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桂樂
摘 要:全球至今為止80多億人口,但無法找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個體,多多少少存在著些許差異,一般能夠感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距時,絕大部分都是在學校,由于家庭教育、自身遺傳因素等原因。由于在上學時需要考試,需要檢查學習情況,每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便直觀顯現(xiàn)出來,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異,自然就有些學生成績不理想,這使得學生之間在成績方面存在差異化,不光成績還有很多方面,如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藝術素養(yǎng)、道德理念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個世界中并沒有兩個各個方面一模一樣的人,就算是雙胞胎也存在著一定差異,所以針對學生差異化現(xiàn)象,需要開展差異教育。本文主要以初中數(shù)學教學為例對于教學中應用差異教育的幾點嘗試進行系統(tǒng)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 教學設計 差異教育 嘗試方法
由于新課改持續(xù)實施,素質教育全面開展,成績已經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但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成績不僅作為評測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還以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未來,這對有些學生心靈打擊不可謂不大。并不是這些學生不愿意學習,而是并沒有找到較好的學習方法,促使在學習成績方面產生差距,本身在學生心靈上就深受打擊,卻還要受到學校、家庭雙向壓力,這樣促使許多學生成績一落千丈。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一種教育方案遠遠不夠,這樣只能針對一部分學生開展有效教育,但是大部分學生卻因為對教育不適應所被拋棄,這樣使得優(yōu)秀學生越來越優(yōu)秀,成績不好的學生越來越不好。以上說明開展差異教育非常有必要,為了全面提升所有學生的學習質量,還需全體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在教學設計中對于差異教學進行持續(xù)嘗試,致力于設計出更多、更全面差異教育方法,下面就以初中數(shù)學教學為例,利用以下幾點方法嘗試差異教育。
一、科學有效設計教學方案
對于差異教學方案設計應當以科學、有效的制定方針為基準,據研究數(shù)據表明,學生學習的畏難程度直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質量。所以當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時需要考慮全體學生整體水平以及學習能力,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知識儲備入手,研究學生學習難易程度。真正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實際情況考慮制定差異教學方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困難時,教師應注意方式方法,給予學生良好知識框架,搭建出學生到知識之間的橋梁,使學生利用教師給予的橋梁走向知識、了解知識、掌握知識,促使學生進行無阻礙學習。當下教師需要持續(xù)對自身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進,致使學生拓展自我學習意識,使得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利用快樂學習法,使學生在探索中、合作中、創(chuàng)新中、快樂中學習到知識,突破知識難點,以至于掌握知識。教師應做到酌情放手,學習時間得到學生自主控制,使得學生自由發(fā)揮,在探索中建立教師與學生相合作的學習平臺,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主導構建學習框架,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傳統(tǒng)教育方式無疑是枯燥乏味、空洞無聊,學生無法注意力,容易分神,此時教師便會以嚴肅教學態(tài)度強硬與學生對抗,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初中學生,這個時期是最容易發(fā)生逆反心理現(xiàn)象,這使得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還沒有萌芽就已經夭折[1]。
例:在學生學習“圖形的運動”這一章節(jié)前教師應當準備大量圖形,對學生下達任務,共同查找相應圖形,每個學生把找到的圖形交給教師,這使得在學習之前便對圖形有一定認識,并能更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利用學生找到的圖形進行教學,學生自身也有成就感,進而使學習質量與效率得到提升,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參與其中,使得學生對教學產生興趣,致使接下來的數(shù)學教學更加深刻。
二、結合微課資源進行小組合作
微課資源作為當下較為火熱的教學資源,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起到獨特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整理微課資源,并利用微課資源對初中數(shù)學展開教學,使數(shù)學知識更加具體化,能夠更加容易使學生吸收、理解。因為能夠使初中數(shù)學教學知識更直觀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對于學生運用與掌握進一步加強。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開展數(shù)學教學也是十分有效。教師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使用微課的教學特點,充分利用教學時間,引導學生對教學之中存在的問題以小組形式展開討論以及分析,進而得到問題答案,使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提升[2]。
例:教師在講“長方體的再認識”時,教師可以對微課視頻進行充分利用,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收集一些長方體與正方體,對學生拋出提問,“其中都有哪些相同點或不同點”,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得出結果的學生可以對沒有得出結果的同學進行講解,以至于所有學生能夠共同理解此方面知識,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三、明確教學主體
教師需要對教學主體進行明確,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只是起到接收作用。教學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開展有效學習,起到教育作用,所以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新課改實施以來,信息化教育愈加普及,教師更多起到引導、協(xié)調教學作用,進而提升學生主導地位。在學生面對問題時教師與學生一起面對,一起尋找解決方案,進一步確認學生主體地位。當下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脫離傳統(tǒng)古板教學方式,進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差異性得到尊重,教師引導與協(xié)調職能充分展現(xiàn),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3]。
例:當學生在學習“相交線、平行線”這一章節(jié)時,利用信息化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以多媒體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如相交線、平行線特征隨后小組討論,教師與學生共同思考問題答案,學生談論出答案后教師進行引導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教師起到引導作用,促使學生能夠更加自信進行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新課改持續(xù)實施、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全體教育工作者在差異教學方面做出眾多努力,以上只是通過幾點嘗試開展差異教學,這幾點嘗試都需要不斷完善,以至于做到最佳教學效果,以上種種嘗試還有很多,還有更多方法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不斷挖掘、創(chuàng)新,能夠讓學生在差異教育下全面綜合發(fā)展,進而促使社會全面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呂軍強.差異化教學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J].讀書文摘(中),2019(6):117-117.
[2]楊秋梅.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2018(17):47-47.
[3]劉國海.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差異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3):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