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嬌,許珊珊,其其格,石東英,王愛雪,趙建榮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腎內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持續(xù)非臥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首選治療方案,屬于終身替代療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延長生存周期[1]。臨床實踐研究表明[2],礦物質及骨代謝紊亂是CKD 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可導致轉移性鈣化、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增加,給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尋找早期診斷和評估該病預后的血清學標志物對降低CAPD 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3-4],可溶性抗衰老蛋白Klotho,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在血管鈣化及血磷代謝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5 羥維生素D [25-(OH)D)]是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腦血管發(fā)病危險因素。另有研究證實[5],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與透析患者腹主動脈鈣化關系密切,是評估血管鈣化、骨質疏松的可靠指標。上述研究均表明Klotho、FGF23、ALP、25-(OH)D 參與血管鈣化,但關于它們與CAPD 患者心臟瓣膜鈣化相關性研究尚少。鑒于此,本研究對CAPD 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了解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與心臟瓣膜鈣化的關系,并評估其對心臟瓣膜鈣化的診斷效能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前瞻性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內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CAPD 患者132 例作為研究對象,均應用低鈣(濃度1.24 nmol/L)、葡萄糖濃度為1.5%或2.5%的腹膜透析液,進行規(guī)范的CAPD 治療。其中,男性67 例,女性65 例;年齡41~72 歲,平均(59.90±7.42)歲;透析齡3~35 個月,平均(22.55±4.70)個月;原發(fā)?。郝阅I小球腎炎58 例、糖尿病腎病42 例、高血壓腎硬化20 例,其他12 例。納入標準:①接受CAPD 治療超過3 個月,且病情穩(wěn)定者;②CAPD 治療期間尿素清除指數(shù)(urea clearance index,Kt/V)≥1.7;③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近1 個月內應用激素類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治療者;②合并活動炎癥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紊亂等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者;③罹患惡性腫瘤者;④甲狀旁腺切除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另選取同期醫(yī)院體檢中心健康體檢者,排除各項指標異常者,納入40 例健康受試者。其中,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齡41~68 歲,平均(58.60±7.31)歲。CAPD 患者與健康受試者性別構成比、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檢測空腹抽取上臂靜脈血,離心獲得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Klotho、FGF23、25-(OH)D,血清Klotho、FGF23 試劑盒購自美國Millipore 公司,25-(OH)D 試劑盒購自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步驟操作。血清ALP 采用CX5PROL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盒購自美國Beckman Coulter 公司。
1.2.2 心臟超聲評估心臟瓣膜鈣化采用Vivid7 BT08 型全數(shù)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 公司,探頭頻率8~10 MHz)評估CAPD 患者心臟瓣膜鈣化情況,包括主動脈瓣、二尖瓣及瓣環(huán)。以心臟瓣膜出現(xiàn)1 個及以上直徑≥1 mm 的強回聲區(qū)為心臟瓣膜鈣化標準,根據(jù)評估結果將患者分別納入鈣化組和非鈣化組。
1.2.3 臨床資料收集收集并統(tǒng)計可能導致心臟瓣膜鈣化的相關因素,包括性別、年齡、透析齡、原發(fā)病類型、空腹血糖、脈壓差(收縮壓-舒張壓);評估腎功能指標:殘余腎功能(RRF)、Kt/V;采用CX5PROL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美國Beckman Coulter 公司)檢測患者血紅蛋白、白蛋白、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鈣、血磷、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計算校正鈣[總血鈣+0.02×(40-白蛋白)]濃度,免疫測定法檢測全段甲狀旁腺素(iPTH)。
①CAPD 患者與健康受試者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②鈣化組與非鈣化組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及其他可能影響心臟瓣膜鈣化相關因素水平。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心臟瓣膜鈣化的因素分析應用Logistic 回歸;應用Med Calc 9.3.0 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CAPD 患者與健康受試者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APD 患者血清Klotho、25-(OH)D 水平均低于健康受試者,血清FGF23、ALP 水平均高于健康受試者。見表1。
鈣化組與非鈣化組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RRF 及血磷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鈣化組血清Klotho、25-(OH)D水平、RRF 均低于非鈣化組,F(xiàn)GF23、ALP、血磷水平均高于非鈣化組;而兩組男性患者構成比、原發(fā)病類型、年齡、透析齡、空腹血糖、脈壓、Kt/V、血紅蛋白、白蛋白、TC、TG、LDL、HDL、校正鈣、iPTH、hs-CRP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利用Logistic 回歸對標準曲線進行擬合,決定系數(shù)R2>0.961,擬合效果優(yōu),分析方法可靠;經(jīng)分析,RRF、血磷、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均是導致心臟瓣膜鈣化的危險因素(=2.085、3.180、4.845、7.652、2.596 及2.440,均P<0.05)。見表3。
表1 CAPD 患者與健康受試者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比較 (±s)
表1 CAPD 患者與健康受試者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比較 (±s)
組別 n Klotho/(ng/L) FGF23/(ng/L) ALP/(u/L) 25-(OH)D/(nmol/L)健康受試者 40 751.50±92.84 33.19±5.36 47.60±6.89 63.18±10.54 CAPD 患者 132 407.58±59.11 227.61±10.20 79.82±9.64 11.76±2.30 t 值 27.884 29.158 19.654 52.398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鈣化組與非鈣化組可能影響心臟瓣膜鈣化相關因素比較
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診斷心臟瓣膜鈣化的最佳截斷點分別為401.10ng/L、231.91ng/L、76.50u/L 及11.36nmol/L,敏感性分別為88.68%、90.57%、71.70%及67.92%,特異性分別為88.61%、92.41%、77.22%及70.89%,AUC 分別為0.903、0.927、0.714 及0.698。見表4和圖1。
表3 心臟瓣膜鈣化的危險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參數(shù)
表4 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對心臟瓣膜鈣化診斷價值分析
圖1 Klotho、FGF23、ALP、25-(OH)D 診斷心臟瓣膜鈣化ROC 曲線
CAPD 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維持生命的重要手段,患者需長期接受治療,而CAPD 治療期間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6-7],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很多,除高齡、吸煙、高血壓等傳統(tǒng)危險因素外,還包括腎功能不全所致炎癥、氧化應激、礦物質及骨代謝紊亂等。研究發(fā)現(xiàn)[8-9],CKD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異常降低,濾出磷減少,導致血磷水平升高,過飽和磷離子與鈣離子結合形成結晶鹽可沉積于血管及心臟瓣膜,引起血管鈣化,尤其是心臟瓣膜鈣化最為常見,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瓣膜損傷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增加。目前,臨床對心臟瓣膜鈣化的評估主要采用心臟超聲檢查[10],但仍缺乏評估和預測CAPD 患者心臟瓣膜鈣化的可靠血清學指標。
Klotho 蛋白主要分布于腎臟、甲狀旁腺等細胞上,屬于骨-腎內分泌軸中最終調節(jié)蛋白;FGF23 主要由骨細胞分泌,屬于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Klotho、FGF23 均屬于鈣磷代謝蛋白,在礦物質-骨代謝紊亂相關疾病進展中發(fā)揮重要調控作用[11]。FGF23 主要通過調節(jié)鈉磷協(xié)同轉運蛋白的胞吞作用,促進近端腎小管尿磷排泄;Klotho 是FGF23 信號通路關鍵調控因子,可直接調控腎小管鈣離子通道及磷轉運體,參與鈣磷轉運和吸收過程[12]。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13],F(xiàn)GF23 還可通過抑制1-α 羥化酶、促進24-羥基酶的合成,降低維生素D 含量。陳金艷等[14]研究顯示,CKD Ⅱ期患者血清FGF23 水平處于異常高水平狀態(tài),而隨著CKD 疾病進展,高水平FGF23 不利于尿磷排出,引起高磷血癥及維生素D 缺乏癥。本研究中CAPD 患者血清Klotho、25-(OH)D 水平均低于健康受試者,F(xiàn)GF23 水平高于健康受試者,說明CAPD 患者血清Klotho、25-(OH)D 水平降低,F(xiàn)GF23、ALP 水平升高,進一步提示CAPD 患者存在礦物質-骨代謝紊亂。血清ALP 主要由肝臟細胞及成骨細胞分泌,ALP 代謝產(chǎn)物為磷酸,可促進局部血管礦化。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15],終末期腎病患者血清ALP 水平異常升高,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Klotho、FGF23、ALP、25-(OH)D 在鈣磷代謝中關系密切,相互影響,隨著各指標血清水平出現(xiàn)異常,可對靶器官造成不同程度損害。有研究發(fā)現(xiàn)[16],F(xiàn)GF23 與動脈粥樣硬化、左心室肥厚關系密切,Klotho、25-(OH)D 作為FGF23 信號通路中重要因子,在疾病進展中同樣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CAPD 合并心臟瓣膜鈣化患者血清Klotho、25-(OH)D 水平均低于非鈣化患者,F(xiàn)GF23 水平高于非鈣化患者,且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這些指標均是導致心臟瓣膜鈣化的危險因素,提示Klotho、FGF23、25-(OH)D 與CAPD 發(fā)生心臟瓣膜鈣關系密切,參與心臟瓣膜鈣化過程。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17-18],血清高水平ALP 與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密切相關,且血清ALP 水平越高,可能導致腎功能進一步惡化,提示高水平血清ALP 參與心血管損害過程,導致預后不良風險增加。本研究發(fā)現(xiàn),CAPD 合并心臟瓣膜鈣化患者血清ALP 水平均高于非鈣化者,且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血清ALP 是導致心臟瓣膜鈣化的危險因素,進一步證實高水平血清ALP 與心臟瓣膜鈣化關系密切。此外,本研究ROC 曲線結果顯示,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診斷心臟瓣膜鈣化均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上述血清指標檢測與影像學檢查相比具有更好的患者依從性,且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臨床中可考慮將其作為CAPD 患者心臟瓣膜鈣化診斷指標。
綜上所述,CAPD 患者血清Klotho、25-(OH)D水平降低,F(xiàn)GF23、ALP 水平升高,且均與CAPD 心臟瓣膜鈣化關系密切,對CAPD 患者心臟瓣膜鈣化有較高的診斷效能。因此,在CAPD 治療期間,應密切關注血清Klotho、FGF23、ALP、25-(OH)D 水平變化,評估心臟瓣膜鈣化情況,以早期實施有效干預手段預防心臟瓣膜鈣化,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