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欽
有人說,父愛如山,堅強而偉岸,你,有嗎?又有人說,成功的孩子背后,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勤勞,賢德,誠實,善良,公平,正直。我不是成功的孩子,但是我有一位偉大的母親。
五月某天,人群里都說是母親節(jié),但那天我未曾想過母親。很多人說,母親生日,都會送母親鮮花,或為母親做一桌飯菜,我未曾在母親生日做過這些事。我不知道母親節(jié),是從小到現在,我們村幾百里開外,沒有這個節(jié),也沒有誰會為母親想到有個節(jié)日慶祝,倘若,我突然給母親做點慶祝的事,母親會覺得突然,我也會覺得唐突。母親的生日,我不知道,我母親也不清楚,外婆生了十一個兒女,具體哪個子女是哪天生的,八十高齡的外婆,她,也忘了。母親的母親,一輩子,只穿一個款式的麻布衣服,布紐扣的大襟衣;只吃兩道素菜,酸菜和土豆;只吃兩種肉,沒有內臟的豬肉和雞肉;只放一種調料,就是鹽巴;活動范圍方圓十里,來過我家?guī)状?,去過她姐姐家,以前我二姨在世的時候,去去二姨家。不對,最近她生病,去過一次縣城,這可能是她出門離家最遠的地方。
母親是個有文化的人,在她們那個年代,跟她同齡的伙伴,除了外公家子女讀過書以外,都沒有上過學,她們都在家放牛,做針線,帶弟弟妹妹,然后長大出嫁,她們不識字,不認得錢,上街買東西也不會算錢。母親初中畢業(yè),在她老家當老師,二年后,嫁到遠方來到我爸爸的家。爸爸雖然是老師,但是可能出于面子,還是受女人在家不外出的思想的影響,母親從此,離開了講臺,來到更寬的天地,守護我們家農田一輩子。
母親是個勤勞忙碌的人,每年都把農田里的莊稼種得有模有樣,她可以一天在一塊地里忙活,像在家整理內務一樣,整整齊齊,干干凈凈,那里就是她的江山。她可以種各種蔬菜,每年都吃不完,送給寨里的親戚朋友,別人家冬天一過,蔬菜開花,就沒有菜吃,我們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母親有技巧,薄膜種菜,隔段時間換種,一年下來我們家都吃到鮮嫩蔬菜。母親還會喂很多家禽,不同年齡大大小小的雞、鴨、鵝,一年四季我們都能吃到肉。母親愛干凈,不管是以前住的茅屋還是后來的磚瓦房還是現在的磚混平房,房前屋后,打掃干凈,別人家喂雞,房前屋后都是雞屎豬屎,我們家沒有,母親會上山割嫩枝條編柵欄,雞鴨鵝就不會到處跑。家里用具分類擺放有序,不管是以前燒柴還是現在的電磁爐,盆具都不會像叔叔嬸嬸嫁,烏七八黑的。
母親是個賢德的文化人,村的伯母、嬸嬸會罵“母豬母狗、破草蓮子、騷貨、禿尾巴、寡公寡婆、挨千刀、私兒雜種……”母親從來沒說過,用母親的話,說那些沒意思,浪費精神。母親從來不跟父親吵,即使太氣憤,她也只是氣得不說話,怒不可遏地沉默,母親還是那句話,跟他吵沒意思。
母親是個會教育孩子的人,從小,母親不是棍棒教育的人。跟我同齡的孩子,經常會被母親罵“母豬!”加兩個哈哈笑聲,被父親開黃腔罵再加棍棒,我從來沒有被這樣對待過。我犯錯,母親就一句,下次不能這樣了。我讀書一路走來,母親從來沒反對我的理想,初中時,我不想讀師范想讀高中,母親就一句,想讀就讀吧。上高中時,高考失敗了,母親說,再來一年吧,反正還年輕。讀大學時,我想讀研,在眾多的反對聲中,只有母親,想讀就讀吧,趁年輕,讀了好,以后想讀都沒機會。母親從來就這樣,話不多,但是我覺得,一兩句頂十句或更多。
時至今日,我已經不再是孩子,但我永遠是母親的孩子,母親節(jié),我沒有什么送給母親的,也沒用朱先生的才華,就簡單記錄成長中母親的點點滴滴,愿母親在以后的歲月里,健康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