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華
【摘 要】 目前,在我國小學教育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得到了廣泛應用,對我國整體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導教育變得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促進了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充分應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能讓教學過程更加貼合學生特點,促進學習效率。本文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研究,讓生活走入課堂,將生活再現到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 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陶行知教育思想很多,核心精華體現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上,生活教育理論從根本上改變了陳舊的教學方式,改變了理論和實際相背離的教學現狀,落實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三大命題的教育理論,實現了現代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小學語文和生活緊密關聯,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合理應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能讓學生真正感悟到語文的博大精深,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拓展學習空間。
一、讓生活走入到語文課堂中來
小學語文教學和生活息息相關,語文來源于生活,同時也為生活服務,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明確表明:生活是教育內容之一,在生活中尋找教育,為了生活而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捕捉現實,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精彩。語文課本中包含了很多學生了解的生活現象,同時也包含完全陌生的人、事、物,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自身敏銳的感受能力,發(fā)現并利用生活中能和語文教學相結合的現象,讓生活成為語文教材,在語文學習中感悟生活。例如,在教學內容《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教師通過準備素材,如水杯、石子等,營造良好的生活教學氛圍,再為學生播放幻燈片,演示烏鴉喝水的故事,最后通過演示,繪聲繪色地講解文本內容,讓學生面對生動的畫面感受文章內涵,全身心地融入到語文教學課堂中。
二、擴展語文教學課堂,讓語文走進生活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對引導學生親自加入到社會實踐中的教學理念的重視,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認為,要將“教學做合一”作為“生活教育”的根本原則和方法,根據學生實際的生活需要來融合教學,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使學生真正地獲取知識,完善口眼手腦并用的能力。新課程標準中常常出現“體驗”這個詞,說明在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中,要加強學生在實踐中的體驗,增強學習能力,完成語文課堂的教學改革。例如,在《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展示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度過潑水節(jié)的場面,通過范讀課文,讓學生感受到潑水節(jié)時人們對周總理的祝福和節(jié)日的快樂。之后,教師可組織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一起來到操場上,可以玩水,參照文本內容設置生活場景,學生對于有趣新奇的教學實踐內容充滿熱情,加強交流互動,在口語鍛煉和習作中充分落實了“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小學生在語文教師創(chuàng)設出的情境中,加強了口語交際教學,學生通過社會角色扮演感受到各個角色心理變化的不同之處,加強了對角色的感悟,將教學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加強了對生活的感悟,實現擴展語文教學課堂的目的,讓語文課堂真正走進生活。
三、將生活在語文教學中再現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認為“生活即教育”,生活和語文教學密不可分,生活中處處需要語文,比如在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和周圍的人進行溝通的時候,寫廣告語的時候等等,語文的運用范圍很廣泛,因此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和生活的“對話”訓練,注重對生活經驗的提煉,強化學生的語文應用思維,拓展視野,將語文教學引入到更加廣闊的生活空間中,強化學生對于生活的感知能力,將生活再現到語文教學中。例如,根據學生的成長特點和事件,語文教師可引入教材《寒號鳥》的教學,講解文本內涵,將生活再現到課堂內,改變學生敷衍了事、不負責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強化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自身長遠打算的能力,實現小學語文教育效率的整體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新語文教學理念,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作為教學指導思想,提高自身教學技能水平,把生活和語文教學相結合,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豐富語文學習內容。教師要充分開發(fā)創(chuàng)新技能,創(chuàng)建更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促進小學語文教育中師生的共同進步和全面發(fā)展,實現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語文教育中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蒲永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名師在線,2019(26):29-30.
[2]徐海柱.如何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J].課程教育研究,2015(0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