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利用網絡技術與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使課堂教學結構更加優(yōu)化,拓寬學生的視野,達到理想的語文教學效果。利用網絡手段進行教育教學滿足新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本次研究主要對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科學技術以及信息化手段日漸豐富,網絡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教育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在網絡環(huán)境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獲得了好的發(fā)展機遇。依托信息化技術手段,閱讀內容更加豐富、閱讀方法多樣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語文閱讀教學的難度,學生對閱讀更加感興趣,有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是有積極影響的。
一、 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受到的影響
(一)閱讀習慣的影響
學生的閱讀習慣是會受到知識與時間碎片化的影響。小學是學生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性時期,而閱讀又是需要集中注意力、并且用心體會的內容,所以必須要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網絡環(huán)境下,網絡上的知識和閱讀時間都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特點,很多學生通常利用課間幾分鐘或者回家路上的時間進行閱讀,無法真正全身心投入其中,時間久了閱讀的認真性必然受到影響,不利于良好習慣的形成。此外,碎片化的閱讀不能在閱讀內容間建立聯(lián)系,而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思維體系構建的培養(yǎng)階段,因此對小學生而言是不利的。
(二)閱讀范圍的影響
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生的閱讀形式、內容等都發(fā)生了變化。閱讀從原本的紙質書籍發(fā)展成為帶有視頻、音頻的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可以帶給學生視聽上的享受,閱讀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同時,網絡上的閱讀內容是比較豐富,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選擇閱讀的內容。但是這種廣泛閱讀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有利有弊。網絡內容具有一定的原創(chuàng)性,所以閱讀內容是否真實、準確就有待考究。而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如果遇到負面的、錯誤的閱讀,將對其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三)閱讀層次的影響
如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學生家長忙于工作、家庭,很少有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當學生在閱讀中有問題時,常會通過網絡進行查詢,在網上基本上可以找到任何他們需要的學習資源,這樣,學生的閱讀層次以及深度加深,能夠對閱讀的內容、遇到的問題有更好的理解。但是要注意,適度的搜索輔助閱讀才是合理的,如果凡事都要搜一搜、問一問,是不利于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培養(yǎng)的。足不出戶就能夠獲得世界各地、各方面的知識,學生就會逐漸與學習伙伴、大自然疏遠,不能親身融入世界中感受和感知。所以在閱讀時也不能過分依賴網絡。
二、 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視聽享受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始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這是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豐富學生體驗,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如利用影視作品豐富學生積累,使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更好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如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小興安嶺的紀錄片,讓學生從視覺上看到小興安嶺的美,獲得心靈上的震撼。然后再帶領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其學習的興趣會更加濃厚,能夠更好地感受小興安嶺的美。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通過影視作品進行播放,能夠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更好地理解把握,彌補學生缺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密切學生與語文文本之間的聯(lián)系。
(二)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開展重難點教學
網絡教學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主動鑒賞閱讀文章,實現(xiàn)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如在學習《燕子》時,雖然學生知道燕子長什么樣子,但是對于具體的、細致的形象還不是太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找到燕子的照片、圖像,并展示給學生,也讓學生與教師一同尋找相關視頻、圖片,讓學生描寫燕子的對比圖片,最后朗誦文中對燕子的描寫:“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將自己的作品與文章對比,找到存在的差距,從而對文章內容更好地理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以及文字能力。
(三)利用網絡豐富教學內容
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網絡環(huán)境下的閱讀教學內容更為豐富,資源獲取更加便利,學生能夠獲得多樣化的教學信息與資源,課堂教學內容也會更加多元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與教學相關的內容,還可以對課程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從更多角度理解文章內容。如在學習《陶罐與鐵罐》時,教師希望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謙遜品質的重要性,為此可以利用網絡找到一些文章中沒有的資源內容,讓學生對謙遜的內涵會更加深入的把握。與此同時,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講述文章發(fā)生的背景,如在那個年代,為什么鐵罐要比陶罐更加受歡迎,價值更高?使學生深入的把握和理解文章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四)開展課后引導性閱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借助于網絡資源優(yōu)勢拓寬學生的視野,并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網絡,不能因為網絡信息復雜而否定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面對復雜的閱讀內容,教師要精心為學生挑選質量高的閱讀網站,如小學生作文網、中國科普網等,使學生高效率閱讀。此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社會新聞熱點推薦給學生,讓學生結合新聞事件進行課外閱讀,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三、 結束語
總之,在網絡環(huán)境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充分利用網絡優(yōu)勢,與時俱進,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及閱讀需要從網絡中選取最優(yōu)的信息和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獲得豐富的閱讀知識,逐步強化學生的語言以及文字能力,實現(xiàn)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旭.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10):95+97.
[2]逯建國.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甘肅教育,2020(7):133.
[3]苗雙榮.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4):57.
[4]李少霞.探究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J].學周刊,2018(23):138-139.
作者簡介:
楊利娟,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qū)龍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