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趙熙
摘要:學困生指的是在學習當中表現消極,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很多學校和班級都存在學困生,對學困生的處理一直是教師十分頭疼的問題,不可否認任何教師都喜歡學習好的學生,不喜歡學習差的學生,并且認為學困生的產生是由于學生本身不努力。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教師應當采取良好的措施來轉化學困生。
關鍵詞:學困生;初中數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51-221
初中階段的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身高、體重、智力、愛好以及對學習的態(tài)度,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學習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有人說初一學生是紅花,初二產生兩極化,初三就是天上地下,形象的表達了學困生的產生和后果。雖然學困生處處存在,但是不能放任不管,必須要想辦法去解決,盡到作為一個教師的義務。
一、初一階段重視基礎,注重防止學困生的產生
學困生雖然存在于很多學校和班級,但是學困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長期不努力學習的結果。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初期沒有做好鋪墊,沒有做好預防工作,導致學困生過早產生,進而對班級整體形成不好的影響。因此,數學教師在初一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就要向學生介紹自己,利用幽默的口吻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第一學期的時候要重視基礎教學,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這樣在以后的學習當中就不至于落后太多,學習成績不好既是學困生的主要表現之一,同時還是造成學困生的主要原因,因而第一學期就要重視學生的成績。以初中數學的“正數和負數”,這節(jié)知識為例,它是小學知識的延續(x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負數,很多學生不理解負數的含義。教師在講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時就可以引入“借錢”的概念,或者通過學生之間東西的互借來向學生講解負數的概念。以前學生認為最小的數字是0,從此之后就發(fā)現了比0還小的數字,并且0成為了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線,比0大就是正數,比0小就是負數。當然教師也要在平時的教學當中通過習題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二、初二掌握學生情況,關心學生身心
初二的時候學生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學困生一般都會出現在這個時期,不過初二初期學困生的問題還沒有那么嚴重,教師認真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通過單獨輔導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學困生的出現一般都會有一定的前兆,如學習忽高忽低上課不認真聽講,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不認真,簡單的問題總是頻繁的出錯等,這些就要引起教師的重視。很多教師都不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不關心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雖然發(fā)現學生的成績忽高忽低,只是對這種現象比較好奇,卻沒有認真的尋找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般都是通過談話訓斥的方式讓學生“長記性”,這種壓制性的方法不適合于所有學困生,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分析問題,尋找原因,首先從自身原因找起,如是否講課較快學生沒有聽明白,是否對某個知識點的講解存在歧義;其次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最近一段時間聽課不認真,對作業(yè)態(tài)度不認真就要及時的通過家長來了解情況;最后找出原因之后對癥下藥,從學生的內心出發(fā)解開學生的心結,讓學生激情飽滿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三、初三查漏補缺,進行針對性訓練
初三階段基本上就是復習和利用試題進行鍛煉的階段,本階段學困生的表現非常明顯,教師能用的方法基本上都用了,學生的狀況也很難出現改變,教師沒有充足的精力去照顧個體學生,只能從整體出發(fā),利用整體的氛圍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當然也不能對學困生不管不問,在集體的考試和復習當中教師可以根據學困生的表現,將部分學困生劃分到一個小組當中,為其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復習計劃。雖然都是學困生但是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還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學困生都對數學知識一無所知,還是有一定的擅長領域的。教師可以讓學困生互相幫助,利用某些學困生的長處來帶動部分學困生的不足,各個學困生之間也可以適當的展開競爭,提升學困生的學習信心。這種互相比較互相帶動的方式可以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為學困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提升學困生的成績。另外,為了更加適合學困生的學習現狀,教師可以為其選擇更加合適的習題,適當的降低學習難度,進行針對性訓練,不要求學生能夠向優(yōu)秀學生一樣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只要不落后太多也就完成了任務。
綜上所述:學困生是普遍存在的,想要徹底的解決學困生非常困難,但是可以在初中一二三年級分別采取一些措施來降低學困生的數量,適當的提高學困生的數學成績。初一的時候要重視基礎教學,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初二的時候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學生的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防止學困生的產生;初三的時候要做好查漏補缺,將學困生進行分組,進行針對性訓練,從而提高學困生的數學成績,降低數學對學困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蘭建榮.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搞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J].學周刊,2019(03):58-59.
[2]吳明輝.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措施淺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155.
[3]楊興忠.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策略簡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