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做了一堂公開課后,我深深地體會了這句話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準備一堂公開課,就像雕刻一件藝術品一樣,得經(jīng)過多道工序,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打磨,最后才能雕出精品。這期間,內心還要經(jīng)歷痛苦的煎熬。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它的背后都會有太多的辛苦與汗水。以下是我一堂公開課之后的體會,不當之處,敬請賜教。
關鍵詞:學習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問題設計;學習方式;板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3-0292-01
1.明確的學習目標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鍵
學習目標,也就是這一節(jié)課學生通過學習要達到的最終結果。它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學習目標這一步最為關鍵。因為它決定著一節(jié)課的方向。目標確立必須做到明確,絲毫不含糊。就好比射擊時那個靶子一樣。靶子不明確,射擊必然漫無目的。如果學習目標不明確,老師就會教得盲目,學生也會學得糊涂,根本談不上什么學習效率。那么,如何來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呢?一要遵循課程標準,二要結合教參和教材,三要根據(jù)學情。另外,學習目標不宜過多,一堂課最多有二個。再多就會講得不深不透,不會有好效果。我在進行《桃花源記》公開教學時,就設計兩個目標:(1)通過品析語言,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品主題;(2)激發(fā)學生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2.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直指目標
課堂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要緊緊圍繞學習目標來進行。既不能游離目標,也不能節(jié)外生枝。設計時,可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逐漸達成。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要過渡自然,不要有斧鑿的痕跡。另外,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宜過多,四五個即可。我在進行《桃花源記》教學時,就設計了這樣四個環(huán)節(jié):(一)絕境探秘,(二)尋根問源,(三)走進當代桃源,(四)連線未來。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問題設計要科學,有梯度
一堂課要設計幾個問題,設計什么樣的問題,設計問題的目的是什么,都是教師課前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我認為,首先,教師要明確設計問題的目的是什么,那一定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而設計的,絕不能是為了問題而設計問題。其次,所設計的問題要講究科學性,有一定價值,是要經(jīng)過一番思考才能解決的。否則,一問一答,那不是好問題,甚至不是什么問題,純粹是無病呻吟。第三,設計的幾個問題要有梯度,并且所設計的問題最終一定是要為達成學習目標服務的。第四,問題的設計要盡量少而精,好的問題可起到牽一發(fā)動全身的效果,一堂課教師設計幾個主問題就可以了,不必設計過多過細的小問題。
我在進行《桃花源記》教學時,共設計了四個問題。問題一:都說桃花源是一個絕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絕境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并用這樣的句式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桃花源是一個絕之境(用一個字概括),那里(詞或句子)。問題二:作者為什么要描繪這樣一個絕美、絕……卻又是絕無之境呢?問題三:(我先播放了關于西霞口村一段視頻,問:看了這個視頻之后,你覺得西霞口村和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異同呢?請簡要談談你的感受。問題四:同學們,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飛到30年后,看看那時我們的國家會是怎樣地美好。四個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直指教學目標。問題一和問題二緊扣目標1,問題三和問題四緊扣目標2。
4.充分利用自主互助的學習方式
自主互助的學習方式,是近幾年頗受教師歡迎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建立在若干個學習小組的基礎上,它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不過,教師在運用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教師要明確自主與互助的關系。一定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互助學習,共同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二是給足自主與互助學習的時間。自主學習的內容大都是學生最初接觸比較陌生的知識,形成個性認識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需要互助解決的問題一般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這兩個過程都需要有充分的時間,教師只有給足學習時間,學生才能深入思考,充分交流,才能有效果;否則,給的時間短,匆匆了事,只會流于形式,不會解決任何問題。三是重視展示環(huán)節(jié)。這種學習方式一定有學習成果展示過程。因此,互助小組內一定要有明確分工,每個成員負責什么內容,組長要分配好,不能隨意亂說,而且,在展示的時候,組員之間要配合默契,相互補充。
5.板書設計要簡潔、精練、直觀
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了,美觀且富有啟發(fā)性。好的板書設計,會讓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而且過目不忘。在進行《桃花源記》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板書的。
這個板書我是精心設計的。開始以“絕”之境提起,學生會說出絕“美”“和”“樂”等詞,再引導學生說出絕“無”之境,最后升華為現(xiàn)在的“有”。也就是說,這樣美好的世外桃源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了。這樣從“無”到“有”,體現(xiàn)出很深刻的內涵。
一堂公開課給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一堂課要想上得成功,除了以上幾點以外,還有其他諸多因素,如教師的觀念和視野,教師的鉆研精神,教師的合作態(tài)度,教師的教態(tài),教師的語言,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的認知水平等等。教師只有平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反思、總結,加強教研和學習,精心研磨,才能打造出一堂堂優(yōu)質的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