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輝生
摘要:隨著時代發(fā)展,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學好文化課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多和學生家長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找到科學合理方法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做了相關研究,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學習習慣;策略;小學語文;語文課堂
引言:在現(xiàn)如今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度提升。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以及興趣入手,采用多種豐富的課堂形式,全面展開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在此基礎上,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效率。
一、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
學生學習語文時,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小學生快速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同時,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也能得到很大提升,有助于家校合作,學生在家庭中也能按照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從而為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奠定基礎。受到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影響,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往往會因為多種問題使得教學效率較低,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語文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策略
(一)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小學生正處于貪玩的年齡,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學習動力。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可以從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出發(fā),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內(nèi)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內(nèi)涵。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有關古往今來著名文學作家的相關資料,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講作家的生平背景故事給學生聽。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會逐漸喜歡上某個作者,從而激發(fā)起學生想要閱讀作者其他作品的欲望。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收集和語文相關的課文插畫、學生感興趣的名言警句、優(yōu)美的古詩詞等,并且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繪畫,制作成手抄報。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完善手抄報之后,將手抄報貼在教室里,定時更新。在此之后,學生在閱讀語文文章時,就會自覺的畫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并且摘抄下來,以防下次制作手抄報的時候用到。通過手抄報的語文教學方式,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語文教師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競爭的學習方式,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競爭的模式激發(fā)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并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小組獲得榮譽。通過班主任介紹作家生平故事,手抄報的制作以及合作競爭的語文課堂,能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離不開小學生對語文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向學生家長反映學生語文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并且主動向學生家長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語文教師將了解的學生情況進行相關整理記錄,并且尋找語文教材中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興趣愛好結合的點,從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同時,語文教師可以在班級組織學生進行詩歌朗讀比賽、優(yōu)秀作文評選或者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完成角色扮演的劇本創(chuàng)作等,通過班級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生《搭船的鳥》這一節(jié)課時,由于語文教師事先在學生家長溝通交流時,了解到小學生都比較喜歡小動物。因此在上課時,教師先向學生提問:“你們喜歡小鳥嗎,小鳥有什么特點呢,你們喜歡的小動物有什么樣的特點呢?”由于小學生普遍對“動物”的話題十分感興趣,小組之間議論紛紛。語文教師找部分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將學生引入新的學習內(nèi)容當中:“今天,老師帶大家認識一只可愛的翠鳥,想不想認識呢?”學生齊聲回答:“想”教師在課堂導入中使用吸引學生的話題,激發(fā)學生了解課文中翠鳥的欲望。語文教師也可以在課程結束后,讓學生收集有關保護動物以及環(huán)保的資料,并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共同探究并且創(chuàng)作新的保護動物的劇本。之后,語文教師讓學生根據(jù)小組創(chuàng)作的劇本,進行角色扮演。表演結束后找小組代表介紹設計劇本的原因和意義。并組織學生評價小組的劇本以及小組的表演,在其中選出最優(yōu)秀的小組,語文教師給其相關獎勵。通過小組自己創(chuàng)作話劇并表演,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保護動物的欲望,激發(fā)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豐富教師教學方式
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若是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教學方式必然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不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結束之后,不斷總結課堂經(jīng)驗,改進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并且分析語文課文所要表達的深意,結合學生特點,合理設計適合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網(wǎng)絡技術不斷發(fā)展下,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使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播放與語文課文內(nèi)涵相似的電影或者視頻,也可以在語文課堂中營造古詩詞的意境教學。不斷豐富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示兒》這首詩時,語文教師將收集到的關于古詩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在課堂上一邊向學生介紹金兵入侵的古詩背景,一邊給學生播放金兵入侵的相關畫面,為學生營造古詩中的意境。接著給學生播放《精忠報國》的歌曲,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示兒》這首詩學習的欲望。接著,語文教師讓學生根據(jù)古詩背景,與同桌共同討論每一句古詩的意思,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相關指導。接著,語文教師讓學生回答討論的結果,并進行相關補充,將古詩整體翻譯。之后,語文教師讓學生互相分享學完古詩后的感想,在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古詩中的愛國之情。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古詩主題,為學生播放關于愛國的視頻。通過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利用網(wǎng)絡技術,豐富教學形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語文教師可以從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動力、興趣方面出發(fā),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不斷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陳雙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2):12.
[2]李萍萍.小學語文課堂核心問題驅動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9):34.
[3]周敏.讓良好的習慣伴隨學生一生——淺談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小學閱讀指南(高年級版),2019(11):36-37.
廣西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金陵鎮(zhèn)金騰小學? 53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