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彩虹 馬蘭
【摘 要】 目的:探討西藥療法聯(lián)合推拿和中藥取穴貼敷對兒童功能性便秘的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的66例功能性便秘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服用乳果糖,觀察組聯(lián)用推拿和中藥取穴貼敷。結(jié)果:治療后,兩組的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排便不盡、五心煩熱、排便費力、排便疼痛、腹脹不適癥狀積分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排便不盡、五心煩熱、排便費力、排便疼痛、腹脹不適癥狀積分明顯更低(P<0.05)。結(jié)論:西藥療法聯(lián)合推拿和中藥取穴貼敷對兒童功能性便秘有較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 推拿;中藥取穴貼敷;兒童功能性便秘
小兒便秘屬于中醫(yī)的脾系疾病,該病有排便較困難、大便干燥以及排便次數(shù)顯著減少等相關(guān)臨床癥狀,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比較不利,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兒的食欲、日常生活質(zhì)量和精神,給患兒父母的心理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擔[1],因此需要盡快治療,以提高治療便秘的成功率,改善便秘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對西藥療法聯(lián)合推拿和中藥取穴貼敷對兒童功能性便秘的療效進行了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的66例功能性便秘患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齡4~8歲,平均(6.49±0.75)歲;病程1~20個月,平均(11.39±1.25)個月。對照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4~8歲,平均(6.53±0.89)歲;病程1~20個月,平均(11.22±1.39)個月。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晨起空腹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每日1次,每次5~10mL。
觀察組:每天順時針按摩患兒的腹部100次,清大腸200次,按揉足三里和合谷穴分別50次,推六腑、板門下七節(jié)骨以及天樞分別200次;將木香、大黃、冰片、莪術(shù)、苦杏仁、枳實嚴格遵照1∶1∶1∶1∶0.5∶0.5的比例打成粉末,然后使用蜂蜜或香油調(diào)成糊狀,采取醫(yī)用膠布貼敷在患兒的大腸俞穴和神闕穴,每12h更換1貼,共3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排便不盡、五心煩熱、排便費力、排便疼痛、腹脹不適癥狀積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治療后,兩組的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排便不盡、五心煩熱、排便費力、排便疼痛、腹脹不適癥狀積分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排便不盡、五心煩熱、排便費力、排便疼痛、腹脹不適癥狀積分明顯更低(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便秘指的是小兒的大便秘結(jié),排便的周期或者時間明顯延長,或者雖然出現(xiàn)了便意,但是在排便時不爽,艱澀且較難排出[2]。便秘可見于多種急性與慢性的疾病中,其本身并不屬于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屬于某種疾病的一個癥狀表現(xiàn)[3]。小兒便秘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腹痛、發(fā)熱、腹脹、煩躁和消瘦等。臨床上,患兒常常因為濁氣不降以及腑氣不通,從而導致頭昏腦脹、腹脹腹痛、睡眠不安和食欲減退等多種的癥狀,便秘比較嚴重且時間比較長的患兒會出現(xiàn)肛裂,對其生長發(fā)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影響。小兒便秘相當于西醫(yī)學中的直腸疾病和肛門疾病所致的便秘、功能性便秘。有研究表明,國外的小兒便秘主要發(fā)生于年齡為2~4歲的兒童,發(fā)生率高達0.3%~8.0%,甚至能占到兒科門診所有患兒例數(shù)的3%~5%[4]?,F(xiàn)在西醫(yī)治療小兒便秘主要是暫時性減輕癥狀,遠期的效果并不佳,且有較大的不良反應,對于兒童比較不適宜;中醫(yī)治療小兒便秘有比較悠久的歷史,經(jīng)驗豐富,尤其是推拿治療小兒便秘無副作用和安全,療效較好,特別適用于實秘患兒[5]。
中醫(yī)認為,喂養(yǎng)不當、感受外邪以及先天稟賦不足等都可以造成便秘,便秘盡管在很大程度上與機體的五臟具有緊密的相關(guān)性,但是便秘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因為陰虛腸燥以及脾胃虛損。小兒的臟腑比較嬌嫩,脾常不足,行氣未充,如果脾胃虛弱,就無法生化氣血,腸道無以滋潤,氣血虛弱,大腸傳導失常,從而引起便秘。小兒熱病后,或者喜歡食用辛辣煎炸的食物,或者由于病而服用具有燥熱、發(fā)汗和通利作用的藥物,使津液耗傷,津液的輸布失去了平衡,造成腸道無法滋潤,導致大便干結(jié)而出現(xiàn)便秘。
本研究取大腸俞穴和神闕穴貼敷佐治兒童功能性便秘,其中,大腸俞穴具有調(diào)和腸胃和理氣降逆的效果。神闕穴與胃、脾、腎有密切的關(guān)系。并且取木香、大黃、莪術(shù)、枳實和冰片、苦杏仁等中藥,方中,大黃能泄熱通便和瀉下導滯,有效治療痞滿脹痛和積滯內(nèi)停;木香能行氣止痛和健脾消食;莪術(shù)能活血止痛和行氣消積;苦杏仁能潤腸通便;枳實能開導散結(jié)。除中藥取穴貼敷外,同時進行推拿、清大腸、摩腹等輔助治療,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排便不盡、五心煩熱、排便費力、排便疼痛、腹脹不適癥狀積分明顯更低,表明聯(lián)用推拿和中藥取穴貼敷能更好地減輕功能性便秘患兒的癥狀。
綜上所述,西藥療法聯(lián)合推拿和中藥取穴貼敷對兒童功能性便秘有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春玲,馬曉麗.臨床治愈186例兒童功能性便秘的證候方藥體會及遠期療效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7,09(21):101-104.
[2] 李雪,祝斌野,邵湘寧.改良擴肛法配合順時針摩腹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17,25(08):604-606.
[3] 劉亮晶,鄧瑜,李中正,等.湘西劉氏兒童推拿治療兒童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7,08(19):39-40.
[4] 黃鵬,許哲洪,姚華雨,等.布拉氏酵母菌散聯(lián)合乳果糖對兒童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6):129-130.
[5] 張冬雪.推拿聯(lián)合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2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