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攤經濟”一詞十分火爆。隨著兩會釋放“地攤經濟”信號,中央文明辦響應號召,目前已有27 個城市設攤販規(guī)范點來鼓勵發(fā)展地攤經濟。
@青空12131:這個是中國的傳統(tǒng),也是很獨特的風景! 解決就業(yè)問題,人間煙火氣,好事!
@Apologizehoney:可以擺攤,但是希望還是要嚴加管控衛(wèi)生問題,別讓煙火氣變成烏煙瘴氣。
@慢悠悠:購物方便便捷,對于周圍居民而言,同樣是一個生活便利,有這樣的市場需求。
@飛鳥:這離不開以“繡花功夫”提高精細化治理水平的細心、耐心、巧心,更離不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把群眾大大小小的事情辦實辦好。
@關中大漢:對地攤經濟不一定要刻意扶拔,更無需被引領做大做強。但政府部門對這種“螞蟻經濟”要秉持“放管服”的意識,將之視為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組成部分,正視地攤經濟的作用,合理容忍其不足。
@斯卡特保羅:要保證地攤經濟有序發(fā)展,首先要了解地攤經濟發(fā)展的好處和成本是什么,誰能夠從“地攤經濟”的發(fā)展中獲得好處,誰又承擔了地攤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成本。其次,要建立相應的制度或制定相應的政策,以保證獲得過多好處的主體,比如占據好位置的經營主體,承擔相應的責任,承擔了過多成本的主體,比如周邊居民,得到一定的補償。
@藍盈盈:要真正看到,盤活“地攤經濟”絕不是僅僅應對疫情的權宜之計,相關城市治理要有長期打算。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對“地攤經濟”進行更穩(wěn)妥的扶持、更精準的管控,避免走“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老路。
@吾是小民:在政策的號召下,各地開啟擺地攤潮流,衍生產品也隨之而來,如五菱小貨車。阿里、蘇寧、京東、美團等電商大佬出臺幫扶計劃,推動地攤經濟升級。可以說無論是草根階層還是中高層,都想分“地攤經濟”這塊蛋糕。
@淮海有條路:地攤經濟已不再是疫情期間助力抗疫的平民謀生經濟,更像是互聯(lián)網經濟的再進化,深入線下,實現(xiàn)線上線下一體化。
@左?。核山墶暗財偨洕睅淼姆N種變化,有望形成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就業(yè)新勢態(tài)。但是面對一轟而來的擺地攤商戶,如何做到有序管理是對城市治理的考驗。
@馬薩基:城市管理者需要不斷調整治理思路,嚴控地攤經濟弊端的出現(xiàn),切莫讓剛升起來的城市煙火氣變成烏煙瘴氣。
@個子有點高:總理的意思是既能活躍經濟,又要有序經營。政府管理必須跟上,不能懶政,只有這樣,在活躍經濟的同時才不會擾民,不會出現(xiàn)臟亂差,不會影響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