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衛(wèi)生學》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定位,為了跟進時代步伐,符合社會對高職高專人才的要求,勢必課程改革才是教學前行的推動力。本文以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為例,從課程教學現狀入手,對課程進行了SWOT分析,從課程管理、課程資源、課程教學、課程考核、課程評價、課程內容等方面嘗試進行課程改革,目的在于為高職院?!秾W前衛(wèi)生學》的課程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衛(wèi)生學;課程改革
《學前衛(wèi)生學》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職業(yè)基礎課程,與《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并稱“三學”。本課程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致力于培養(yǎng)幼教和早教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課程包含了學前兒童生理解剖特點及衛(wèi)生保健、學前兒童生長發(fā)育與保育要點、學前兒童營養(yǎng)與膳食、學前兒童常見疾病與護理、學前兒童常見心理障礙及問題行為的預防與矯治、托幼機構衛(wèi)生保健工作等。下面就從課程現狀、問題剖析、改革策略、課程反思等發(fā)面展開論述。
一、課程現狀分析
(1)教材建設與使用。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為學前教育專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育(第2版)》,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2)實踐教學條件。本課程目前尚無獨立衛(wèi)生學實訓室,但有一些教具模型,12套人體解剖模型、1臺電腦、1臺身高體重稱、水銀血壓計5套。另外,我校開發(fā)了校內外實訓平臺,包括幼兒園模擬仿真實訓平臺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校外實訓基地西纜雙語幼兒園、空軍藍天幼兒園、西安市第二保育院等100余家。借助校內外實訓基地平臺,構建循環(huán)螺旋上升式實訓體系,充分體現課程的實踐性要求,為我校高職學生加強實踐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軟硬件設施。
(3)課程教學資源。課程數字化資源包括課程實施方案和課程標準各1套、教學設計與教案25個、教學課件15個、教學視頻50個、隨堂測試題庫6套、試題庫4套、微課資源1個等教學資源。
(4)課程教學團隊。截至目前,《學前衛(wèi)生學》課程團隊成員4人、校內教師1人、校外兼職教師3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3人,有2人具備雙師素質。團隊成員有著專業(yè)的學前教育學習經歷和一線教學工作經驗,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科研水平,能夠靈活地駕馭本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訓訓練。
(5)學情分析。高職院校學生對抽象理論知識不感興趣,但是對于實踐性知識能夠積極參加,大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個別對學習積極性不高,但是高職學生年輕、思維活躍,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如對信息化手段很容易上手,這無形是我們高職教學改革的一大契機,另外他們不喜歡抽象知識,這也是我們教師需要迫切改革授課模式的原因所在。
二、課程問題剖析
通過對本課程的SWOT分析(見右圖),確定本課程具有課程教學團隊成員組成較合理,課程數字化資源較豐富,有一定的校內外實訓基礎的優(yōu)勢;存在課程實訓條件簡陋,實訓室基礎設備尚不能滿足學生的上課實訓要求,課程服務幼兒園一線工作的能力還很有限,微課素材少、在線開放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滯后,沒有完整的《學前衛(wèi)生學》校本教材的不足;好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國家和院校大力重視高職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yè),新時代幼兒園和早教一線對嬰幼兒的保育工作和衛(wèi)生要求有了新標準和高要求,行業(yè)標準越來越嚴格,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加強課程內涵建設,提高育人質量,適應社會要求。
三、課程改革策略
圍繞剖析問題,結合課程現狀,筆者認為應該從課程管理、課程資源、課程教學、課程考核、課程評價、課程內容設計等方面繼續(xù)完善課程改革。
課程管理方面:課程標準和實施方案是課程實施的依據,應根據最新文件和社會要求繼續(xù)完善課程標準與實施方案,做到及時更新,把最前沿的東西教授給學生;設計系列微課素材,建設院級在線開放課程等。
課程資源方面:建設系統的《學前衛(wèi)生學》實訓室,增加衛(wèi)生學實訓教具和學具,增強課程實訓條件,創(chuàng)造去幼兒園、月子中心和兒童游泳館等場所的條件;更新教材版本,增加實體課程和線上課程以及網絡課程的資源;準備足夠新鮮的音頻、視屏、圖片等教學數字資源。編寫校本教材,使得適合本地特色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
課程教學方面:可以嘗試翻轉課堂、項目驅動、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課下給學生發(fā)布知識點的學習,課上討論操作或者去幼兒園參觀學習;項目驅動或者模塊教學是對教材的提煉和濃縮,給學生最需要的知識;采用雨課堂、云班課、學習通等信息化手段確保學生的出勤率,增加課程課外知識,發(fā)布任務,同時完成教學評價和教學督導等;增強課程服務社會的能力,增加帶學生去幼兒園見習的次數,如每周定期去幼兒園觀摩一個主題。
課程考核方面:進行考核改革,把學生的成績可以分為教學過程評價(包括課堂考勤與課堂提問,學生參與積極性與完成水平、小組合作學習成果、角色模擬扮演、幼兒園觀摩書面報告等)、終結性評價(期末考核評價、期末實訓作業(yè)等)。
課程評價方面:可以采用督導評價+學生評教+教師互評的模式。督導進班聽課,學生期末評教,教師互相聽課評課,這樣使得課程評價更加公平合理客觀。教師相互聽課能夠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學生評教則能更對了解學生的剛需,督導評教能夠聽到有經驗教師的指導和建議,有利于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
課程內容設計方面:教材優(yōu)化,提煉提煉項目模塊和任務模塊。筆者以為可以分為這些模塊:幼兒解剖生理、幼兒營養(yǎng)與膳食、幼兒一日生活保育、幼兒園安全事故處理、幼兒常見疾病處理、幼兒常見心理疾病處理、幼兒園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這些模塊都是和崗位有關的知識和領域。高職教學時間緊張,孩子在校時間本來就短,只有兩年到兩年半,提煉他們最需要的可能效率更高,孩子們也會更歡迎授課內容,相反過深的理論知識無疑會增加授課時間,學生聽課效率也不好。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突出學生的保教實踐能力為主線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特色。
四、課程反思
筆者以為《學前衛(wèi)生學》貼近醫(yī)學,特別是人體解剖這部分,很多學生認為它像高中生物,我們作為職業(yè)院校教師應該去強化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在職場中的運用。很多學生將來也許并不會去從事學前教育這個行業(yè),然而《學前衛(wèi)生學》是一門非常生活和實用性兼具的課程,它能為學生打下健康生活的理念和急救方法的普及,這是作為一個正常社會人應該具備的生活常識,如課程中有很多0—3歲的育兒知識,如給寶寶洗澡、撫觸、被動操、新生兒急救等,這可都是將來學生成為家長后急需的操作性知識,特別是衛(wèi)生學傳遞了優(yōu)生優(yōu)育的理論和健康心理的自救方法,這些都無疑是作為社會人的基本知識。當然不乏還有一部分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會去幼教機構從事學前教育和保育工作,幼教機構強調“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結合,保教并重”。保育過程非常注重衛(wèi)生常識教育、營養(yǎng)教育、安全教育、生長發(fā)育教育等等。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幼兒教師才能更加勝任自己的工作,生命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筆者以為衛(wèi)生學應該強調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讓學生意識到每一個學前兒童生命的安全才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這才是本課程的宗旨和靈魂。
參考文獻:
[1]張曉燕.高職《學前衛(wèi)生學》課程改革實踐探索——以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為例[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11(03):61-63.
[2]賁春明.高職“學前衛(wèi)生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09(18):134-135.
[3]李海蕓.關于高職高專學前衛(wèi)生學課程教學的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0):108-109.
作者簡介:楊雯珺,女,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