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國,學生從小學入學的時候就開始進行英語的學習,使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為高年級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經(jīng)過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雖然對英語有很大的興趣,但是對于英語語法的學習卻興趣缺乏,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英語相對其他知識點的太過枯燥,而且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也主要以傳統(tǒng)的講授為主,并沒有改變?yōu)橐环N更受學生歡迎的新方式,學生不感興趣,所以學習的效率很低。而且經(jīng)過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通過傳統(tǒng)的講授法進行教學之后,學生對于英語語法并沒有深入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多的是擁有考試的技能,而不是真正的提高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面對這些存在的問題,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能夠解決這類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1. 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中,教師以教授為主,學生主要是接受者,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并不利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足夠的興趣。當前社會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也不但發(fā)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計算機等網(wǎng)絡電子設備,將教學內(nèi)容以動畫,視頻,音頻等多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增加課堂內(nèi)容的豐富性,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就經(jīng)常使用這種方法。例如,在教學內(nèi)容為要求學生掌握“How old are you? I am...”句型中,我就在教學課堂上使用了動畫視頻,讓學生觀看以這個句型為中心的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兩個句子的讀音,需要注意的單詞的發(fā)音點,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形象的情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融入到情景之中,在經(jīng)過視頻動畫中的人物多次的交流之后,學生也能進一步懂得How old are you? I am...的意思和使用方法。在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就進一步地將學生分為好幾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練,演練視頻中的內(nèi)容,與同組內(nèi)的小學生一起反復使用學習到的句型,加深對句型的印象。
2. 擺脫啞巴英語,增加英語學習的實用性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我們學生的英語學習最大的特征就是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太過普遍,學生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英語學習之后,能夠掌握英語的基礎語法,做習題,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對于學到的英語知識既不會用,也不會說。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增加英語的實用性勢在必行。例如,在筆者進行介詞的使用方法這一教學內(nèi)容時,發(fā)現(xiàn)學生雖然能死記硬背下一些有關介詞的固定搭配,但是對于為什么這樣的搭配中要使用這個介詞和其他情況下應該使用什么介詞并不是很了解。這時,我選擇了用教室中的一些常見事物做道具輔助我進行教學。我將書放在書桌上,告訴學生此時是“on the desk,”我又將書放在書桌內(nèi)部,告訴學生這時in the desk,我將書放在書桌的下面,告訴學生這是under the desk。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通過進行這樣反復的操作,讓學生從直觀的角度了解這些介詞的基本用法,這樣直觀的教學方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學生在實踐情景中學習這一知識,也能夠運用到實踐情景中。
3. 發(fā)揮小組學習的作用,進行交際練習
在傳統(tǒng)的意義上,我們對于一門語言的掌握是通過“聽說讀寫”四個階段進行學習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加注重讀和寫的教學,而忽視聽與說,但是在英語的實際運用中,聽與說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筆者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將學生分為好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將學習到的對話反復練習,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英語,教師也要在過程中對于不標準的發(fā)音進行糾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內(nèi)部就學習到的內(nèi)容進行舞臺劇的編排,讓學生能夠?qū)W到的知識學以致用,這樣,學生就會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甚至講英語的學習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4. 結(jié)語
教師的教學方式影響學生英語語法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只有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曉藝. 課本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一一以重慶N.小學為例[D]. 重慶師范大學, 2016.
[2] 亢世勇. 新詞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
[3] 劉海潤. 現(xiàn)代漢語新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9.
[4] 劉亞東. 在校園開屐“英語短表演”對提升英語能力的研究[J]. 科教文匯, 2011(08).
作者簡介:楊小艷,女,漢族,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是小學英語課外閱讀。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張川鎮(zhèn)東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