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以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學習法律、認識法律、能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維護他人免受不法侵害的一門課程,同時道德與法治課對促進初中生建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個性品質(zhì)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的課堂導入研究為重點寫作內(nèi)容,探討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并結合實際提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導入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課堂
1.序言
在素質(zhì)教育全面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之下,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道德與法治》是國家根據(jù)依法治國的需求,以人為本,對青少年實施全面素質(zhì)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戰(zhàn)略實施。新版《道德與法治》教材改變了傳統(tǒng)的形式,選取生活中的材料和事例,更貼近初中生的生活實際,也符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和特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課堂導入,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著十分積極現(xiàn)實意義。
2.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生活化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2.1有利于貫徹新課程概念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導入生活化內(nèi)容,有利于貫徹落實新課程的概念。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實施的教學主要圍繞課程的推進,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足夠的關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也阻礙學生發(fā)展,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與綜合能力。新課程建立了以人為本的發(fā)展思想,注重對學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和高尚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以及正確人生觀念的培養(yǎng)。教師通過生活化導入,圍繞學生這主體,讓學生不僅僅獲得基本的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而是一種參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新課程注重讓學生主動探索、研究,注重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和學生搜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己根據(jù)所學知識處理生活中面臨問題的能力。新課程狀態(tài)下,師生的交流與寫作加強,有利于“教學相長”師生共同提高。
2.2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融入生活化的內(nèi)容,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十分有益。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初中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一方面,新課程的內(nèi)容編排本身就充滿了生活氣息,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一種親近的感覺;另一方面,通過教師生活化的導入和對學生一步一步深入的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會感受到如身臨其境,從而增強體驗,進而有所感悟、有所收獲,學生通過參與性學習,會自覺思考和學習,判斷哪些是正確的符合道德和法律規(guī)范的,哪些是違反公序良俗的哪些是違反法律的,從而做主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學生會有獲得感,逐漸對生活中的事物關心起來,也會對道德法治課堂充滿了期待。生活化教學導入道德與法治課,對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和自覺參與實踐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
2.3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生活化內(nèi)容導入道德與法治課,是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一種手段和途徑,對增強課堂效率有重要幫助。道德與法治是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課程,該課程擔負著對學生思想品德塑造與培養(yǎng)、人格提升、法律教育、道德水平提升的重任,因此,在短暫的課堂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增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法制觀念提升。通過教師導入生活化內(nèi)容,改變原來照本宣科灌輸式教育方式,給學生營造感悟社會和接近周圍生活的課堂,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積極觀察和理解生活中的事件,讓學生體會到道德的力量,觀察和了解生活中的法治活動與法治案例,有效增強學生道德法治理念,從而讓學生自己懂得遵守社會公約、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遵紀守法,做新時代合格接班人。
3.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導入對策分析
3.1從生活事件中導入課程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導入生活化內(nèi)容,需要從生活事件導入課程,讓學生留心生活,注重自身修養(yǎng)和個人素質(zhì)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遵守規(guī)則》課程教學的時候,可以播放生活化的一些視頻材料,讓學生通過材料認識到哪些是不好的行為,例如在公眾場合吸煙、公共場所隨地亂扔垃圾、不按照次序排隊、違反班級紀律以及違反法律的視頻內(nèi)容。讓學生明了什么是違反道德規(guī)范的,什么是違反紀律的行為,什么是觸犯法律的行為。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討論“要規(guī)則還是要自由”,讓學生認識自由和規(guī)則的關系。通過觀看視頻,學生會認識到自覺遵守規(guī)則,對自己要提出更高要求,加強自我約束。通過團討論和教師評價,學生會充分掌握知識點,認識規(guī)則,明白自律與他律,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3.2從社會熱點中導入課程
社會熱點和道德與法治課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應用社會熱點,從社會熱點導入,讓學生了解社會,遵守社會公序良俗,遵紀守法,做新時代接班人,同時,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遵守規(guī)則》課程教學的時候,導入“重慶萬州大巴車墜江事件”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危害社會公共安全導致的嚴重后果。在高鐵上占座的社會熱點新聞,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社會公德和文明的重要性。
3.3從日常情境中導入課程
日常生活的情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從日常情境導入可以讓學生豐富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所學知識,逐漸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例如,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我們需要特殊保護”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設置,導入日常情境,并編排節(jié)目,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認識到學校保護和家庭保護以及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重要性,在遭受不法侵害,能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
4.結語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導入,需要根據(jù)當前教育教學的實際,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的特征以及當前教育教學中的現(xiàn)實狀況,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和教材,從生活時間導入,讓學生留心生活,注重自身修養(yǎng)和個人素質(zhì)的提高;從社會熱點導入,讓學生多了解社會,遵循道德標準,遵守社會公序良俗,做新時代接班人;從日常情境導入,促使初中學生豐富社會實踐,主動學法、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規(guī),能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免遭不法侵害。
參考文獻:
[1]呂樹青.讓生活走入道德與法治課堂研究[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上)[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11.
[2]張紅星.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98.
[3]張先文.以生活優(yōu)化學生心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回歸生活的教學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35+38.
作者簡介:蒙家福,男,1966年10月出生,廣西南寧市馬山縣。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中學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