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進步,意味著學生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來適應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所以,越來越多的社會人群開始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素質教育也在慢慢地深入開展。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要注意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以確保小學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素質教育時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來簡單談一談素質教育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以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學習主體;教師引導;教學方法
當下的許多教師仍然使用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十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也不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需要語文教師應做出相應的改變,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需要尋找新型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教師也應該轉變自己的理念,當下學生要學習的不僅是知識,還要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等。所以,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階段的教師要明白一點: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對學生的學習起引導和輔助的作用。只有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讓整節(jié)課堂“活”起來,從而加快課堂的進行效率。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新知識,還讓學生高效地進行學習,保證了相關知識的掌握。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散思維,促進課堂的進行,這樣才符合素質教育的標準。
例如,在進行《守株待兔》一課的講授時,我讓學生自主學習,將教師的位置讓給了學生。我先讓學生觀看了“守株待兔”的動畫片,讓學生大致了解這個語言故事的內容,然后我再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生們在看完動畫后,表現(xiàn)出了十分的好奇心,都很認真地進行文章的閱讀。然后我說:“下面我找一名學生來當教師,來給我們講一講這個故事,好不好?”學生們都十分積極地舉起手來,然后我挑選出了一名學生來講述,學生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我對學生進行了表揚。我讓學生進行自主地閱讀,來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師應該加以引導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往往主導著語文課堂的進行,這是不正確的。教師在進行課堂內容的教學時,應該要注意,課堂真正的“主人”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將課堂還給學生并不是說教師在課堂上不作為,相反,素質教育下的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雖然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但是教師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也應該清楚了解自己的作用,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為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做準備。
例如,在進行《七律·長征》一課的講授時,我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本首七言律詩,學生們都很積極地進行學習,自主掌握了“磅礴”、“逶迤”、“岷山”等生詞,而且能夠認讀這首詩的所有詩句,但是當我安排學生進行背誦時,學生卻很難完成本詩的背誦。這時,我不再讓學生進行自主地背誦,我來幫助學生進行背誦,我想讓學生熟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边@一句,學生能夠熟讀后,我教給學生斷句,讓學生帶有韻律地去背誦這首詩,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越來越熟悉這首詩。大部分學生在課堂最后的十分鐘里完成了背誦,這個結果讓我十分吃驚。所以說,我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也幫助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三、多種教學方法結合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合素質教育的開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挑選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開展教學。教學方法的使用不僅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還要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游戲教學法等一系列新型的教學方法就很符合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開展素質教育。教師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也可以將幾種方法結合起來綜合使用,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進行效率,也讓學生學習到其他知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的講授時,我在課前給學生們播放了動畫“小蝌蚪找媽媽”,讓學生認真觀看這個動畫。在動畫播放完成后,我挑選出一名學生來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學生們都聽得十分認真。在學生完成講述后,我在挑選出幾名學生,讓這些學生分別扮演“青蛙”、“蝌蚪”、“鯉魚”和“烏龜”。然后我讓這幾名學生演繹“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我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和情節(jié)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法,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聆聽能力,多方面地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來說,在語文課堂中開展素質教育任重而道遠。教師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應該要改掉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不僅能夠學到語文相關的知識,還能學會如何辨別是非,如何“做人”。教師也要清楚,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只要廣大教師做到這些,筆者相信,總有一天素質教育會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tài),學校所培養(yǎng)的學生也會全部變?yōu)槿嫘腿瞬拧?/p>
參考文獻:
[1]謝玉梅.基于素質教育背景探究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建設,2013(30)
[2]王新云.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菏澤學院學報,2014,36(S1)
信宜市水口中心小學 李承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