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
摘要:美術作為文化領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民族文化傳承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術教學當中,融入了各種極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并使其成為了有效承載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載體。美術教學發(fā)展中,因受到各種文化影響,所以在融合的時候就會建立起民族特色的美術藝術體系。而將民族文化融入到美術教學當中則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民族文化的傳承當中,則能夠切實的提高學習者對民族文化的熱愛。本研究對民族文化傳承和美術教學融合的意義進行分析,然后給出了具體的融合途徑,并論述了在美術教學對于民族文化傳承所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美術教學;民族文化;文化傳承;意義;融合途徑;作用
當前我國的美術教學很少會有民族文化傳承內容的涉及,這樣一方面會忽視美術學習中獲得對民族情感的意識,另外一方面還會影響學習者美術的審美能力。很多學習者在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時候因為對我國的歷史、民族特色等信息都知曉的很少,所以美術實踐能力方面就會顯得非常匱乏,所以筆者認為在美術教學當中將民族文化進行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民族文化傳承和美術教學融合的意義分析
美術是人類文化中的重要瑰寶,也是民族文化進行傳承的一種重要手段。在美術教學中匯聚了眾多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精神與情感的一大載體,成為學生群體認識美術的重要來源。在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中,美術受到了各類文化形態(tài)的影響,在必須融合的過程中,建立起我國所特有的民族美術體系,這不僅是中華民族在其發(fā)展進程之中所遺留的重要印跡,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通過美術教學,應當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美術在民族文化傳承之中的重大作用,引導當代學生參與到文化傳承之中,切實提高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真摯情感與熱愛之情,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出美術教學在民族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美術教育應該注重人文性,真實的去反映大眾的思想、形態(tài)及觀念,并在該過程當中將蘊含的民族性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民族文化在該過程當中是通過集體或者是個體進行傳承的,在美術教學當中,作為美術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去了解和感知民族文化,并使其成為一種常態(tài)。教育作為文化層面的事物,再教育當中能夠將民族文化置于教育理念當中,將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將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在教學當中發(fā)揮出來。
二、民族文化傳承和美術教學融合途徑分析
當前,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jīng)被廣泛的應用到了美術教學當中,同時動畫作品、背景音樂等全新的美術教學形式也開始再次的出現(xiàn)在了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還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性,使得民族美術開始成為優(yōu)秀宣傳的一種全新文化形式。將民族文化和美術教學搭上線,實際上是將二者的關系重新進行定位,所以二者在融合的時候一方面應該加強民族文化內容融入到其中,比如將民族美術理論、民族美術作品、民族美術創(chuàng)作技法等充分的融合于其中。另外一個方面在教學當中,應該將全新的美術教學理論和知識融合到一起,將民族美術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拓展,將學習者對美術的認識更好的完善和健全,從而有效的提高美術學習者對美術作品對民族文化傳承載體的認識。
三、美術教學對于民族文化傳承所起到的作用
在我國,傳統(tǒng)繪畫已經(jīng)不再是繪畫,而是將民族的思想、民族文化進行展現(xiàn)的過程,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品質是非常豐富的,這與西方的繪畫作品是有顯著區(qū)別的,其通常會把某種精神寄托到作品當中,所以所繪的已經(jīng)不僅僅是山川樹木,更多的是一種生命精神。但是很多的美術教師為了實現(xiàn)民族文化的價值,就會構建出更為豐富和綜合的教學內容,那么在教學當中就會使得教學內容過于豐富,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學中接觸到大量的無價值和無用的美術知識,所以學生很難在一節(jié)課上全部吸收和消化,故在美術教學當中就會將民族文化的內容進行弱化。但是從上面分析的內容來看,美術教學在民族文化傳承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筆者認為我國的美術作品則應該在文化領域狠下功夫,在教學當中讓學習者對民族文化有更為深入的認識,進而發(fā)展和錘煉成自我的獨特個性和品質。那么要想讓美術教學在民族文化傳承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就應該從下面幾點來進行:
1.豐富富含民族文化的美術教學內容:這里所說的富含民族文化的美術教學內容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例如新疆維吾爾族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民間的美術作品、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等都可以在美術教學當中進行展現(xiàn),使得美術學習者能夠對民族文化有更深的認識,進而在創(chuàng)作中產生更為濃厚的民族文化傳承意識。
2.通過豐富民族工藝文化來豐富美術教學中的民族文化: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中民族工藝文化是非常豐富的,這些資源都有著非常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所以在美術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到民族工藝實踐中,讓學生更好的去感受和體驗民族工藝文化,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民族的鄉(xiāng)土文化,使得民族優(yōu)秀的工藝文化發(fā)展的更為系統(tǒng)化。
3.通過豐富民間美術文化來豐富美術教學中的民族文化:民間美術是人們適應了社會生活后精心創(chuàng)設出的視覺形象藝術,可以說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博物館和活化石,所以作為美術教學工作者就應該充分的認識到該點,并在教學當中對民間美術進行充分的挖掘,做好民間美術教學的實踐工作,將美術教育延伸和發(fā)展成為民族文化傳承的中介和橋梁。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在課堂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去把握教學,則非常有必要對民族美術資源進行更為充分的挖掘,將民間美術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從而使得民族美術文化傳承可以在美術教學當中更好的生根發(fā)芽。實際上,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不僅應該是美術工作者的努力方向,還需要美術學習者也能夠通過美術教學去感悟民族文化傳承。但是由于當前的美術教學內容過多,含量過大,學生在學習中很難全部的吸收,所以一部分教師就會將民族文化的元素進行弱化,最終導致美術教學中民族文化的缺失,所以在美術教學當中,作為教師來說,則應該將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有效的融入其中,從而實現(xiàn)美術教學工作者的民族使命。
參考文獻
[1]李曼麗.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大理學院藝術學院民間美術專業(yè)課程設置的思考[J].藝術教育.2010(1).
[2]李勇.略論新疆少數(shù)民族民間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應用[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
[3]劉康楊.淺析少數(shù)民族美術對民族高校藝術教育的影響[J].藝術教育.2011(11).
[4]封美言.中國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傳統(tǒng)與發(fā)展[J].藝術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