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霞
每一學科的教學都有符合其學科特點的教法或關鍵點,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需要恪守的教法或關鍵點有哪些?就我自身而言,體會深刻的主要有四點。
1. 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的課堂,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思考
和其他學科的教學相比,英語教學得用英語思維。但是,在初中階段,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尤其是多數(shù)時候課堂用語不得不說漢語,致使師生的思維在傳遞過程中有了“漢語-英語”“英語——漢語”這樣的轉(zhuǎn)換,這不但影響師生的英語思維的連續(xù)性,而且會形成難以改變的英語學習習慣——用漢語傳導英語的學習。也許萬事開頭難,一時之間教師用英語授課,學生會聽不懂,但教師只要用能夠讓學生聽得懂的話語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活動之中去,就會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和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讓一開始比較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當然,肯定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融入到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去,這就需要教師特別要關注在教學活動中跟不上英語教學思維、顯得死氣沉沉而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學生,甚至可以走到這些學生面前用英語喚起他們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活躍度和活動參與度,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會趕上趟來,消解對英語授課的抵觸心理,從而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興趣,習慣于用英語思維進行交流學習。所以,教師千萬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有多高,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環(huán)境的能力有多強,學生適應的速度就會有多快。教師真正應該努力的,就是把教學內(nèi)容恰當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情景創(chuàng)設和英語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上,在教與學的各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簡單易懂的英語教學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例如學習在新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1 Whats the matter?”時,教師在學習導入環(huán)節(jié)用英語創(chuàng)設了與一個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小游戲,引導學生邊聽邊做;在突破重難點時播放了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活躍了腦中思維,然后讓學生用英語復述視頻內(nèi)容,既形象又直觀,在視聽中融入到課堂學習情境之中,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從而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的目的。
2. 奠定詞匯教學基礎,一課一課扎實積累生詞
萬丈高樓平地起,英語學習的高樓,其基礎和漢語學習一樣,得從一個一個的詞匯積累開始。尤其在初中階段,積累詞匯更是一個“黃金”期。一是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詞匯,教師以此為基礎可以創(chuàng)設英語表達的課堂,讓學生聽,讓學生說。這樣以來,教師就完全可以用英語詞匯詮釋英語詞匯,用英語思維理解英語詞匯,學生積累詞匯的環(huán)境優(yōu)化了。二是學生的記憶水平和小學一樣,處于“黃金”時期,隨著教學難度的增加、知識面的不斷開闊,學生在表達或思考中對詞匯量的需求更大。這就需要教師牢固樹立詞匯就是英語學習的基礎的思想,一課一課扎實積累生詞,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當然,在方法上,教師可以通過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通過聽、說、讀、寫來識記詞匯,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把詞匯教學和方法習得相結合,通過傳授一些巧記、巧用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增強學生記憶詞匯的信心,提高學生積累詞匯的效率。像詞匯語義比較法,通過意思接近但在不同情境中用法各不相同的詞匯的比較,加深含義理解,區(qū)分不同的使用語境。例如學習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say、speak、tell、talk”幾個單詞,從意義上講,它們都有“說話”的意思,但是這幾個單詞盡管比較簡單而在具體的用法上又大不相同,因此教師就要運用詞匯語義比較法,通過具體語境的設置或者具體例句的列舉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以準確把握它們各自的用法。
3. 落實分層教學策略,滿足不同學生需要
連學習漢語,學生之間都有顯明的差異,英語學習更是這樣,不存在差異那是妄言。即使是同一節(jié)課,學生學習基礎、能力不同,對知識的掌握和接受就不大一樣,尤其是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所采用的大班式教學,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能夠聽得懂教師用英語教學,為此,教師就要有效落實分層教學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例如,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盡量創(chuàng)設能夠適應所有學生的情景和語言進行教學,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引導層次好的學生來突破,并指定層次好的學生在組內(nèi)幫助層次差的同學。這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抓兩頭促中間”教學策略。當然,在目標的確定上,也可以分層。對英語成績和基礎都好、聽說讀寫以及理解能力強的同學,可以設立高一點的教學目標,進行拔高式教學,綜合提升其能力;對有一定英語基礎、聽說讀寫以及理解能力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在夯實其英語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適當提高其綜合能力,促使其向英語成績優(yōu)異者看齊;對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聽說讀寫或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則需要教師強其英語學習基礎,在適當降低授課難度、減緩教學進度的同時,加大幫帶力度,進行短板彌補,增強學習自信心,促其向中等水平的學生靠攏。
總之,這三點對初中英語教學極為關鍵。如果以此為基點,則英語教學可以佳矣。
參考文獻
高真真. 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 中學生英語, 2017(18).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漢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