樣系統(tǒng)的刻意練習學生才能全面掌握課程的核心技能與知識,而課堂課時的有限性無法幫助學生完成上述“重復動作”。
2.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實現(xiàn)充分互動,以及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導教學效果參差不齊。學生習慣于傳統(tǒng)的教師課堂授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不同學生因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效果相差甚遠。另外,一些內向的學生不愿主動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僅師生互動少,且學生之間也缺乏交流,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效果較差。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探索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并建立師生之間有效的聯(lián)系,增加與提高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二、基于遞進式PBL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途徑
1.構建網(wǎng)絡教學平臺。教師根據(jù)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將全課程錄制成10~20分鐘為單元的優(yōu)質教學視頻、教學PPT,以及配套的練習題等多種教學資源上傳至超星慕課教學平臺,構建課程完整的網(wǎng)絡教學體系。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能力及時間,在每次上課前按照進度要求制定個性化的預習、復習、自我測試等學習方案,教師也可以通過慕課教學平臺統(tǒng)計的學習數(shù)據(jù)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指導,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較好的掌握課程基本知識。網(wǎng)絡資源共享平臺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保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增強課程的“實踐性”。
2.遞進式PBL項目體系搭建。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及教學總課時安排,擬定四個由淺入深,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式的PBL學習項目,分別為基礎練習、綜合練習、挑戰(zhàn)練習以及終極練習,并把教學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根據(jù)教學進度每隔2~3周以“派任務”的形式依次把學習項目分派給各小組。在未進行項目課堂討論的2~3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對該階段的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梳理以及總結,并將PBL項目中所涉及的常用學習工具及學習方法通過理論授課形式教授給學生,學生需要完成一篇個人論文,在此基礎上小組成員討論總結出小組匯報PPT在課堂進行匯報討論。
3.遞進式PBL的翻轉課堂設計。在搭建了完整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以及PBL項目后,將二者有機結合,具體實施方案如下:一是學生課外觀看教學視頻完成配套練習。二是教師在課堂重點難點再講授以及學習工具學習方法介紹并布置相應的PBL項目。三是學生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個人作業(yè)上交由教師批改。學生將個人的學習成果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學習凝煉成學習成果,在課堂內匯報。課題組成員于指定的日期在課堂內向全體同學匯報小組的學習成果,并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思考在課堂內進行討論;教師對課題組成員的匯報進行打分的同時對討論進行引導和釋疑,并對作業(yè)進行逐一點評、分析與總結。四是教師選出優(yōu)秀的個人作業(yè)、小組成果,并將學生提出的優(yōu)質思考題及本次討論總結的內容整理成文檔發(fā)布在平臺供全班同學學習參考。至此,完成了一輪完整的PBL翻轉課堂學習,進入新的一輪難度有所提升的PBL翻轉課堂學習,最終整個課程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遞進式PBL的翻轉課堂教學體系。
4.構建多元課程評價體系。課程考核評價是檢驗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根據(jù)課程的教學模式我們改革了課程評價體系,將傳統(tǒng)的以期末理論考試與實驗考試等終結性評價為主的方式調整為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并加大形成性評價比例的多元評價體系。評價組成包括根據(jù)慕課教學平臺的視頻觀看及配套練習完成情況等學習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占總成績的10%;四個PBL項目共占總成績的30%。其中,每一次PBL項目包括學生個人作業(yè)(占50%),由教師批改獲得評分;各成員參與小組討論的貢獻度由小組成員匿名評價獲得(占10%),小組課堂匯報與討論質量(占40%),由教師根據(jù)小組PPT匯報質量及課堂討論表現(xiàn)獲得評分。實驗成績占總成績的30%,包括平時實驗成績(占15%)、實驗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15%)、期末卷面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30%),綜合起來獲得最終總成績。
5.教學效果評價。通過一學期的教學改革,期末對全班32名同學匿名評價調查以評價教學效果,共回收問卷30份。結果表明,有90%的同學認為基于遞進式PBL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并激發(fā)了學習積極性;83.3%的同學認為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法能更好地掌握專業(yè)知識以及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發(fā)現(xiàn)、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66.7%的學生認為提高了個人演講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基于遞進式PBL的翻轉課堂以完整的線上資源為依托,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完成一套遞進式的PBL項目學習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翻轉“,不僅使藥植與生藥知識點的教授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還能極大地方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提高學習效率。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演講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較好的提升,教學效果良好,學生滿意度高。本課程教改方案的實施也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其成果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米卓琳,張大慶,蘇靜靜.基于問題學習的起源和發(fā)展現(xiàn)狀探究[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19(39).
[2]潘霞,李迎娜.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立體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