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廣勇 王騫
摘要:二胡是我國傳統(tǒng)樂器的一種,在國內(nèi)音樂藝術領域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在音樂教學或者音樂演奏過程當中,情感與樂感如何進行更好的處理,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將在本文中對二胡演奏過程中情感與樂感的融合進行簡要分析探討。
關鍵詞:二胡演奏;情感;樂感;融合
一、二胡演奏中的情感
二胡演奏過程中往往都體現(xiàn)著演奏和以及作品創(chuàng)作者獨特的情感體驗,或歡喜或悲傷或其他情感。這些情感是人生體驗的外化形式,也是二胡音樂藝術的外在表現(xiàn)。
在二胡演奏當中,基本的演奏技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時情感也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觀眾看來,一部二胡音樂作品的好壞不在于二胡演奏的技巧多么的炫酷或者是華麗,作為普通觀眾他們本身對演奏技巧沒有過多的了解,在他們眼中,作品好壞最直接的評判標準就是能不能在情感上引發(fā)他們的共鳴,也就是共情的程度如何。
對二胡演奏者來說,面對一部作品時不僅僅是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對樂曲的熟練度進行提升,更重要的是去走進作品去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經(jīng)歷,去感受作品字里行間的情感意味。演奏者能夠在演奏過程中將作品中蘊含的情感以及自己的情感體驗相結(jié)合最后展現(xiàn)給觀眾,才是一場成功的演出。情感的外化狀態(tài)以及傳遞情況成為二胡演奏中情感表現(xiàn)程度的衡量標準。因此二胡演奏中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二胡演奏中的樂感
樂感,是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感知與聯(lián)系能力的體現(xiàn),它是一種無法用具體標準去衡量的感知狀態(tài),很多人無法自己組織語言將其表述出來,但卻可以在感知音樂作品的過程當中體會到樂感的存在。
不同音樂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情感以及演奏技巧各不相同,這就說明了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都是很獨特的存在,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共性。對于演奏者來說,如何通過自己的所知所感將作品呈現(xiàn)出來,也具有著一定的難度系數(shù)。這就關系到了演奏的“樂感”,如何對作品的情感進行把握,如何找準作品演奏的心理活動狀態(tài),如何從自我的角度出發(fā)去對“樂感”進行一種模擬和感知。下文列出了三種訓練感知能力以培養(yǎng)樂感的方法,分別是自我理解、模仿樂感以及比較法。
(一)自我理解
自我理解,顧名思義就是演奏者自身去理解感知作品中的情感意味,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yǎng)“樂感”。在本質(zhì)上來說,樂感其實也是情感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們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演奏者而在演奏過程中肯定會對音樂作品進行自我的理解,在這個理解的過程中建立起自己對音樂作品的一個感知模式,從而進入一種狀態(tài),在演奏過程中情感會隨著演奏過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這種狀態(tài)其實就是“樂感”,所以演奏者可以通過反復的練習,對作品進行自我理解來達到對樂感的習得目的。
(二)模仿“樂感”
對于一個音樂表演者或者是創(chuàng)作者來說,模仿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這種行為實質(zhì)上與抄襲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對于一些學習者來說,缺乏樂感的他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模仿,通過對樂感的模仿來進行感知,構(gòu)建自己的一個對音樂作品的認知結(jié)構(gòu)體系。比如,在進行著名二胡作品《二泉映月》的演奏前期準備時,演奏者如果對于樂感沒有一個具體的感知,那么就可以去借鑒一些名家的作品,去反復的觀摩,在觀摩的過程當中進行樂感的模仿,并且隨著這種模仿逐漸加深對于《二泉映月》作品的理解。
(三)比較法:有樂感作品和無樂感作品的比較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缺乏樂感也是演奏者對于音樂的辨析能力不夠強,不能準確地發(fā)現(xiàn)音樂作品的特點并對這種特點進行自我理解,更沒有辦法將這種自我理解轉(zhuǎn)化為一種外在的對于音樂的展現(xiàn)形式。
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采用一種對比的方法來幫助演奏者找到樂感。通過對同一部音樂作品有樂感的版本與無樂感的版本的比較,讓演奏者或是學習者感知哪種形式的作品更容易讓聽眾感知到美感,或者是更能感受到一種內(nèi)在情感的自然外露。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迅速的幫助演奏者直觀的去感受“樂感”的存在,更快的去培養(yǎng)并獲得樂感。
三、情感與樂感的融合
(一)注重整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二胡演奏中情感與樂感的融合不是單純的1+1,更多的是相互之間的整合、融合。這樣一來就對演奏者的整體素質(zhì)提出了要求。整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不僅要提升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同時也要提升演奏者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藝術素養(yǎng),更要加強對于作品情感的把握。演奏者在日常的學習過程或者是生活中,要注重對整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多讀一些人文類、藝術類的書籍開闊自己的視野,同時多去參加一些音樂會或者是二胡專場演奏,去欣賞一些別人的優(yōu)秀作品,從中汲取對自己有益的部分。
(二)注重技能訓練與實踐經(jīng)驗
情感與樂感的融合最好的途徑便是在訓練中培養(yǎng),在實戰(zhàn)中積累。演奏者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要加強技能的訓練,并且在練習過程中體悟情感培養(yǎng)樂感,在大量的練習當中逐漸融合情感與樂感。值得一提的是,實踐經(jīng)驗對于情感與樂感的融合也有極大的益處,在正式的舞臺場合之中,演奏者的整體狀態(tài)將會處于一個高亢的狀態(tài),這時情感與樂感也會自然而然的隨著演奏的進行而融合。
結(jié)語
二胡演奏過程中,情感的把握樂感的培養(yǎng)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奏者在具備了基本的演奏水平時就要開始逐步探索對二者進行融合,只有融合之后才能達到更高的演奏水平。關于二者的融合本文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探討,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