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慧
摘要:新課程的改革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加速革新,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了達到提高小學數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目標,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新模式,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我探索能力,另一方面,此模式能夠提升小學生的集體歸屬感,增強與他人的溝通與交往的能力。因此,本篇文章將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期望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一種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思維能力的建立。從學習內容層面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為基礎的數字學習和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在此基礎上進行內容分析處理。而從小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來看,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在課堂上表現活躍,因此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法已然不能完全適應當代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小學生。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
1.提升合作學習能力
在小學生的思維觀念中,集體和合作的概念還較為模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才剛剛開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正是為小學生對于集體和合作的內涵進行理解搭建了橋梁。小組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加深與其他同學的合作和交流,對于數學教學而言,還能夠通過每一位同學的思維碰撞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記憶,在與同學的合作中,讓小學生能夠在一種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同時也是小學數學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2.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和枯燥,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性格養(yǎng)成的階段,此種方式會在某種程度上遏制學生性格的自然發(fā)展,容易讓學生壓抑自我的天性,從而影響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會對學生生思維方式的自由發(fā)展產生消極影響。為了擺脫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劣勢,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實際上是一種超前的嘗試。在西方的大學教育階段多采用的是合作學習的方式,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分工完成課程的作業(yè),由此個人既需要承擔自己在小組內的任務,同時也參與到小組的集體討論中。這種集思廣益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大學生的擴散思維和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同樣是一種擴展其思維的方式,通過與他人的討論和想法的交流,能夠從中獲得自己感興趣的訊息,從而促進其進行自我主動的對知識的吸收。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施行策略
1.選擇合適內容
在選擇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小學數學相關內容的教學時,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夠借用此方法。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應當具有靈活性、廣泛性。例如,在教授數字1到20的時候,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形象地認知這些基礎的數字,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們通過討論尋找生活中存在的這些數字,哪一組學生能夠找到最多的數字就取得比賽的勝利。這種帶有競技色彩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產生競爭的緊迫感,同時具有集體榮譽感,對于小組內的討論氛圍也能更加激烈。相反,對于較為具體化的教學內容則不宜使用此方式,例如對于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學習,需要老師對正確方法進行清晰的講述而不是讓學生進行盲目的探討。因此,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注重選擇合適的內容。
2.合理選擇小組成員
一旦確定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小學生對于分組往往內心較為敏感,例如如果將其分在一組全是不熟悉的小組亦或是成績水平不在同一水平的小組,就容易造成學生的自尊心受挫甚至影響其課堂的學習和課余的情緒。因此,合理選擇小組成員是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提前進行的準備工作。在進行分組時,教師應當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績水平、性格特征、同學關系等等眾多的細節(jié),這些都是決定分組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每組的人數也應最好控制在3到5人以內,人數過多容易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和組內的秩序紊亂,人數過少則會影響課堂的效果。
3.創(chuàng)建個人觀察機制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并不是意味著弱化學生的個人學習,相反,教師應當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準確觀察每一位小組成員的表現,創(chuàng)建個人的學習檔案,來幫助分析其學習特征和性格特征,以期待更好的完善小組學習和對學生的教育。例如,在學習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有些小組成員的發(fā)言過于踴躍,而有些同學則較少發(fā)言,甚至不發(fā)言僅是聽他人發(fā)言,對于這種現象的出現,在課后,教師需要及時對相關學生進行引導,對于發(fā)言踴躍的同學除了贊揚之外,還應引導其關注組內其他同學的表現,而對于較少發(fā)言的同學,教師應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讓其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組內成員進行良好的溝通。
結語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形象化的、靈活的教學內容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小學生形成自我思考、主動學習、與他人合作的習慣,這種方式不僅需要相關教育從業(yè)者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同時也需及時觀察學生的反應,從而進行更準確的方式調節(jié)。
參考文獻:
[1]彭金麗.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7):115.
[2]肖述猛.探討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74-175.
[3]劉麗. 試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