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玲
【摘要】: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新的信息化技術對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zhàn)。 “黑板+粉筆”、“計算機+投影”缺乏交互性與操作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而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興電子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為課堂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橋梁,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技術基礎。文章通過結合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聾校數學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依據實際情況,設計建構了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聾校數學教學案例,以此進一步印證:交互式電子白板與聾校數學課程相融合,對建構和諧高效課堂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希沃白板? 高效? ?聾校數學? ? 課堂教學
聽覺障礙學生主要信息來源于視覺形象,因此他們思維長期停留在直觀形象的思維階段,聾校數學課在進行概念教學時,采用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利用直觀教學法,通過直觀教學幫助聽覺障礙學生建立數學概念,建立數學模型,形成運算技能,因此希沃白板作為直觀教學的輔助工具在聾校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接下來,我將通過結合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聾校數學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依據實際情況,設計建構了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聾校數學教學案例,以此進一步印證:交互式電子白板與聾校數學課程相融合,對建構和諧高效課堂的積極意義。
1.運用白板創(chuàng)境激趣,導入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的導入就是大殿的基石,怎樣把聾生的注意力集中,調動聾生的興趣是一個重要的導入點。矛盾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是數學思維的“啟發(fā)劑”,所以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充分發(fā)揮“啟發(fā)劑”的作用,提出問提,設計矛盾。例如,在《認識鐘面》這節(jié)課的導入,筆者運用白板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圖片的形式,直觀展現故事內容,學生通過觀察故事圖片,想一想故事主人紅紅是誰叫她起床。聾生通過回答有“雞、媽媽、鬧鐘”。筆者會問那么鬧鐘上面的時間是幾時?進入課堂中心“認識鐘面”。整個導入環(huán)節(jié)是聾生生活經驗,通過帶著問題進入故事,優(yōu)化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學生好奇心強,通過白板直觀感知圖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知識的欲望。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思考,既培養(yǎng)聾生的觀察能力,又進行了視覺補償。
2.運用白板借助經驗,認識鐘面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在教學中,我有效利用白板,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情境,巧設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究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鐘面上都有什么時,白板展示不同整時鐘表。聾生認真觀察鐘面,發(fā)現這些鐘面上都有什么呢?利用白板將鐘面的分針、時針做突出對比,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分針、時針的長短、粗細的特點。簡單直觀的設計,就能把教學想法以躍然生動的方式呈現,在寓教于樂的環(huán)境中演繹知識魅力,促進聾生直觀學習,對新知識的有效吸收。
3.運用白板自主觀察,學習整時
《聾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6年版)》指出“聾校數學課程的實施要合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網絡化、數字化的信息平臺,凸顯信息技術、學習輔具與課程內容的結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fā)并向聾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學習輔具作為聾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聾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由此可見,教學重要的是我們怎樣運用有效的多媒體技術將聾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課堂教學目標實現非常重要。例如:在認識整時的時候,白板出示鐘面,時針指著1,分針指12,表格第一行數字1-12,第二格空白。認識1時后將表示1時的鐘面放入表格1下方,接著動態(tài)演示時針和分針又運動到2時,生說幾時,并將表示2時的鐘面放入表格2下方……。學生通過這一直觀的動態(tài)教學認識整時,探索不同整時的鐘面情況,這一數學建模的過程是聾生把數學經驗的形象與所表述的語言建立聯系,認識并掌握數學思考的方法,通過1、2、3整時歸納、類化、猜想接下來的4-12時的鐘面,形成聽障學生自己的數學經驗。
4.運用白板分層教學,巧設練習
一節(jié)課中聾生經過新授階段,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難免會精神疲勞。因此我通過白板練習中的課堂活動,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問題情境,讓孩子在游戲化的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度。我在練習中巧用課堂活動的趣味分類模塊,學生通過自己觀察熱氣球上的鐘面是幾時,把表示正確的時間方格移入熱氣球中,這一練習主要針對c層次的聾生,問題的設定比較簡單,能夠掌握觀察鐘面是幾時,并把正確的答案移動到鐘面上。如:兩個鐘面時針分別指著1與7,分針指著12,要將1:00和7:00兩個選項選到對應的鐘面上。b層次的學生問題設定比較有點難度,不僅增加了錯誤干擾項,而且要將鐘表是幾時的兩種表示方法都找出來。如:分針指著12,時針分別指著4和11,選項有4:00、11:00、4時、11時、12時。最后層次比較好的學生要觀察鐘表寫出幾時。整個練習的過程對的收納,錯誤的彈出,答題完后呈現正確答案,也可以重做。這與以往課堂單調枯燥的分類、填空、匹對的題目呈現方式完全不同,它將知識點通過生動、趣味的課堂活動的形式呈現出來,以快速增強、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在學生與白板的動態(tài)互動中,更能充實聽障學生的數學經驗,更深刻的認識數學的本質。
布魯諾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睂W生主動探求知識的積極性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而巧妙運用希沃白板,不僅將許多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將枯燥的活動趣味化,將難以操作的課堂評價及時化。而且教師“教”的主導地位得以加強,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fā)展,實現了課堂的全面互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整堂課課中受益匪淺,久久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