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霏
【摘 要】目的:研究當歸四逆湯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寒凝血瘀型的治療效果。方法:對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收錄的7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寒凝血瘀型患者資料分析。通過病理檢查、臨床問診、癥狀觀察等方式,統(tǒng)計70例患者的主要發(fā)病因素。所有患者服用歸四逆湯,于2個月后回訪調查,對比治療前后癥狀變化情況。結果:子宮內膜異位癥誘發(fā)因素復雜多樣,以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為主要因素。當歸四逆湯治療效果顯著,回訪調查對比前后癥狀變化差異明顯(P<0.05)。結論:當歸四逆湯治療寒凝血瘀型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寒凝血瘀型;當歸四逆湯;療效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見疾病,也是導致女性流產普遍存在的原因。隨著婦科疾病診治方案不斷改進,臨床為患者提供針對性中醫(yī)治療措施,可顯著減少各類癥狀帶來的困惑[1]。現代中醫(yī)治療學提出,圍繞子宮內膜異位癥誘發(fā)因素實施中醫(yī)治療方法,可從根本上消除病癥危害。結合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收錄的70例資料,對子宮內膜異位寒凝血瘀型展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從我院病例庫抽取70例,均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我院婦科接受診治的患者資料。年齡范圍27-49歲,評價年齡29±2.6歲。初步問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痛經、月經異常、性交疼痛、尿頻、尿痛、血尿,伴有2種或2種以上癥狀。
1.2 方法
通過病理檢查、臨床問診、癥狀觀察等方式,統(tǒng)計70例患者的主要發(fā)病因素。結合當歸四逆湯為寒凝血瘀型患者提供中醫(yī)治療。用量:當歸12g,桂枝9g,芍藥9g,細辛3g,通草6g,大棗8枚,炙甘草6g。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F代用法:水煎服。
2 結果
種植學說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是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颊吲R床癥狀集中為痛經、月經異常、性交疼痛、尿頻、尿痛、血尿,經過針對性中醫(yī)治療后癥狀得到控制,如表1。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于子宮腔通過輸卵管與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內膜細胞可經由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2]。目前對此病發(fā)病的機制有多種說法,其中被普遍認可的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本病多發(fā)生于生育年齡的女性,青春期前不發(fā)病,絕經后異位病灶可逐漸萎縮退化。
依據中醫(yī)學理論,寒凝血瘀型定義為:感受寒邪,或素體陽虛寒盛,寒凝血瘀,阻滯胞宮、沖任,以經前或經期小腹絞痛、冷痛、墜脹痛,拒按,得熱痛減,經量少,色暗紅,淋漓不凈,或見月經后期、不孕,畏寒肢冷,舌淡胖而紫暗,苔白,脈沉弦或緊為常見癥的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證候[3]。寒凝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是常見于女性的一種婦科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有痛經、不孕、性交疼痛等,而造成該種病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部分經血夾雜著子宮內膜碎片,由輸卵管道逆流進入腹腔,種植在盆腔臟器的表層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一般可以通過癌抗原125值測定和抗子宮內膜抗體檢驗患者是否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當歸四逆湯可以幫助患者溫經散寒,排解體內的寒氣和濕氣,也可以幫助患者由于寒凝經脈而導致血行不利。當歸四逆湯,中醫(y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之功效。主治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臨床常用于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無脈癥、雷諾病、小兒麻痹、凍瘡、婦女痛經、肩周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屬血虛寒凝者[4]。許宏《金鏡內臺方議》卷7:“陰血內虛,則不能榮于脈;陽氣外虛,則不能溫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脈細欲絕也。故用當歸為君,以補血;以芍藥為臣,輔之而養(yǎng)營氣;以桂枝、細辛之苦,以散寒溫氣為佐;以大棗、甘草之甘為使,而益其中,補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脈道與厥也?!?/p>
本次70例患者實用當歸四逆湯進行中醫(yī)治療,具體用量:當歸12g,桂枝9g,芍藥9g,細辛3g,通草6g,大棗8枚,炙甘草6g。經過臨床調理,患者痛經、月經異常、性交疼痛、尿頻、尿痛、血尿等癥狀顯著改善,對康復效果滿意度高[5]。據此,當歸四逆湯加減治療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可以更好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幫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復身體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廣。
結論
當歸四逆湯中的紅棗、當歸等藥材都具有驅寒作用,當患者子宮內膜異位時,多半是由于患者營血虛弱,寒凝經脈所導致的,該方劑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溫經散熱,養(yǎng)血和血,進而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身體,提高治療有效率以及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谥嗅t(yī)理論指導下,患者經過針對性中醫(yī)治療后癥狀得到控制,體現了當歸四逆湯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楊盈.當歸四逆湯治療寒凝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25):77-79.
李燕英.當歸四逆湯加減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寒凝血瘀型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7(12):55-57.
鄒華衛(wèi).米非司酮聯(lián)合當歸四逆湯在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治療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7(16):67-69.
祝捷.當歸四逆湯加減治療寒凝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研究[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03):19-21.
劉紅琴.當歸四逆湯聯(lián)合不同劑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的療效[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0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