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云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課堂也更加關注與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出了不斷提升學生數學能力,完善學生數學思維的具體要求。在本次研究之中,首先對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的要求和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同時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模式下提升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9-0165-01
1.通過科學的問題設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隨著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不斷開展,教師也認識到科學問題設計對教學深度與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義。課堂問題的提出,不僅僅在于使學生能夠通過獨立思考以及合作交流來整理自己的學習思路和解題技巧,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數學語言運用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不斷提升,使學生能夠得到印象深刻的答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意識的不斷形成。而怎樣的問題才算有價值的問題,這也就成為了深度學習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核心問題的確定以及有價值問題的探究來進行問題的科學設計。舉例來說,教學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分數乘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圍繞著分數乘法的概念提出相應的問題,比如3個15相加等于多少?你可以用怎樣的形式表示?37與37相加是多少?然后引出“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的運算法則,并將這個核心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的方式來驗證分數乘法的運算法則,最終使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得到不斷提升[1]。
2.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提升數學課堂有效性
數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與數學方法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的數學經驗能夠得到不斷累積,從而使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得到不斷提升。數學的本質也是實踐為主的教學活動,而教師更應該能夠通過豐富數學活動的開展,與學生建立有效交流和溝通的橋梁,使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良好培養(yǎng),不斷提升深入學習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舉例而言,在教學圖形與幾何部分的內容時,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明確正方體和長方體表面積與體積以及容積的計算方法,同時也要明確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式。對于這部分的教學內容而言,知識體系較為龐雜,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有效激發(fā),往往會出現顧此失彼,知識學習效率較低的問題。而這也就要求了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將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穿插其中,通過平面圖以及立體圖的展示,讓學生能夠明確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和共同性,將一些抽象的問題變的更加具體,并將多種復雜的圖形問題和幾何問題進行有機融合,使學生能夠在頭腦之中構建出更加完善的圖形,使學生能夠掌握多種問題的解決方式,從而使復雜的知識體系變的更加清晰,推動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不斷提升。
3.不斷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數學知識學習并不僅僅要求學生能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同時也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確保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能夠滿足實際需求。隨著數學學習活動的深入開展,知識體系往往會更加復雜,知識內容會更加枯燥且無味,而這也更要求教師能夠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通過鼓勵質疑與積累經驗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之中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不斷的通過獨立思考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推動學生數學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教師要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活躍,能夠不斷的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并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之中進行討論,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學主體作用,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提升[2]。
這里要注意的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不斷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鍛煉之中形成的。教師要能夠通過動手實踐能力培養(yǎng)以及細節(jié)性的觀察活動來構建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并引導學生對自己心中的疑問進行表達,讓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不斷提升。這里要注意的是,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時,也要能夠將問題的難點和要點進行總結,不斷調動學生的個性和思維,使學生能夠圍繞著這些點開展討論過程,為學生提供更加充分的學習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教材內容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使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得到不斷完善,使小學數學教學深度得到不斷提升,讓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能夠滿足預期標準和要求。
結語
綜上所述,在深度學習的要求之下,小學數學課堂想要更具有效性,就需要從提升問題設計科學性、提升數學活動豐富性、提升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種角度出發(fā),不斷加大數學知識整合的效力,讓學生的數學學科綜合素養(yǎng)能夠在小學階段就得到更加良好的培養(yǎng),使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同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也能得到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尹勝改.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交流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學周刊C版,2011,(3):125.
[2]趙振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交流有效性的策略[J].讀書文摘,2017,(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