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梅
【摘要】目的 探討抑郁癥病人伴發(fā)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措施研究及分析。方法 以2017年11月~2019年11月為時間選區(qū),將患抑郁癥并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選取98人,以隨機分配單盲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人,前者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而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通過對于抑郁癥對影響因素分析進行護理干預,對每個月的患者病死率進行對比。結果 兩組患者在護理進行第四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死亡率下降至百分之二點零四,相對于對照顧組患者的百分之十二點二四來說具有較大差異,因此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結論 抑郁癥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影響因素較多,護理干預旨在減輕或消除該影響因素,從患者的病死率上來看,具有較好的降低病死率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抑郁癥影響;急性心肌梗死;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01
護理干預的方式對抑郁癥進行針對性護理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恢復,而對于急性心肌梗死來說,也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基于此,將我院收取急性心肌梗死并患抑郁的患者選取98人,在常規(guī)的心肌梗塞護理方面加入了針對抑郁癥的護理方式,并探究出了較為良好的成果,以下是報告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患抑郁癥和心肌梗死的患者選取98人,以隨機分配單盲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人,為保證研究效果,對于兩組患者在性別和年齡方面采用了比例對等的選取手法,因此在基礎信息上不存在較大的差異,也就是數(shù)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就患者本身來說,已確認為抑郁癥患者伴發(fā)心肌梗死后,并且為其他更為嚴重的疾病,對患者進行的研究已經通過我院倫理協(xié)會的同意,并且患者及其家屬知情且簽署了同意書[1]。
1.2 診斷與治療
對照組在診斷和治療方面與常規(guī)方法一致,而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首先對于抑郁癥伴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然后相對進行護理干預。
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因素,和社會文化所產生的其他惡劣影響,前者主要是D形人格、男性、社會壓力大而文化程度低、老年患者,人格主要是由于該類型容易產生抑郁情緒,而男性患者則主要是由于社會壓力較大的問題,老年患者則主要是失去自己的價值。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因素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往往常見并發(fā)抑郁癥,這與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關系。
對于上面所提及的各類因素進行針對性特色化的護理,從治療手法上來說,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幫助患者心臟康復是有必要的,運動可以緩解患者焦慮的狀態(tài),同時對疾病也有較好的幫助。而除此之外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有助于降低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感,進而提高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在護理方面要采用多溝通的方式,尤其要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借助家庭和醫(yī)院的兩重護理溫情氛圍幫助患者降低抑郁癥帶來的危害[2]。
1.3 觀察指標
每個月對患者的死亡人數(shù)進行記錄,對比每個月的患者死亡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為了精確的對于患者情況進行把握,采用了SPSS 14.0軟件,而為了表示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使用了P,其次為了對資料數(shù)據(jù)和劑量進行檢驗而使用了t和x2。
2 結 果
兩組患者每個月的死亡率對比如表1。
通過表1可以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護理進行第四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死亡率下降至2.04%,相對于對照組患者的12.24%來說具有較大差異,因此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
3 討 論
基于此,以2017年11月~2019年11月為時間選區(qū),將急性心肌梗死并患抑郁癥的患者選取98人,以隨機分配單盲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人,兩組患者在護理進行第四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死亡率下降至百分之二點零四,相對于對照組患者的百分之十二點二四來說具有較大差異,因此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因此,在對于精神和封閉式男病房病人進行護理時,實施人文關懷后所得護理效果較之以傳統(tǒng)護理更好,對患者和家屬來說,該種護理方式更令人滿意,因此更應該在封閉式男病房病人護理時使用,所以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是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劉 偉,譚玉惠.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干預研究現(xiàn)狀[J].天津護理,2019,27(04):488-491.
[2] 王振偉.急診監(jiān)護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譫妄危險因素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