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宏
【摘要】積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廣大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道德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將以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為研究課題,旨在全面揭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能力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培養(yǎng)小學生能力的具體策略,從而為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提供積極借鑒。
【關鍵詞】審美能力;重要作用;小學美術;策略
引言
美術是一門關于美的學科。積極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對于幫助小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增強美術核心素養(yǎng)、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長期以來,受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落后、應試教育教學性評價機制等方面影響因素的影響,小學美術教學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美術學科教學時間也被語文、數學等一些所謂的主課所占據,這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影響了美術學科教學的實際效果、不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觀念、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對于提升小學生道德素養(yǎng)、促進小學生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為從根本上解決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筆者將以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為研究課題,旨在深入分析小學美術教學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提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具體策略,從而為提升小學美術教學實效,增強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提供積極的指導和有益的借鑒。
1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小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小學美術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美術學科的濃厚興趣、教給小學生繪畫技能的同時,還以特有的方式在無形當中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審美觀念、審美能力,這對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
1.2有助于增強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對于廣大小學美術教師而言,積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可以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小學生懂得什么是美,更能夠引導小學生以正確的方式欣賞美、珍惜美、創(chuàng)造美、追求美,而對于美的欣賞、珍惜、創(chuàng)造、追求是小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
1.3有助于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助于幫助小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審美觀念,并將這種對“美”的正確認知滲透到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去,逐步提升自身的價值追求,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富有意義。
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策略
筆者認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堅持以集中教學與學生個人自主學習相結合為主要方式,切實提升小學生感知美的能力。
小學美術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在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觀念、提升小學生審美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致力于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堅持集中教學與個人自主學習相結合,充分發(fā)揮集中教學知識傳授系統性強、自主學習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優(yōu)勢,堅持將集中教學與學生個人自主學習融入到小學美術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小學生在系統學習繪畫知識、繪畫技能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發(fā)現美、感知美的能力。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我喜歡的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既要詳細向學生講解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下,人們屈膝、彎腰等各種姿勢的畫法,又要預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供學生進行獨立研究、創(chuàng)作,讓學生結合個人運動喜好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2.1堅持以優(yōu)秀美術作品為載體,切實提升小學生欣賞美的能力
教師應堅持立足美術教材和拓展美術作品教學相結合的原則不動搖,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學習美術教材,形成獨特的審美眼光。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學習、欣賞中外名家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拓展眼界,并透過優(yōu)秀美術作品了解美術作品所反映的歷史、文化,形成對美的正確判斷,萌生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模仿畫家畫一畫》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可以在精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欣賞畢加索的《夢》、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等經典畫作,在欣賞畫作的過程掌握作畫的方法、技巧,并將這種方法、技巧運用到美術作品創(chuàng)造過程當中去。
2.2堅持以生活為源泉,切實提升小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生活是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源泉。為此,廣大小學美術教師應高度重視生活在激發(fā)小學生創(chuàng)作靈感、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將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貫穿到美術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豐富多彩的生活是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源泉,并以生活中關于美的一切元素為素材,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提升小學生運用素材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以春游活動為契機,讓學生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產生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靈感,以自己獨有的想象力、繪畫力創(chuàng)作繪畫作品,從而讓大自然中的每一個美的元素都能在學生的畫筆下展現獨一無二的魅力,讓學生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提升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審美觀作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具有重要的作用。積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幫助小學生提升道德素養(yǎng)、形成審美觀念意義重大。為切實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筆者認為,廣大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堅持以集中教學與學生個人自主學習相結合為主要方式、以優(yōu)秀美術作品為載、以生活為源泉組織開展美術教學活動,切實提升小學生感知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為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水平、增強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賈淼.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東西南北:教育,2019(6):276-276.
[2]林海波.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速讀旬刊,2016(9).
[3]張學芝.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美術教育研究,2017,000(014):138-138.
廣東省湛江市湖光中心小學? 廣東? 湛江? 5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