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麗
摘 ?要: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以德養(yǎng)德,以德育人。教師要具備仁愛之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努力成才,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關鍵詞: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仁愛之心;學生;深度覺醒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8-0175-01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學習到“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增強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作為人民教師,感覺肩上的使命和責任越來越重,這種對國家對社會神圣的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感,迫使我們必須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我,迫使我們必須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培養(yǎng),著眼于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更加卓越的棟梁之才!
新時代賦予教師新的時代特征,教師應從各個方面提升自我,從而為祖國培育更多英才!
1.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現(xiàn)代教育,教師要向學習型、研究型、智慧型、創(chuàng)新型轉變,這就需要我們潛心問道,不斷地鉆研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即專業(yè)精神,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實踐。二十多年來,筆者始終奮戰(zhàn)在高中數(shù)學教育的第一線,深刻地感受到數(shù)學的博大精深,數(shù)學重理性,具有抽象性,以邏輯推理思維為主,所以課堂上我們不能把學生看做一個容器,采取不停地灌輸模式。我們要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精耕細作,努力鉆研,突破難點,觸類旁通,備好課,上好課,深入淺出,啟發(fā)誘導,才能使學生成為有能力的學習者和思考者,從而逐漸成為有見解的卓越者,教學相長,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會獲得更多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以及教育的幸福快樂,在幫助學生編織未來的同時也塑造提升了自己。
作為一名好教師,必須要有淵博的學識,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知識結構,備課時,要細致嚴謹?shù)貍湔n本,更要多角度多層次的備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游刃有余,這樣才更有底氣,更注重分享。上課時盡可能讓學生聽懂,聽透徹,并學以致用,也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因材施教,真正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結構。要通過積累,不斷地創(chuàng)新,使課堂進一步適合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使學生學有所悟,學有所成。在教學模式和教育技能上的不斷探索,應始終是教師對教育不變的初心。
2.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人民教師職責神圣,工作瑣碎,既然從事了這份職業(yè),就應當珍惜這份神圣,愛惜這份職業(yè),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堅守,牢記為國育才的使命。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具備精湛的教學能力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做到以德立身,以德力學,以德施教,以專業(yè)的知識育人,以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感染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孕育靈魂。一名教師,當他具備令人欽佩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時,他的觀點和思想,才有可能被接受和傳播,他的一言一行才有教育的力量。因此,教師要時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為了祖國的未來,教師必須要注重培養(yǎng)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要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言行,自覺地做到為人師表,從而樹立起良好的師德形象,做好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
3.教師要具備仁愛之心
教師是充滿愛的職業(yè),要眼里有學生,心中有仁愛。教師要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積極樂觀,才可能給學生帶來正能量。高爾基說“只有熱愛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飽滿的激情,面帶微笑,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從而去感受心與心交流的那份快樂與喜悅。我們選擇無私奉獻,默默付出,甘為人梯,即使負重前行,也依然執(zhí)著無悔。我們要學習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我精神。我們要始終如一地關心,關愛學生,教書勿忘育人,用愛去培育花蕾。泰戈爾曾說,“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高于母愛,大于友愛。教師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教師生活平淡但不平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4.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是誰阻止學生變得優(yōu)秀?唯一可以阻止他的就是他自己。教師要鼓勵學生“志從高遠,心無旁騖,計劃引領,分秒必爭”,教師更要培養(yǎng)學生不怕失敗,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和良好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堅信在困難面前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的教育,只有學生真正關注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關注社會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才算圓滿。教師還要掌握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規(guī)律,學生成長需要內在自我的深度覺醒,要逐步喚醒這種深度覺醒,使他們重新認識自我,認識到生命是無限美好的,是不能虛度和浪費的。不要懊悔過去,不要焦急明天,只有抓住今天,抓住現(xiàn)在,明天定會輝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只有你心甘情愿地去學,目標明確的去學,才不會覺得累,并樂在其中,沉醉其中!
總之,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以德修身,恪守師德,弘揚師魂,以德育人,桃李芬芳。教書要精益求精,育人要孜孜不倦,基于對教育的熱愛,是對教學永不滿足和不懈追求的源泉!“德高為師,身正為范” ,讓我們?yōu)樽鎳慕逃聵I(yè)貢獻畢生的力量,培育英才,讓我們用雙手托起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共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