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語文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突顯其重要性。語文作為我國母語,是人際交往的最基本要領,更是我國偉大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集人文與工具為一體。在這樣的時代發(fā)展背景下,各個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教育方式也都在逐漸的改變,本文通過探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路徑,逐步形成高中語文教學中真正需要孩子們習得的必備品質以及關鍵能力。教師們除了傳授豐富的語文知識之外,還在熏陶學生們的品格、意志、情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真正體現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實質內涵;培養(yǎng)路徑
引言:語言文字是當今社會人與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階段我國的大部分人群對于語文的人文性理解還不是很全面,以此深究,還是因為語文的工具性教育方式仍在多數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舊觀念總是一貫的為學生灌輸知識,并不注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鍛煉,這樣一來,在孩子們心中,語文這門科目就只是高考時的高分組成之一,僅限于了表面的數字概念。因此,在語文新課程的改革下,有必要對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作進一步的研究與推廣。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
核心素養(yǎng),顧名思義就是,一門學科的核心思想,每門學科都有其自己的學習體系內容,核心素養(yǎng)的重點也就都不一樣。
在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相當于房屋的基底,有了良好的基底才能建起高樓大廈,強調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且對其個人有著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實際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此外強調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更是能讓老師們引領孩子們走上真正的語文學習道路,樹立正確有意義的價值觀,讓孩子們茁壯成長。強調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更有利于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實施,為國家輸送更加優(yōu)秀的棟梁、人才,令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繁榮昌盛[1]。
除了在語文課上要學習的基本知識點,老師也會逐漸性的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意識等類似的技能培訓,其全面性、綜合性由此可見。還有語言能力的構建和運用,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活動時,要以構建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在實際教學中養(yǎng)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構建并發(fā)展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質。這便是語文課程中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而這人文性教育的體現便要求各語文教師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孩子們,更要將學習的綜合性與實踐性強調給大家。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教育在現代這個社會可謂是重中之重,況且在21世紀新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發(fā)展,我國更需要全面型人才,綜合型人才。這也更加印證了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二、高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路徑
如此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在高中語文教學的課程當中體現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呢?結合各地文獻資料及實地高中考察,我們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人文性與工具性兼顧,領會人文內容
教師在授課時應注意要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忘將個別知識點升華到人文層次,一點點的將學生們帶入真正的人文領域。可以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探究時間,引導他們探索語文奧秘,比如空閑時間帶著孩子們去附近的山上看日出,讓他們描寫自己內心的想法或是隨便說點什么都可以;或是每周一篇周記,上交。督促他們多多與內心自己交流,在他們所寫的文章中,某些詞語的流露會反映出他們的真情實感,這很美妙,這便是人文。這些的所有都是在不經意之間增長的。
最近有一大學提出,將把學生的體育成績也看作是衡量學生成績的重要參考。近年來,我國各中學、高校都在不斷地改革,不再重點培養(yǎng)“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而是全年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高考生考出710的高分卻被各大學拒絕錄取,為何?因該考生的父親貸款失信而被拒收,雖不確定這事情的真?zhèn)?,但的確引起了各大網友的關注,這也說明我國人民不單單只是看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道德品質也在其中占越來越重的比例。選取人才類型的全面性變化也意味著我國相關的教育方式也要隨之改變。
(二)教師要有效優(yōu)化課堂,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環(huán)境
高中的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文字的優(yōu)化教學,讓學生能透過文字把握背后的人文情懷,要把握核心素養(yǎng),找準切入點,老師們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轉換角色,以學生為本位,開展交流合作學習;還要找準方法,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
當代課堂學生都過分的依賴老師對文字內容的講解,依附教輔材料的翻譯,而不是自己動腦進行思考。不能獨立的完成文章分析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們就應該負起責任,帶領課堂氛圍,有效的優(yōu)化課堂,讓語文課堂不再是一個僅僅是吸取知識的地方,更應是一個讓學生們自主探討,理解的課堂。在這里,學生們能夠感受到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與語文情懷??梢宰屗麄円孕〗M討論的方式交流,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再別康橋》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們自己通過朗讀來理解文章,自己總結該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思考在這篇文章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可以與同學們進行探討,結合對于這篇文章中爬山虎的各種想象,讓學生們真正有自己的理解,有理由,有感受,通過各種表達詞匯來體會文章情感。在這過程中教師們更要進行自我提升,加強人文素養(yǎng)[3]。
三、結語
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們放松心靈,在其中暢快遨游的空間。語文教育改革,刻不容緩。我們這些教師義不容辭,不僅要糾正自身的問題,更要尋求更有效、有意義的教學方法。我們是孩子們成長路上重要的領航人,認真負責地做好我們的工作,義不容辭。希望今后高中語文教育能夠更加成熟,更加人文化,未來化,高效化,科技化;切實有效的為高中語文教學的推廣奠定好發(fā)展基礎,推動整個中國語文教學體系的全面改革,為科教興國、民族振興、中國發(fā)展貢獻出真正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貢如云,馮為民.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5):52.
[2]郭亞侖.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研究[J].中國高新區(qū),2018(09):93.
[3]張吉文.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探索[J].學周刊,2019(06):50-51.
作者簡介:何麗萍,1976年6月,女,漢族,甘肅省康樂縣人,現康樂縣第一中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