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4月28日~10月8日
地點:山東博物館
本次展覽從西安特別“邀請”了貨真價實的秦始皇兵馬俑,還集合了全國24家文博單位的140多件(組)精品文物,從“無問西東”“百代秦政”“風月同天”三方面講述秦文化與齊文化的淵源,秦國歷代君王艱苦卓絕、勵精圖治,最終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故事。
展廳第一部分“無問西東”將文物與史料相結合,揭開秦國崛起與強盛的奧秘;第二部分“百代秦政”,大家最為熟悉的兵馬俑和銅車馬集中亮相;第三部分“風月同天”為大家講述秦與齊之間的百年歷史故事。
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表示,本次秦文化大展之所以選擇山東博物館,是因為歷史上齊國曾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最為強勁的對手,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的最后一塊版圖正是遠在東方的強大齊國,秦國與齊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展覽中有專門部分介紹齊與秦的百年關系。而在今天,山東博物館與陜西各文博單位都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曾在2015年舉辦富有山東特色的齊文化展覽,兩地人民有著相似的歷史積淀和共鳴。相信本次“六合同風——秦文化大展”的合作必將成為弘揚秦文化與齊魯文化的傳奇篇章。
時間:2020年4月26日~10月25日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唐卡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唐卡用料考究、色彩天然、繪制復雜、法度森嚴、裝裱華美、題材廣泛,可稱為西藏宗教和世俗生活的“百科全書”。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一批17至20世紀的唐卡精品,包括反映本尊題材的大威德金剛,充滿圖像志含義的吉祥天母,黑唐技法的財寶天王,以及沈從文先生所捐的降龍文殊等。輔以首都博物館所藏佛造像。本展從造像度量經(jīng)典的角度詮釋展品,希望觀者借助本展了解唐卡繪制的流程、儀軌,體味唐卡與造像藝術之美。
本次展覽共分為六個單元:第一單元“唐卡的繪制”,第二單元“祖師唐卡與造像”,第三單元“秘密佛與般若佛”,第四單元“菩薩”,第五單元“女尊”,第六單元“護法”。觀眾可以登陸清華藝博·數(shù)字展廳在線欣賞精彩展覽。
時間:2019年6月7日~2021年6月7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
黃賓虹不僅為我國杰出之山水畫家,更是近現(xiàn)代美術史學奠基者、開拓者之一。自1907年,44歲的黃賓虹于《國粹學報》發(fā)表第一篇文章起,撰文論著、編輯出版成為黃賓虹青中年時期的主要工作。此際,黃氏歷任各報刊雜志主筆主編,在繪畫理論、技法、畫家史料、古璽文字考證等方面多有著述發(fā)表。論著與編篡所涉報刊圖書 30余種,筆耕數(shù)千篇,文字不下五百余萬言。
其子黃用明回憶父親當年供職《神州日報》時的情景言:“(黃賓虹)白天在家或讀書,或作畫,或會友,或外出,吃畢晚餐,便匆匆到報社上班,回家時全家人都已入睡夢了,不知他是什么時候回來的?!秉S賓虹亦曾反復提及此段經(jīng)歷,并感嘆:“邇來頗思訪覓昔年拙作,如《神州日報》附刊、《時報·文藝周刊》《國是報》及《東方》《真相》各雜志,錄一全份,加以芟削,稍存舊稿,然已不易?!睍r至今日,在系統(tǒng)梳理浙江省博物館藏黃賓虹捐贈手稿、書信、書籍等文獻資料的基礎之上,賓翁此一心愿或可達成。
本次展覽系精選與黃賓虹密切相關的15種報刊雜志,包括其主編的《藝觀》畫刊與雜志、《時報·美術(文藝)周刊》《畫學月刊》《國畫月刊》;主筆的《神州日報》專欄;應邀為撰述人的《學術世界》《中和月刊》等,配合展出黃氏曾刊載于其上的文章手稿百余張,以期勾勒出作為一個報人、一個編輯出版者、一個美術史研究者,投身故紙堆中30年羼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