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所收造像記札記五則

    2020-09-10 07:22:44孫穎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19期
    關(guān)鍵詞:札記

    【摘要】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作為漢魏六朝石刻文獻(xiàn)整理的巨著,是研究語言文字、歷史、宗教、文化等的重要學(xué)術(shù)著作。本文主要對其中所收五則造像記的錄文或注釋中的問題進(jìn)行分析,有助于揭示造像記蘊(yùn)含的歷史文化信息。

    【關(guān)鍵詞】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造像記;札記

    【中圖分類號】K87 ?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9-0050-02

    一、東魏武定元年《道俗九十人等造像碑》 (7/342)[1]①

    1.太子淂道,諸天送刀與太子[時(shí)]。

    按:“[時(shí)]”,《語石》亦作“時(shí)”[2]。《校注》拓本模糊,無法辨認(rèn),注釋曰:“《八瓊室金石補(bǔ)正》(簡稱《八瓊室》)作‘剔’,《金石續(xù)編》作‘別’,或作‘時(shí)’,作‘時(shí)’為確?!?/p>

    據(jù)《中國北朝石刻拓片精品集》拓本,此字作“ ? ”[3],《八瓊室》無誤,《魯迅大全集》(簡稱《魯迅》)[4]《全北魏東魏西魏文補(bǔ)遺》(簡稱《魏補(bǔ)》)[5]亦為“剔”。此句對應(yīng)的是“太子剃發(fā)出家”的典故,此句右側(cè)的圖像惟妙惟肖地描繪了這一場景,從圖像中可以看到,太子長發(fā)垂至面前準(zhǔn)備剃發(fā),飛天從左上飛下?!夺屽茸V·釋迦降生釋種成佛緣譜》:“菩薩自念欲作沙門至山水邊,定止天王知心持刀來,帝釋受髪,則成沙門?!盵6]

    2. 此婆羅門婦即生恨心,要婆羅門乞好奴婢□去時(shí)。

    按:“□”,《語石》亦缺。《魏補(bǔ)》此字與后“去”合作一字“”。 此字拓本作“ ? ”,《魯迅》作“走”,《道俗九十人造像碑故事解讀》作“遠(yuǎn)”[7],備參。

    3.三年少□婆羅門婦時(shí)。

    按:“□”,《語石》亦缺,《魯迅》作“ ? ?”。《魏補(bǔ)》作“嘆”?!兜浪拙攀嗽煜癖适陆庾x》作“議”。據(jù)《中國北朝石刻拓片精品集》,作“ ? ?”,《魯迅》摹寫無誤,即“笑”字。

    以上兩句及本造像記碑陰所涉及的佛本生、佛本行故事12幅,共三層,包括:

    第一行:太子得道,諸天送刀與太子剔。定光佛入國□□菩薩花時(shí)。如童菩薩赍銀錢與王女買花。

    第二行:摩耶夫人生太子,九龍吐水洗。想師瞻□太子得想時(shí)。黃羊生黃羔,白馬生白駒。此婆羅門婦即生恨心,要婆羅門乞好奴婢□去時(shí)。三年少笑婆羅門婦時(shí)。

    第三行:五百夫人皆送太子向檀毒山辭去時(shí)。隨太子乞馬時(shí)。婆羅門乞得馬時(shí)。太子值大水得渡時(shí)。

    基本已在秦志芳《道俗九十人造像碑故事解讀》一文中進(jìn)行了介紹。但第一則“太子剃發(fā)出家故事”未在文中敘述,以及“笑”誤判為“議”,故在此簡要補(bǔ)充。

    二、梁中大通元年《□景光等造釋迦像記》(3/188)

    復(fù)愿□□,早成員□,智照現(xiàn)在。景光母子,并一切眷屬,百命延遠(yuǎn),善緣果遂,三鄣永除。

    按:對照拓片,“員、智”間無字,當(dāng)衍一“□”。“照”拓本作“ ? ?”,當(dāng)非“照”,而為“”或“ ? ? ”,即“愿”。梁普通四年《康勝造像記》(3/184):“愿現(xiàn)在眷屬常安隱”,“愿”作“ ? ?”。 北魏正光六年《曹望憘造像記》(5/319):“愿[以]建立之功,使津通之[益],仰為家國,己身眷屬,[永]斷苦因,常與佛會?!弊鳌?? ?”。因石面泐蝕,以及“員”“智”間衍文,導(dǎo)致與“照”相混。整句當(dāng)為“復(fù)愿□□,早成員智。愿現(xiàn)在景光母子,并一切眷屬,百命延遠(yuǎn),善緣果遂,三鄣永除。”

    三、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劉文朗造像碑》 (3/310)

    劉(下殘)主帝延壽,亡祖父(下殘)。

    按:“亡”拓本作“ ? ? ”?!侗背鸬涝煜癖x》[8]《涇渭流域北魏至隋代道教雕刻詳述》[9]《北朝關(guān)中地區(qū)造像記整理與研究》[10]均作“亡”。此字字形可辨認(rèn),當(dāng)非“亡”,而為“七”。同篇“亡宗祖”之“亡”作“ ? ? ”,“亡祖”作“ ? ? ”,“亡父”作“ ? ? ?”,可以看出與“ ? ? ”的明顯區(qū)別。同為道教造像記的北魏太和二十年《姚伯多兄弟造像碑》(3/287):“上為帝主,下為七祖眷屬,敬造皇老君文石像一軀?!迸c此處用法相似。此篇雖殘損較多,但根據(jù)“主帝延壽”,仍可判斷此處為發(fā)愿內(nèi)容。在道教經(jīng)書中,為“七祖父母”發(fā)愿常見,《上清大洞真經(jīng)》卷二:“令七祖父母長得安寧,解脫宿罪,共登上清?!本砣骸捌咦娓改?,得道登仙,入南極宮。”《無上秘要》卷三十七:“七祖父母,早升天堂。我得真道,升入無形?!本硭氖唬骸捌咦娓改福ルx八難,上登九天,衣飯自然?!雹凇捌咦妗睘椤案浮⒆?、曾、高、傳支之祖、開林之祖、立姓之祖?!盵11]

    在這一例中,初看似乎是因字形形近致誤,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或是對于造像記這一類文體的把握不夠準(zhǔn)確,在造像記中,有兩類對象,一是實(shí)際的造像對象,如為“亡父母”、“亡妻”“亡夫”“亡女”等造像,一類是發(fā)愿對象,如“皇帝”“百官”“七祖先靈”“七世父母”“現(xiàn)世眷屬”“眾生”等發(fā)愿。在本造像記中,“ ? ? ? 祖父(下殘)”是跟隨著“帝”的,可知此處當(dāng)是發(fā)愿對象,而非造像對象,從另一個(gè)方面印證了此處當(dāng)為“七”。

    四、北魏正光四年《法險(xiǎn)造像記》 (5/171)

    愿女躰住[1]□[2]康,眾惱永息。

    按:[1] “住”拓本作“ ? ? ?”?!缎Wⅰ非昂蟛灰恢拢浳淖鳌白 ?,而注釋則認(rèn)為為“任”,通“妊”?!段貉a(bǔ)》錄作“住”,是也。此處“住”為“長久”義,在敦煌寫經(jīng)題記中,有“康住”的用法。隋開皇三年《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廿六武侯帥都督宋紹題記》:“又愿家眷大小康住,諸善日臻,諸[惡]云消,福慶從心?!盵12]

    “住”的這種含義當(dāng)由其“居住、停留”意引申而來。除此之外,“住”還有“信受”、“信仰”義,也是由此義引申而來,黃征先生在《敦煌語言文獻(xiàn)研究》中曾做過探討[13]。

    [2]“□”拓本作“ ? ? ”,《魏補(bǔ)》亦未釋。此字當(dāng)為“多”,同為河南洛陽的北魏永安二年《元維墓志》(6/264):“然其博聞多識,覩奧窮源”,“多”作“ ? ? ”。故全句為“愿女躰住多康,眾惱永息?!?/p>

    五、北魏孝昌三年《比丘僧慶造像記殘石》 (6/118)

    飛流泉寺比丘僧慶,為亡母、未亡妹神珠,現(xiàn)存父、繼母及巳(己)慶身、弟等,居家大小,愿生生世世,□離三涂,師僧□□,普同其福。

    按:“未”,拓本作“ ? ? ?”,《山東臨朐明道寺舍利塔地宮佛教造像清理簡報(bào)》[14]《明道寺舍利塔地宮出土的佛教造像》[15]《魏補(bǔ)》[5]亦作“未”。此字當(dāng)非“未”,而為“亡母”之名或姓氏,據(jù)字形當(dāng)為“榮”或“宋”。若為“未亡妹”,其位置當(dāng)處于“現(xiàn)存父、繼母”之后,而不會緊跟“亡母”后。死者為大,只有為“亡妹”,記文中的排序方合理。此外“現(xiàn)存父、繼母”均未留有名字,而只有“妹”后有“神珠”名,知對于此記,只留下亡人的信息。

    故整句當(dāng)為:“飛流泉寺比丘僧慶,為亡母□、亡妹神珠,現(xiàn)存父、繼母及己慶身、弟等,居家大小,愿生生世世,□離三涂,師僧□□,普同其福。

    注釋:

    ①指此造像記出自《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簡稱《校注》)的第7冊第342頁,后文均同此,不再出注。

    ②《上清大洞真經(jīng)》與《無上秘要》,參“中國基本古籍庫”。

    參考文獻(xiàn):

    [1]毛遠(yuǎn)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線裝書局,2008.

    [2]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輯(第16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11849.

    [3]李仁清編著.中國北朝石刻拓本精品集[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399.

    [4]李新宇,周海嬰主編.魯迅大全集(第25冊)[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279.

    [5]韓理洲等輯校編年.全北魏東魏西魏文補(bǔ)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6]日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正藏(第50冊)[M].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1996年影印本,7頁中欄.

    [7]秦志芳.道俗九十人造像碑故事解讀[J].納稅,2017,(23):197.

    [8]陜西省耀縣藥王山博物館等合編.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選[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126.

    [9]李凇.長安藝術(shù)與宗教文明[M].北京:中華書局,2002:368.

    [10]魏宏利.北朝關(guān)中地區(qū)造像記整理與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7:26.

    [11]中國道教協(xié)會,蘇州道教協(xié)會.道教大辭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31.

    [12]池田溫.中國古代寫本識語[M].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90:140.

    [13]黃征.敦煌語言文獻(xiàn)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6:109.

    [14]臨朐縣博物館.山東臨朐明道寺舍利塔地宮佛教造像清理簡報(bào)[J].文物,2002(9):68.

    [15]劉鳳君,李洪波主編.四門塔阿閦佛與山東佛像藝術(shù)研究[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242.

    作者簡介:

    孫穎,女,湖北廣水人,蒙古族,西南大學(xué)漢語言文獻(xiàn)研究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札記
    學(xué)宋札記
    中華詩詞(2023年5期)2023-02-06 08:48:04
    護(hù)理札記
    護(hù)理札記
    護(hù)理札記
    護(hù)理札記
    護(hù)理札記
    “書”類文獻(xiàn)札記五則
    韶關(guān)札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4
    叩問 輕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閱讀札記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7:04
    讀《隸定古文疏證》札記
    诸暨市| 平陆县| 渝北区| 诏安县| 岳阳市| 博野县| 澄城县| 收藏| 西藏| 浦城县| 镇雄县| 鄂托克前旗| 余江县| 科技| 迭部县| 玛纳斯县| 万山特区| 辽阳县| 军事| 黄平县| 嘉鱼县| 浦县| 崇文区| 宁津县| 海晏县| 肇州县| 北海市| 寿宁县| 临夏市| 临汾市| 平昌县| 新竹县| 临朐县| 贵港市| 本溪| 克东县| 晋江市| 荔波县| 聂拉木县| 咸阳市|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