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茜
摘? 要:為了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中,則需要教師加強教學內容的改革,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內容,以全面加強公共體育課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就著重探究排舞運動對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帶來的思考,以探究排舞運動的實際應用價值,為高校體育教學活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排舞運動? 高校體育課? 作用? 思考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a)-0093-03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ow dance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O Qia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through the teaching content that students like to hear and se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focus of the study is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platoon movement o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platoon movement, and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Row danc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Thinking
排舞運動作為一項新興體育項目,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教學內容,而多樣的旋律能夠有效激發(fā)人們的運動興趣。將排舞運動融入到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帶動學生的精神發(fā)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公共體育課的實踐活動當中,同時也讓學生在具體的體育活動中以加強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學生對于精神文化有著更為強烈的需求,對于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學習能力相對較強[1]。因而將排舞運動融入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加快體育教學的改革,以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幫助學生進一步加強新文化的學習和接收,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 排舞運動概念
排舞來源于鄉(xiāng)村舞曲,最開始是一種借助吉他和拍手的簡單舞蹈方式,而在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同的舞種逐漸與排舞融合,排舞的風格迥異,內容豐富,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內容更加簡單。與其他的舞種相比,排舞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既可以單獨演出,也可以團體共舞。而在排舞運動開展的過程中能夠協調身體,幫助運動者緩解精神壓力,從而在簡單休閑的運動當中以放松身心。排舞運動并不受場地、性別等眾多客觀因素的限制,在實際的運動過程當中,只需要相關參與者能夠根據自己的節(jié)奏來展現各自的風格,以突出個人的魅力[2]。
2? 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yè)教學老師的匱乏
為了提高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在高校體育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由于教學對象是非體育專業(yè)的學生,這些普通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等方面與體育專業(yè)的學生有很大的差距[3]。但由于普通高校排舞的推廣和教學大都由普通體育教師承擔,缺乏專業(yè)度的教師,專業(yè)排舞教師與普通體育教師在專業(yè)角度上就有很大區(qū)別,從而導致相應的教學活動不能高效、穩(wěn)定地開展。
2.2 學生認識不足
在現階段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由于“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教育思想沒有牢牢的樹立。再加上大部分的畢業(yè)學生并不會長期參加體育活動,從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體育意識。導致高校公共體育課流于形式化,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而學生也沒有學會相應的體育技能和鍛煉身體的方法。
2.3 排舞教材和方法缺陷
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排舞教材不多,編寫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大多高校都是全國通用的排舞音樂和教學資源,根本無法結合地方高校學生實際特點,在教學中很難把握排舞教學重點、難點等。受到課時的影響,大部分的教學內容被忽視,從而導致高校公共體育課變成了走過場。而教學方法過于老套,達不到實際的教學要求,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4]。
3? 借助排舞運動加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3.1 提升師資,提升教師專業(yè)度
為了全面提高高校排舞運動的教學質量,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環(huán)節(jié)中,則需要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個人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以不斷提高高校排舞運動開展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能夠積極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在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和專業(yè)能力的同時,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從而在相應的體育運動項目當中能夠積極開展排舞運動,提高學生的運動意識,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同時能夠按照教師要求完成相應的體育運動[5]。而高校在實際的師資建設過程中,還可以組織教師進行不定期的培訓和訓練,通過該方式以讓教師能夠及時接觸到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從而不斷豐富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高其專業(yè)能力。
3.2 優(yōu)化環(huán)境,加強基礎建設
在高校排舞運動項目開展的過程中,為了保障排舞運動能夠高效實施,且能夠達到實際的教學目標,則需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排舞運動的開展提供有效保障。排舞對于場地,設施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而通過排舞運動的鍛煉,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其心理狀態(tài)和生理狀態(tài)。與其他的體育項目相比,排舞運動更加靈活多樣,簡單易學,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運動強度,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以達到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的目的[6]。因而在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的過程當中,則需要教師能夠不斷學習,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水平,從而在具體的教學中,能夠加強教學改革,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在網絡上尋找豐富的教學資源,以進一步優(yōu)化高校體育公共課的教學內容和結構,加強教學內容的設置,以結合時代發(fā)展不斷優(yōu)化高校體育課堂。
3.3 創(chuàng)新觀念,培養(yǎng)學生正確體育觀
在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過程中,借助排舞運動以不斷豐富其教學內容,從而結合現代化的教學內容,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應的運動環(huán)節(jié)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而借助排舞運動加強教學內容改革,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公共體育課程開展的必要性,以及參加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運動中收獲樂趣。因而在高校體育公共課開展的過程中,則需要教師能夠加強基礎教學,充分明確其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7]。
3.4 創(chuàng)新教學,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內容
將排舞運動融入到高校體育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以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滿足大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要,不斷增加高校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而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中,則需要教師能夠結合排舞運動的優(yōu)勢,以充分利用排舞運動,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和教學內容,將多樣化的素材應用到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排舞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不斷豐富高校體育公共課。在實際的改革優(yōu)化過程當中,還需要教師能夠全面提升公共體育課的健身性和娛樂性,盡可能淡化競技體育教學,以充分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不斷優(yōu)化高校公共體育課堂??紤]到男生和女生的差異,不同年級的差異,在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的過程當中,還需要教師能夠保障體育教學活動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尊重大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以降低公共體育課的難度。
4? 結語
總之,在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的過程中加強排舞運動,有效豐富高校體育課的教學內容,結合時代發(fā)展,不斷優(yōu)化課程結構,同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和感興趣的點,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高校公共體育課堂,充分利用排舞運動的優(yōu)勢,借助其觀賞性和健身性,加強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改革。通過加強教學內容的改革,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以讓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推動我國健身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婷婷.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36):73-74.
[2] 梁琪,胡效芳.排舞運動在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的可行性研究——以晉中學院為例[J].湖北體育科技,2016(2):185-188.
[3] 鄭春梅,韓慧慧.山西大學公共體育課開展排舞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7):
79-80.
[4] 胡曉洋.我國高校排舞課程發(fā)展困境與建設路徑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5):125-130.
[5] 王姍,周忠林,李莉.新時代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的理論探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0(3):15-20.
[6] 仲雪嬌.高校體育課堂引進“排舞”的可行性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4):30-31.
[7] 藍曉萍.排舞課程的教學與創(chuàng)新[J].當代體育科技,
2018(15):95-96.
[8] 周振國,楊瑞峰,王慶然.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供給側改革的路徑[J].科技資訊,2019,17(5):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