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虹
【摘 要】重視和大力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育是提升職業(yè)教育質量關鍵,但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英語既是他們最薄弱的學科,也是他們最想學好卻最難學好的科目。本文就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問題和對策進行理性探索。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英語;教育質量;問題;對策
一、職業(yè)教育質量改革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越發(fā)高度重視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在新的形勢下,職業(yè)院校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在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的體系當中,“崇尚一技之長”早已不是職業(yè)教育的全部,“不唯學歷憑能力”也不是只憑技術和技能。國家推行對口高考、3+2升學,“雙證書”制度、職業(yè)技能培訓大賽等。其目的無疑是為了推動和提升中等職業(yè)教育質量,促進人才培養(yǎng)。
二、重視和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重視和大力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育是促進職業(yè)教育轉型的關鍵。英語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學科對于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至關重要的。因為學生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是未來的就業(yè)單位走向國際化的基礎。
其次,重視和大力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育是未來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企業(yè)需要的再也不是單單只具有一技之長的人,而是能適應現代化、國際化具有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職業(yè)追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最后,重視和大力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育是提升職業(yè)教育質量的迫切要求。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他們最薄弱的學科。在我所任教的學校里,大多數學生上英語課就如同聽天書一般,他們中很多學生甚至連suggest建議這個單詞都不認識。本文就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問題和對策進行理性探索。
三、中等職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的問題與對策
(一)初中英語基礎差,畏難情緒嚴重
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起點低、教學資源落后、基礎差,導致了嚴重的畏難情緒。即使在進入職高之后,畏難情緒仍然有增無減。雖然職高英語相比普高英語難度要低得多,大多數的單詞、短語、句型都是初中學過的,甚至與初中英語相比而言都要簡單太多。但是由于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導致他們早已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
以我所任教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校為例,在開學的第一堂課我就做了初步的調研。由于城鄉(xiāng)教育資源不平衡,導致職校學生英語學習起點低。全校五分之三的學生,小學初中都是在鄉(xiāng)鎮(zhèn)中學接受的教育,他們大多是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他們的初中英語老師大多數不怎么聽寫單詞,也不要求背課文,連最基本的英語音標教學也是走形式一般的過了一遍。他們很多單詞都不會讀,也不要知道怎么記憶。最開始剛剛學習英語的時候還能靠著死記硬背,背一背單詞。再到后面隨著單詞量的加大,語法的不斷深入,漸漸地力不從心。慢慢地單詞不認識,句子不會翻譯,老師講的語法更是不知從何下手。加上初中英語教材改編之后,單詞量、語法量、閱讀量等劇增,他們中的大多數從初二起就開始放棄英語學習。先入為主的“英語難學”的刻板印象,是他們進入職高之后仍然抵觸英語學習的重要原因。
對策:有的放矢、循循善誘
由于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畏難情緒嚴重,再者對于他們而言學習英語的實用性遠遠高于應試性。老師應該有的放矢、循循善誘。
(1)首先老師需要在學習初期便做好摸底工作,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總體情況制定總體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
(2)其次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對于基礎極差的學生,首要目標是重新激起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對于基礎較差、中等的學生,老師應放低期待、降低要求,先從簡單的詞匯、短語、固定句型積累開始。對于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在簡單的詞匯、短語、簡的固定句型積累之上,對于語法的要求也應該明確。至少要掌握簡單的基本句型、基本時態(tài)、基本語態(tài)等等。
(3)再者對于三種層次的學生而言,聽說讀寫應是始終貫穿于英語學習之中的?,F在的大多數中等職校只重視讀寫,而弱化了聽說的重要性。聽說讀寫應該是從學習初期開始就同步要求,四者是相輔相成的。老師應該加強學生課外的聽說學習量,而不僅僅只依靠課堂上的短短幾十分鐘。因此老師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安排固定聽聽力的時間。對于學生的發(fā)音,老師要花時間和精力進行糾音、正音等,經常安排有效的口語交際活動等等。
(4)最后,老師應保持極大的耐心,有的放矢,突出重難點。同時重難點知識要反復講授、操練,加強重現性原則。
(二)缺乏好學習習慣和方法,沒有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大部分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學習時,對于學習英語熱情高漲。他們雖然知道學習英語需要花費極大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已經意識到學習英語對以后升學乃至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因此他們不僅想學英語,并且想要學好英語。但是他們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這導致他們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明顯。大多數學生從英語學習初期開始就沒有養(yǎng)成預習、復習的學習習慣,總是期盼在上課這短短的幾十分鐘的時間能夠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甚至部分學生在上課時,看似在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實則思維并沒有跟著老師的上課節(jié)奏走,沒有沉下心來學習。而英語的學科性質要求學生肯下功夫去背誦、記憶表達方式,學會遷移、舉一反三,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缺乏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的結果往往是學生僅僅掌握了一些知識碎片,卻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思維,整個學習理論體系十分混亂。
對策:幫助學生培養(yǎng)好學習習慣和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理論體系
學生沒有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方法,就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思維、學習理論。整個知識體系非?;靵y,只能憑感覺做題,常常張冠李戴。因此老師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好學習習慣和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理論體系。
(1)老師要加強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思考工作的監(jiān)管。大多數學生都忽視了課前預習和課后反思的重要性,導致上課效率低下,課堂知識吸收差。老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前課后思考題來要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反思的學習習慣。但是注意思考要遵循趣味性、實用性、開放性等原則。
(2)老師要加強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尤其是進行語法學習時。語法學習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大多數情況下老師都是直接把已經歸納好的知識點,直接投喂給學生。這樣學生通常找不到語法的規(guī)律性,直接死記硬背。老師應該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然后帶領學生找出一到兩個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以此類推,舉一反三。例如:老師先講解be(am、is、 are) doing表示現在進行時態(tài),那過去進行時態(tài)我們只是把現在變成過去,我們只要改變be動詞的時態(tài)。Be動詞(am、is、 are)的過去時態(tài)是was、were,所以我們的過去進行時就是was/were doing.然后告訴學生will do表示將來時,那將來進行時是什么樣子呢?我們是不是只用把現在變成將來,所以我們的將來進行時就是will be doing.點破了這個規(guī)律之后再告訴學生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的基本形式,最后由學生來自己歸納現在完成進行時和過去完成進行時的形式,相信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只要掌握了進行時態(tài)變形的規(guī)律,其他時態(tài)的變形的講解、記憶也會更加容易。
(3)老師要幫助學生將微觀的知識點歸納到宏觀的學習體系當中,做好屬于自己的學習寶典。例如,在講完形容詞做表語的用法時,要將形容詞做主語、定語、狀語、補足語等的用法對比、參照著進行講解。再將它們一起放入詞法當中與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的用法放在一起。
(三)青春期心理問題導致的自制力低,執(zhí)行力弱
中職學生大多正處于青春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正發(fā)生著極大的變化。尤其是在心理上的變化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青春期,他們主要有四大心理問題即:①厭學,②網癮,③自我封閉,④學習障礙。具體表現是:①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不會提前做計劃、學習效率低下等。②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有頭無尾,缺乏時間觀念和任務感。③如果老師不督促,很少主動學習,不會主動的去涉及其他學習內容。④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是為什么。⑤大多數的課外時間都花在電視、電腦等娛樂方式上。這些心理上的變化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對策:走進學生、正確引導
青春期的學生脆弱、敏感、思想包袱重、心理問題多。他們處在人生的分岔路口,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老師應該走進學生,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1)老師要下功夫打磨自己的課件,提升自己的課堂活力,設立獎懲機制,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讓學生愛上學習,
(2)老師可以帶領著學生做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表,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落到實處,要細分,小到周目標。
(3)老師要多設計團體活動,增強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打開學生內心,讓班級的氛圍更加濃厚、團結。
(4)老師要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自控力、注意力、時間觀念,例如課前靜坐3分鐘。
(四)缺乏校園英語文化環(huán)境和氛圍
目前職校要么以就業(yè)為導向,狠抓技能培訓,忽視了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要么以對口升學為中心,狠抓應試教育,忽視了英語的實用性特點。前者英語課堂開設形同虛設,沒有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只是為了迎合教育部的課程開設要求。而后者只追求英語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其根本原因是學校沒有重視校園英語文化環(huán)境的重要性,沒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校園英語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久而久之,學生也潛意識的認為英語學習不重要。
對策: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校園英語文化環(huán)境和氛圍
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在在課內,更多要依靠課外環(huán)境為依托。因此學校要致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校園英語文化環(huán)境和氛圍。
(1)大力完善現代化教學設施,如校園廣播、電子顯示屏、音頻網、英語圖書庫等等。
(2)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和設備,構建校園英語文化。充分利用各大網絡學習平臺、社交平臺。如:抖音上的英語博主制作的英語短視頻,具有文化內涵豐富,時長短、趣味性足等特點,可以寓教于樂。
(3)大力開展校園英語文化活動或比賽,如口語角、模仿秀、配音大賽、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知識競賽、寫作大賽等等,讓每個學生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4)學校要大力完善校園英語文化建設機制。將英語聽力時間、口語練習時間納入課程設置計劃中,讓學生有固定的時間進行課外練習。
四、結語
重視和大力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育不僅是未來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更是提升職業(yè)教育質量和促進職業(yè)教育轉型的關鍵。因此我們要重視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問題,這既需要老師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等不懈努力,也需要學校給予其足夠的重視,為英語學習構建一個良好校園英語文化環(huán)境和氛圍。
【參考文獻】
[1]朱爍諭.淺談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詞匯記憶及教學對策[J].校園英語,2016(35):88.
[2]譚小沙.高職學院校園英語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遼寧科技學院學,2013,15(03):87-89.
[3]武皓.高職學生的心態(tài)對校園英語角活動的影響[J].高教論壇,2013(08):127-129.
[4]朱振雷.校園英語文化建設對高職學生就業(yè)競爭力的影響[J].職業(yè)時空,2011,7(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