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兩大主要內容,一體化教學理念的提出,既符合教學目標的發(fā)展,又滿足了學生讀寫結合體驗需求。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針對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不斷展開教學研究,以此精進閱讀與寫作的教學,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那么,如何進行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實現(xiàn)一體化教學目標呢?本文將就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
前言:
小學階段語文學習時,學生經(jīng)常會對閱讀與寫作這兩大板塊產(chǎn)生畏難情緒。不是畏懼于閱讀的理解,就是畏懼于寫作時無話可寫、有話寫不出的狀況。由此,針對這樣狀況,教師可通過小學語文一體化教學,幫助學生從閱讀與寫作結合的學習模式,提升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以此借助讀寫一體化教學,實現(xiàn)學生對這兩部分內容分齊頭并進的學習目標。
一、以讀促寫,閱讀與寫作一體化
小學以讀促寫活動的開展,是有效的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之一。教師經(jīng)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以閱讀活動的生動、有效完成,帶動學生參與到創(chuàng)新式教學活動中,并以活動的生動性與趣味性,激發(fā)學生閱讀體驗興致,從體驗中醞釀情感,產(chǎn)生想要抒發(fā)自己情感的欲望,以此通過手中的筆,將這種情感抒發(fā)出來,完成作文的寫作練筆,有效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目標。
如,《剃頭大師》閱讀教學時,針對文中對人物小沙兩次剃頭經(jīng)歷惟妙惟肖的描寫,有效完成對人物刻畫的描寫作用,讓人讀起來如同身臨其境。由此,針對這樣的作品寫作過程,教師就可針對文中人物描寫的特點,讓學生精心整理出來,并運到自己的寫作中,從中發(fā)現(xiàn)課文中整體的描寫順序,以及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邏輯。以此,通過這些資料的掌握,產(chǎn)生想要自己描寫一個任務的欲望。這時教師就可給學生預留出寫作的事件,并指導學生可寫自己的同桌,也可以寫從小一起玩耍的朋友,還可以描寫一個偶遇的小朋友,通過自己手中的筆,寫出一個形象生動的人物來,高效率完成相關閱讀與寫作知識積累,完成學習體驗的過程。學生寫完后,教師還可與學生共同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分析,看看自己的寫作與《剃頭大師》在人物描寫上有哪些差別,繼而通過再次閱讀,把握有效的寫作時機,再次進行寫作,提升綜合寫作能力的同時,閱讀能力也會因為這樣的反復閱讀而得到提升,取得雙贏似的閱讀與寫作效果,提升學生閱讀與寫作綜合能力。
二、閱讀留白,閱讀與寫作一體化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教師可通過閱讀留白的形式,引導學生深層次閱讀,并為寫作預留思考的空間。這種留白的模式,一方面是教師精心進行閱讀內容講解時的留白,一方面是閱讀文本上的留白。這兩種模式的留白,教師可針對性進行引導,鍛造學生閱讀思考力的同時,提升寫作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在閱讀一體化教學時通過閱讀的留白,能夠完成閱讀與寫作思維能力提升的目標。
如,《繁星》閱讀時,針對這篇自讀課文,教師除了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還應依據(jù)課文中描述的滿天繁星盛景畫面,進行留白,引導學生進入思考模式中“從小到大,你看到過滿天繁星的景色么?”學生通過思考的留白,進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從中整理出相關的問題,并依據(jù)文中的留白思考,透徹理解閱讀知識,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產(chǎn)生想要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的想法,挑起寫作的欲望。因此,針對這樣的寫作過程,教師應給予一體化的指導,讓學生的寫作與留白的思緒相吻合,高效率實現(xiàn)這樣的差異化的結合目標,提升閱讀與寫作思維能力。教師作為指導者,要重視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引導,使學生依托正確的思維過程,理順出整體化的有效目標,取得良好的讀寫一體教學效果,助力于學生閱讀與寫作整體能力的提升,使學生意識到閱讀與寫作結合學習的魅力,繼而樂于參與其中,高效率完成整體化的閱讀體驗目標,有效寫作知識的積累。
三、以寫入讀,閱讀與寫作一體化
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教師還應從寫作的角度著手,進行以寫入讀形式,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依據(jù)寫作教學目標,選取相適應的閱讀文本,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經(jīng)過閱讀,掌握相類似寫作內容中需要的表達手法、表現(xiàn)方式,以此深層次完成綜合實踐體驗,整理出相適應的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運用手法,提升寫作能力,了解寫作手法,寫出一片自己理想的作文。由此,作為教學指導者,教師可通過以寫入讀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完成教學目標。
如,《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教學時,教師就可針對這一內容,依據(jù)這篇作文寫作的需要,通過“以寫入讀”的模式,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相關閱讀資料的查找,以此通過閱讀的廣泛積累,了解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都有哪些,以此進入到寫作中,完成對這一內容的理解,深層次理解其中蘊含的知識內容,選取自己通過閱讀熟知的內容,進入到深層次閱讀中,完成有效的知識理解目標,有效展開作文的寫作。同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通過對這些文化遺產(chǎn)瑰寶的認知,探尋出相適宜的內容,經(jīng)過動態(tài)描寫與靜態(tài)描寫,完成對一個地方的細致描繪過程。實現(xiàn)本單元“足下萬里,移步換景”的目標。于此,教師可針對學生選擇的北京故宮、莫高窟、兵馬俑這些令國人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選取相適宜的內容介紹的文本,進入到有效的閱讀中,積累這篇作文的文字、語言、結構、順序等綜合寫作知識的積累,實現(xiàn)通過閱讀進行體驗的目標。這樣的“以寫入讀”模式,還可以使學生在寫作自己不熟悉的環(huán)境或事物時,可通過閱讀完成體驗過程的,并經(jīng)過閱讀文本中精美的詞匯、有序的結構、完善的體系,自己寫作時進行模仿,取得良好的整體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目標,展示一體化教學成效。
總結: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教學,良好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不是一蹴而就達成的,是需要長期教學累積的過程。為此,教師應就此不斷展開教學研究,精進閱讀與寫作教學,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通過一體化的教學,使學生摒棄對閱讀與寫作的畏懼心理,改善學生閱讀與寫作狀況,調動學生閱讀與寫作積極性。以此,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一體化教學研究目標。
參考文獻:
[1]景虎林.提高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效率的策略[J].智力,2021(16):93-94.
[2]陳丹.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分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