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音樂教育啟蒙能夠給幼兒提供安全、充分自我表現(xiàn)的心理空間環(huán)境,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快樂,獲得個性、思維、性格等全面素質的發(fā)展。本文分析了音樂教育啟蒙對幼兒心理的積極影響,探討了音樂教育啟蒙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為提升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水平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幼兒教育;心理健康;音樂教育啟蒙
心理健康強調個人具有健康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狀態(tài)以及良好的適應能力。對于幼兒而言,他們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個性、思維和性格可塑性強,音樂教育啟蒙有助于幼兒智能發(fā)育正常、情緒積極樂觀、自我意識健康發(fā)展,還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關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音樂教育啟蒙的幫助下,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和人格和諧發(fā)育,使自身成為幸福的源泉。
一、音樂教育啟蒙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
在幼兒時期,音樂教育啟蒙不僅能夠促進大腦的發(fā)育和身體機能的提高,還可以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很多準媽媽利用美妙的音樂進行胎教,音樂的節(jié)奏和律動會使孩子的身心處于積極健康的狀態(tài),帶來如癡如醉的感受,可以舒緩身心,在音樂中游戲和舞蹈,感受到輕松和愉悅,獲得心理上的快樂和滿足。
幼兒的音樂教育啟蒙,可以通過豐富生動的聽、唱、演奏、舞蹈等形式,在音樂中獲得愉悅體驗,引導幼兒用喜愛的方式探索世界、模仿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集體性的音樂教育活動,還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發(fā)展個體的自我意識和集體紀律性,減少幼兒的自我中心感,學會分享快樂,表達和釋放自身情感,在音樂活動中交流互動,感受到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實現(xiàn)感覺、知覺、認知等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能力。
二、音樂教育啟蒙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正是由于音樂在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在幼兒教育工作中要充分重視音樂教育的功能發(fā)揮,認真做好音樂教育啟蒙工作,使音樂成為幼兒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幼兒在音樂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快樂成長、健康成長。
(一)激發(fā)音樂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興趣是推動人們求知的內在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教育啟蒙首要的任務便是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他們剛剛注意到家和幼兒園的區(qū)別,對于學習還比較陌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制力十分薄弱,需要教師挖掘幼兒內在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與游戲,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音樂教育啟蒙也需要堅持這一原則,把握幼兒的心理特征和內在需求,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逐漸使音樂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教學實踐來看,絕大多數幼兒對音樂活動很感興趣,有些孩子平時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認知能力較差,然而對于音樂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愿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在音樂的律動下,孩子們跟著音樂節(jié)奏律動起來,課堂氣氛十分生動活躍。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幼兒擅長于形象思維,喜歡生動活潑的事物,游戲就是他們生活的主要旋律。在音樂啟蒙教育中要抓住孩子們的心理特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音樂教學活動。雖然有很多家長讓孩子從小接觸各種樂器,但大部分幼兒不具備深厚的音樂專業(yè)知識。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要避免枯燥的知識講解,而是將知識滲透在一個個豐富多樣的音樂游戲活動中,持續(xù)激發(fā)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過多的理論灌輸會使幼兒對音樂的喜愛磨滅在枯燥的學習訓練中,游戲化教學對保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在音樂啟蒙教育中,教師要避免教學陷入枯燥的識譜、識節(jié)奏練習,要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游戲活動,或是由游戲生成課程,或是課程生成游戲。要讓游戲成為幼兒音樂教育的主要方式,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了解音樂知識,感受音樂魅力,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收獲成長,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營造和諧音樂環(huán)境
音樂教育啟蒙要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需要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音樂氛圍,使音樂成為幼兒學習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孩子們能夠隨時隨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良好的音樂氛圍中保持積極情緒,豐富情感體驗。
在幼兒園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可以積極營造音樂環(huán)境。比如在吃飯和午睡環(huán)節(jié),可以利用音樂進行提醒;在課間休息和課外活動中,可以播放輕松美妙的音樂。給幼兒創(chuàng)造愉悅的活動空間,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音樂的熏陶。在教室的布置上,教師可以擺放音樂相關的文字和圖片,讓孩子們可以在日?;顒又懈惺艿揭魳窔夥?。
教師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各種音樂活動,比如在節(jié)慶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采用獨唱、合唱、個人演奏、團體合奏以及舞蹈等方式,展現(xiàn)自己的音樂才能,通過音樂開展良好的對話和交流。而在日常教學中,也可以將音樂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元素。比如有的孩子上課遲到、不尊重課堂紀律等行為,可以讓幼兒演唱一首歌曲作為處罰。這種方式不僅起到了警示訓誡作用,也避免了過于嚴苛的管理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使音樂成為師生交流互動的一個途徑。讓幼兒經常接觸音樂,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受到音樂的熏陶,使他們時刻保持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
(三)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園時期孩子們正處于直覺行動思維時期,他們的思維活動離不開對身邊事物的感知。在這一時期,幼兒的注意力難以持續(xù)集中,很多良好的行為習慣尚未養(yǎng)成。在音樂啟蒙教育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正面引導形成幼兒的自我意識。
例如在兒歌學唱教學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不斷分散,集中程度越來越低。因此在兒歌學唱的初始部分,應突出學唱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對幼兒難以掌握的部分進行重點攻關,在他們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期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然后,再開始進行整首歌曲的學唱。為了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可以采用有趣的游戲活動和歌曲創(chuàng)編等方式,讓孩子們扮演歌曲中的人物,通過對唱、合唱等演唱方式的變化,使幼兒的注意力持續(xù)保持較高的集中度,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發(fā)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幼兒的行為需要正確的引導,在音樂啟蒙教育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幼兒健康的自我意識,幫助他們不斷增強適應能力和自制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肯定幼兒的音樂表現(xiàn),引導幼兒正確自我評價。對于合唱學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比如音樂節(jié)奏混亂、故意大聲演唱等不良行為,教師要耐心指出幼兒存在的問題,糾正他們存在的錯誤認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自身與他人的關系,學會守紀律,懂得照顧他人感受,在音樂學習中養(yǎng)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幼兒的成長發(fā)育特點,將幼兒視為不斷成長的個體,不能由于他們在學習生活中不良的表現(xiàn)就持否定態(tài)度,而是要多肯定他們的進步,鼓勵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學習活動,以樂觀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
(四)尊重幼兒的心理差異
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樣的兩片樹葉,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大。在音樂啟蒙教育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不同幼兒個體之間的差異,正視差異和不同,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助力每個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有些幼兒的學習能力較差,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不強。個別學生五音不全,對于音樂學習缺乏自信心,不太愿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針對這類幼兒,教師要認識到這種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并不以幼兒的個人意愿而轉移,而后天的學習和鍛煉能夠不斷加強幼兒的學習能力。因此,要結合這些幼兒的接受水平,合理設置教學任務,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增強他們的音樂學習信心和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音樂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制作木魚、響板、串鈴等簡單的樂器,訓練他們的節(jié)奏感,滿足孩子們喜愛敲敲打打的天性,增加音樂啟蒙教育的趣味性。
有些幼兒擁有一定的音樂天賦,對音樂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紤]到日常音樂教學滿足不了這些幼兒的需求,可以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樂器,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打擊樂器,可以在課外嘗試參加架子鼓培訓班;有的學生性格內斂,可以選擇鋼琴、古箏等樂器培訓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避免這些孩子在日常教學中表現(xiàn)出自大自夸的傾向。有些幼兒會忍不住向其他同學炫耀,教師要教導他們人無完人的觀念,每個同學都有長處和短處,不能沾沾自喜,要發(fā)揮自身的長處多幫助其他同學,也要多學習他人的優(yōu)勢。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啟蒙能夠讓幼兒在音樂的海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收獲快樂的體驗,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對幼兒心理的積極影響,結合幼兒心理發(fā)育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手段,激發(fā)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音樂氛圍,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尊重幼兒的心理差異,正面引導幼兒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
參考文獻:
[1]殷秋萍.關于音樂活動促進幼兒心理發(fā)展的探析[J].才智,2018(32):90.
[2]崔元慧.藝術教育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欽州學院學報,2018,33(07):96-100.
[3]張懿.淺談音樂在兒童啟蒙教育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7(23):39.
作者簡介:
劉一潼,女,1983年11月,吉林人,畢業(yè)于星海音樂學院本科,工作單位:廣州涉外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專長:學前教育音樂綜合技能訓練(鋼琴彈奏、歌曲演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