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玲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歷史教學也隨著發(fā)展。史料作為歷史的根本,是人們了解歷史的主要途徑,因此現(xiàn)在的高中學生要想學好歷史必須深刻的理解史料的內容、特點與價值。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利用史料,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歷史,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本文主要介紹了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利用史料資料對于教學的意義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的策略與其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史料教學;高中歷史教學;策略;運用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當前高中歷史老師要根據歷史教學內容與當?shù)亟虒W實際相結合,在教學的過程的逐漸摸索出適合當?shù)貙W生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水平與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能力。
一、什么是史料
作為歷史的承載著史料是當前歷史學的組成部分之一,是歷史教師進行教學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史料主要是由各種史書典籍、圖表、歷史碑文、圖畫、文物建筑等組成,現(xiàn)在歷史書籍上的任何結論都是從具體的史料資料的基礎上所總結出來的。任何歷史結論都離不開史料,如果離開那么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一樣只是一紙空談。因此,史料對于人們了解歷史,總結歷史結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現(xiàn)在的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正確的使用史料,使得史料成為歷史教學的重要依據。
二、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1、寓言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當前學生獲取歷史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老師的文字敘述或者是閱讀所獲得,因此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對于文字感覺到乏味,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時要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中入手,在選擇教學史料時可以選擇內容生動有趣的史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介紹一些戰(zhàn)爭歷史或者是人物介紹時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知識的小故事,活躍上課氣氛。
2、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歷史
在教學課堂中利用史料學習可以使得學生更加深刻了解歷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我對于歷史知識認識。歷史老師教學過程中應轉變其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從教學過程總結教學的特點。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帶頭人”,自身應具有良好的閱讀史料能力,才能在教授學生仔細了解歷史史詩。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史料的過程中形成閱讀史料的能力,使得學生在閱讀史料時可以還原歷史,強化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
3、提高對于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著名學者皮亞杰在其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中說過:“個體的智慧與認識是通過與其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長與發(fā)展的”。在活動中學生是其理論的特點。正如教師與教材資料與學生和學習的知識之間的關系一般,這樣的互動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歷史閱讀能力與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學中國在抗戰(zhàn)時期派出遠征軍去緬甸的原因時,可以引用一段資料。中國派出遠征軍是為了支援在緬甸發(fā)生的反法西斯友軍,體現(xiàn)中國站在反法西斯同盟這一邊。首先讓學生在直觀上去感知歷史,接下來讓學生通過對于史料的具體的分析、了解,得知為什么要派出遠征軍的原因是:保衛(wèi)中國西南大后營而派出的出國作戰(zhàn)部隊,緬甸地理位置有著重要的地位,與我國西藏和云南接壤,而緬甸公路是中國抗戰(zhàn)僅存的一條對外輸入外援的通道。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問題情節(jié)的環(huán)境,通過分析、歸納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中的策略
1、合理選擇史料,進行引導
當今現(xiàn)存的史料數(shù)量是非常之多,而且因為學生個體的差異每個學生對于同一的史料有著不同的看法。因此歷史教師應該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學生的史料當做學生的教學素材。歷史教師自身也應該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加深對于史料的了解,從而可以進一步為學生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史料。
2、營造良好的史料情境
優(yōu)秀的史料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交流中感悟歷史的魅力。國外有學者提出,真正的歷史教學是教授學生如何正確的認識歷史,在探究的過程中利用所獲得的知識。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必須要了解史料,才能以此為背景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近代史鴉片戰(zhàn)爭知識時,可以向學生們播放虎門銷煙的場景,可以通過角色的扮演讓學生們親身的感受在清朝時期林則徐禁煙的決心。
四、運用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1、科學的鑒別史料
史料是人們了解歷史的重要基礎之一。但是不是所有的史料就是真正的歷史,史料只是對于所發(fā)生歷史的一種作者主觀反映。因此這樣的史料會存在寫作者自身的觀點、立場,所以會與真正的歷史有著一定誤差。針對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需要老師在選擇史料時候要仔細辨別,不能把逸聞軼事與藝術作品當中真正的歷史進行教學。在選擇史料時要進行多選擇,然后進行比較、剖析、鑒別,選擇符合史實的史料。只有真正的才能對于教學有所幫助,否則得出的結論都是白費。
2、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運用史料
在選擇史料時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史料,因為自身的接受知識的程度不同、思維能力不同,所以對于史料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史料時候要注意難易度進行把握,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應該使用比較直觀,易懂、可以接受的史料,對于認識能力較強的高年級學生可以使用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原始”史料。在選擇史料的同時也要主要提高學生的認識程度,尋尋漸進的提高選擇史料的難易程度。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使用史料教學法,符合現(xiàn)在新課標的要求,有利于轉變學生傳統(tǒng)的學生方法,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史料資料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應該充分利用史料教學的優(yōu)越性。但在利用史料教學時要注意合理的選擇史料,進行有效的引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拉巴旺堆.論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優(yōu)勢[J].教師,2016,(36):65.DOI:10.3969/j.issn.1674-120X.2016.36.060.
[2]曹文燕.論圖像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6,(10):77.DOI:10.3969/j.issn.1673-2162(d).2016.1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