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思維”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地位愈加突出。不同學科對思維方式有著不同的要求,若想構建高效課堂,則應當從思維可視化這一角度出發(fā),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思維在教學中的作用。文章論述了思維可視化視域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針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文章作者提出了構建數(shù)學思維、優(yōu)化教學模式、完善教學課堂三大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小學數(shù)學;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3-0021-02
一、小學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模式單一
盡管新課改背景下涌現(xiàn)了大量新型教育理念,但受到傳統(tǒng)思維的禁錮,部分教師仍舊習慣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在課堂上單一地講解數(shù)學知識,要求學生進行理解與記憶。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長此以往,學生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
2.教學內容枯燥
數(shù)學教材包含了一定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元素,但通過調查可發(fā)現(xiàn),目前有的教師對生活元素的認識過于片面,未能真正地從生活化角度出發(fā)開展課堂教學,致使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二、思維可視化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啟發(fā)數(shù)學思維,奠定堅實基礎
(1)活用數(shù)學教材,啟發(fā)學生思維。教材是開展教學最為基本的元素。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在教材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流程,科學增設趣味元素,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在備課階段,教師需要細致剖析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完善教案,側重于啟發(fā)學生思維,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亦可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把握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
(2)運用任務驅動法,激發(fā)學生活力。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且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故在教學過程中可運用任務驅動法,有效激發(fā)學生活力,以問題來引導學生拓展思維。以《分數(shù)乘法》教學為例,本堂課主要的教學目的為使學生全面掌握運算法則,并正確解答簡單的應用習題。課前,教師可整理并設計微課視頻,要求學生完成預習任務,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工作。課堂設計如下。
師:同學們,你們有完成預習任務嗎?
眾生:有!
師:那你們都從中了解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點?
生1:整數(shù)乘分數(shù)。
生2:分數(shù)乘分數(shù)。
生3:數(shù)量關系。
……
師:看來同學們預習得很認真呀!那這么多新的知識點,你們應當如何全面理解并充分掌握呢?下面以組為單位,自主選擇知識點,結合教材展開討論,將其簡單地呈現(xiàn)在手抄報上,并突出思維結構。
(設置課堂驅動性任務之后,學生積極分析與交流。教師則實時關注各小組進展,適當?shù)亟o予提示。)
師:哪個小組代表可以上臺展示討論成果呢?
生4:(主動上臺)分析本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最為核心的一點是“子子相乘,母母相乘”,在此基礎上繪制出相應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從“分數(shù)乘分數(shù)”出發(fā),分支為具體的計算方法,其中包含特殊類型,這里衍生出“倒數(shù)”。因分數(shù)乘法運算可應用于實際,因此要強調單位“1”與數(shù)量關系。
師:XX同學總結得非常好,給他一點掌聲鼓勵一下。還有其他小組愿意主動展示嗎?
生5:我們小組也用了導圖法。從整體的角度出發(fā),可將本堂課教學內容劃分為整數(shù)乘分數(shù)以及分數(shù)乘分數(shù)。這兩種形式都與各種實際問題息息相關,所以應當清楚“1”與數(shù)量關系。
師:其他同學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生6:老師,他沒有將“倒數(shù)”加到圖中。
師:通過你們的自主探究,可初步掌握本堂課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接下來,老師帶領你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
……
在驅動性任務的作用下,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高漲,課堂學習效率大大提升。由此可見,在課堂上,教師以問題來強化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探究,一方面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亦能夠提升學生分析合作的能力。
(3)加強交流互動,產生思維碰撞。從本質上來看,思維碰撞產生的“火花”對提升教學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新課改背景下,要想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教師應當借助課堂活動進行交流互動,鼓勵學生分享觀點、質疑,并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師:下面開展競爭式解題活動。每兩個小組共同解答同一道問題,看哪組學生的解題思路更加清晰,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出正確答案。
(借助PPT展示題目,各小組自主選擇。之后活動開始,每一小組成員積極參與,主動表達自己的看法,拓展思維,探索解題思路。例題1:校內新進了1/2萬本科技類書籍,現(xiàn)將其中1/5劃分給五年級,那么五年級可以獲得多少本書呢?例題2:我校共有1800名學生,其中四年級學生為總人數(shù)的1/6,四年級男生是年級總人數(shù)的3/5,問四年級男生有多少人?)
生7:老師!我們做完了!本道題單位“1”為書本的總數(shù),在解答過程中需要避開陷阱,同時進行單位換算,我們列出的算式為1/2×1/5=1/10(萬本),1/10萬本=1000本。我們組XX同學列出1/2×1/5×1/10=1/100,他忘記單位換算,所以結果并不正確。
師:(給予表揚)非常好!看來同學們都有主動表達及互相討論呀!另一個小組速度有點慢呀!需要再接再厲。那另一問題呢?
生8:老師!我們組!本道題單位1為全校總學生數(shù),第一步計算列出1800×1/6=300(人),第二步列出300×3/5=180(人)或者我們組XX同學直接列出1800×1/6×3/5=180(人),XX同學這種算法具有連貫性的特點。
……
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互動環(huán)境,同時借助課堂小活動可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分析討論過程,有利于實現(xiàn)思維碰撞,亦有利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究問題。
2.優(yōu)化教學模式,促進思維可視化
(1)依托導圖,提高學生建模能力。小學數(shù)學包含的部分知識點需要借助數(shù)學模型向學生展示,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認知框架,將知識整合到一起。小學教師可依托具有導向性的圖形展開數(shù)學建模,實現(xiàn)抽象知識點的具體化,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
(2)借助流程圖,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數(shù)學思維形成于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合理借助流程圖,同時以實踐訓練、演示分析方式為主,鼓勵學生將數(shù)學知識以及數(shù)學活動過程呈現(xiàn)在流程圖當中,熟練掌握繪制方式,并充分感知數(shù)學思想。另外,語言與思維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課堂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主動表達個人觀點,提高學生邏輯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檢驗,使他們獲得更為全面的認知。
(3)建立錯題集,進行思維可視化處理。不同學生對同一問題的認識存在差異,因此他們出現(xiàn)的錯誤也有著明顯不同。為了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技巧,課后教師可要求學生整理錯題集,根據(jù)知識點進行分類,明確標記出出錯的地方,逐漸摒棄錯誤的解題思路,避免再次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這種方式一方面可為后續(xù)復習提供實際資料,另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解題準確率。
3.完善課堂教學,拓展實踐思維
(1)確定專題任務,鞏固學生基礎。基于思維可視化,教師可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課堂上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情況,確定專題任務,使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得以發(fā)散,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對于小學生來說,思維問題有著極強的抽象性,若是教師習慣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必然難以使學生構建數(shù)學思維模式,也難以使學生充分把握數(shù)學知識廣泛的應用范圍。確定專題任務時,教師需要確保每一個學生對這一任務飽含熱情,借助思維導圖、流程圖、概念圖、iMindMap等,將任務的主要內容一一呈現(xiàn),實現(xiàn)思維可視化,并進行適當?shù)耐卣埂?/p>
(2)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實現(xiàn)意義教學。從本質上分析,意義教學側重于“全身心投入”,即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意識,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斗謹?shù)乘法》課堂基礎教學完成之后,教師應當重視外力的刺激作用,充分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設置多元性、綜合性的練習題,使學生在探究習題的過程中把握知識根本,滲透邏輯思維,并逐漸形成數(shù)形結合思想。設置課后習題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fā),如“放學回家,A同學騎自行車的速度為1/5公里每分鐘,當他到家時剛好花費1/3小時,那么他家距學校有多遠?”這一問題既包括分數(shù)乘法,又包括單位換算,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課后反思
思維可視化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但在種種因素的限制下,目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仍舊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這些問題。而立足于思維可視化,進一步完善教學流程,不僅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而且可使學生更加高效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要想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應從啟發(fā)數(shù)學思維、優(yōu)化教學模式、完善課堂教學這三個層面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數(shù)學課堂,同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促使學生理清思路,全身心參與到課堂互動、思考的過程中。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合理應用思維可視化對構建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活用數(shù)學教材、啟發(fā)學生思維,運用任務驅動法、激發(fā)學生活力等多個方面做起,探索應用策略,為學生自主學習助力,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秀芬.思維可視化視域下的小學數(shù)學階梯收費問題的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20.
[2]馮金誠.思維可視化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9(25):134.
[3]宋宜秀.基于“思維可視化”理論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重建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9(S1):49-51.
作者簡介:李杰超(1979— ),女,廣西博白人,小學高級教師,本科,教導主任,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