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欣
摘要: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高校輔導員工作理念已無法與其工作現狀相匹配?!?0后”大學生具有一定群體特征,為了更好的迎合當代大學生需求,輔導員要“多借鑒、多學習、多探索”。做到“道理講得有聲有色、事情辦得有理有據、言行舉止可圈可點”。隨著輔導員隊伍年輕化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秀,將匠人精神的精、細、嚴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培養(yǎng)新時代青年。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工作理念;匠人精神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既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1]因此在堅守“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工作理念的同時,更應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將“更耐心、更細致、更專注、更堅持”的匠人精神融入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中。
追求個性化、網絡生活化、價值取向多樣化等等都是當代“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所以轉變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是當務之急,制定專屬方案指導工作有序開展。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暨2016中國文藝評論峰會上發(fā)言道“匠人內心安靜,心態(tài)平和,有寬闊的胸襟和良好的修為,溫良恭讓,與世無爭。 [2] 匠人精神本質在于使命,始終如一對自身工作的研究與實踐,正是對這種責任感的切實履行。而輔導員肩負著“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的重要使命,匠人精神的融入不僅會轉變工作理念更會突破傳統(tǒng)職業(yè)發(fā)展路徑。
一、匠人精神融入高校輔導員工作理念的必要性
匠人代表著一種特殊人的境況,那就是專注,他們努力把事情做好而且不是為了別的原因,就是想把事情做好而已。[3]匠人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和專注耐心,通過生活的方方面面來發(fā)現并且改進工作的途徑,一心一意,沉浸于鉆研自身工作。輔導員工作事務繁雜疲于應對,出現職業(yè)倦怠感是常態(tài),所以通過引入匠人精神改變工作理念。
(一)學生群體化特征明顯
“00”后大學生具有明顯特征,這一群體生活在開放、自由的時代,他們特立獨行、個性鮮明。同時他們所處信息爆炸時代,具有獨特視角,思維方式轉換迅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賦予了他們多樣化的表達方式、鮮明的個性等等。正是這些不同于其它時代的群體特征,對輔導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與標準。匠人精神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的工作立場,恰恰是當下輔導員開展工作的核心理念。實際需求既要考慮顧客訴求也要提高產品自身的專業(yè)性,輔導員在實際開展工作中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需求,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現實情況,提高工作專業(yè)化水平。
(二)現有工作理念存有僥幸心理
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中應做到學生事情無小事,然而部分人存在僥幸心理認為一些小事不會影響學生心理及日常生活。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心理素質、抗壓能力偏低情況,情緒很易受到影響。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自媒體善于在聽覺、視覺上給受眾帶來沖擊和煽動公眾情緒,而“00后”大學生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與其報道的內容產生共情,從而影響他們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和向往。[4]所以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將工匠精神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
(三)職業(yè)倦怠感較高
近幾年輔導員團隊趨于年輕化,雖然精力充沛與學生溝通效率高,但是面對繁雜的行政與事務性工作,出現職業(yè)倦怠感已成為常態(tài)化。匠人精神的內推力就是自身價值的實現,匠人在工作中無論是通過試錯還是反復對于自身技藝進行磨練都傳遞著匠人對于自身價值所在的清晰定位以及實現自身價值的明確動機。輔導員匠人精神是推動這支隊伍快速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更是提高工作專業(yè)性的精神力量。
二、高校輔導員工作理念導入匠人精神路徑創(chuàng)新
(一)以實際需求為導向,轉變工作理念
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去”,是輔導員工作開展的重要方式。隨著時代的變化學生群體也在被大環(huán)境不斷影響發(fā)生巨大改變。這就需要輔導員老師不斷與時俱進,了解學生真正需求,擺脫原本“居高臨下”工作方式。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此定制工作方案,真正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
只有迅速的轉變工作理念,才可以制定出與當下現狀相適宜的工作方案。學生是輔導員工作的核心與關鍵,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樹立高尚的品德、提升社會適應性應是其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而當前輔導員注重灌輸、忽略個性化的工作方式,使得平常工作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和接收。一方面輔導員應充分認識和理解當代大學生群體特征,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堅持走班級、走寢室、走校園,例行開班會、開展團體訓練,創(chuàng)新形式讓學生們以此為樂,這樣才可以真正走進學生,了解內心真實狀態(tài)。另一方面建立網絡思想教育陣地,新媒體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部分學生都已將網絡日常化,輔導員要掌握新媒體的傳播特點,了解新時代下思政工作的難點、痛點,從認識和思想上盡快轉型。其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有正確的認識。[5]
(二)以精益求精為基本,轉換工作方法
精益求精是匠人精神核心內容,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領者,更應將這種精神貫穿工作始終。精益求精的本質會不斷促使自身進步與提高,通過不懈努力完善工作。從而提升自身對工作成果更高的追求。
輔導員要真正做到事無巨細,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理念去對待學生的每一件事。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通過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關注學生動態(tài),還要多元融合學習心理學、管理學相關知識。創(chuàng)新管理學生機制是根本,轉換工作方法是要求。談心談話是輔導員開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談心談話能夠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近期活動范圍和思想狀態(tài),但是傳統(tǒng)的形式已無法適應當前所出現的各種學生問題情況。所以突破原始學生管理模式的首要就是轉變工作理念。
(三)以創(chuàng)新求實為核心,完善工作機制
面對繁雜的工作要想讓創(chuàng)新二字擲地有聲,就要求要變身為全能人。既要對學生中流行的現象有敏銳的嗅覺,還要時刻關注學生內心變化。輔導員工作理念的更新就是根據目前新的時代背景、新的要求以及新的工作實踐的需要自覺地改變以前的、不再適合當下條件的舊工作方法以及觀念。更新輔導員的工作理念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工作,更好地服務學生。
將創(chuàng)新作為工作的核心,將求實作為工作的根本,二者相輔相成形成輔導員匠人精神。了解學生特點,明確學生意愿,結合自身實際,創(chuàng)新發(fā)展,用匠人精神作為工作核心理念,打造學生專屬工作方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號[EB].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7-9-21.
[2]高鑫.公務員匠人精神建設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8:8.
[3]理查德·桑內特.匠人[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16.
[4]沈千帆、付坤、馬立民、黃薈宇. “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及教育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2):55
[5] 饒先發(fā). 高校青年輔導員職業(yè)規(guī)劃探究——基于工匠精神視角[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7(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