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堯
摘?要:小學作文是重要的學習內容,通過作文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習得相關的知識內容,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在寫作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啟蒙,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以此更好地發(fā)揮寫作教學作用。本文重點闡述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啟蒙和激趣的相關措施,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作文;啟蒙;興趣
低年級學生本身識字較少,閱讀經驗匱乏,這就導致在作文教學中存在很大的難度,不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在寫作教學中要認識到閱讀在其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將閱讀作為寫作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其中的資源,以此作為寫作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將閱讀和寫作相互結合。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對作文進行啟蒙,以此更好地提升作文教學效率。
一、仿寫中快樂起航作文學習
模仿是兒童發(fā)展的天性,也是兒童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的基礎。低年級的學生本身模仿能力更強。為此,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注重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重點開展寫話練習,讓學生能夠快樂起航。針對低年級學生自身活潑好動的特性,要注重引導學生能夠朗朗上口的閱讀相關詩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相關知識內容時,讓學生在自由交流之后,進行模仿。有的學生模仿寫道:真想變成天上圓圓的月亮,照亮漆黑的夜晚。也有的學生模仿到:真想變成勤快的小鳥,可以捕捉更多的蟲子。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讓學生更多的進行模仿,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經歷不斷的模仿之后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對知識進行積累、模仿,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寫作效率。
二、補白中發(fā)揮想象力開展作文教學
小學語文學習中很多知識的學習有時會根據表達的需要,會留有一定的空白讓讀者進行品味,這些空白可以作為學生進行寫作的契機。在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空白進行想象,發(fā)揮自身想象力習得相關的知識內容。例如在學習《會走路的樹》相關知識內容時,在文中主要是描述馴鹿帶著小鳥去過很多的地方,走過這些地方也看到很多有趣的事物。通過文中描述的內容留白,可以讓學生進行想象。結合閱讀內容,想象他們都去過哪些地方,這些地方都有哪些有趣的東西。在具體教育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畫面,讓學生自由想象。有的學生這樣寫道:小鳥去到無邊的大海,并在游覽大海時看到的巨大的藍鯨。小鳥在這個過程中也去了茫茫的草原,在草原上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小鳥還去看了蝴蝶谷,看到了豐富多樣的花草和蝴蝶。以上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多么豐富,讓人驚嘆。在學生的描述中并不會計較是否具有可能性,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放飛自我,對學生抱有寬容、尊重的態(tài)度,給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抱有一顆童真的心,對學生更多地鼓勵和肯定,對學生進行作文啟蒙,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以此更好地提升寫作效率。
三、續(xù)寫中激趣作文教學
小學作文教學中可以借助有趣的寓言或者童話故事對學生進行啟蒙和激趣教學。小學生本身喜歡閱讀,為此,在寫作教學時可以以閱讀為載體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根據閱讀內容續(xù)編故事。例如在學習《狼和小羊》相關內容時,可以根據最后的結果——小羊是否被狼吃掉的話題進行討論,讓學生展開想象。大多數學生在續(xù)寫時一般是抱有同情弱者的態(tài)度,懷有好人好報的愿望,希望小羊最后能夠脫險。有的學生續(xù)寫道:小羊趁著狼不注意,使勁用力一蹬,最終掙脫逃走。還有的學生續(xù)寫道:小羊的朋友正好趕到,聽到小羊的救命之后,并上前幫忙,最終將狼趕走。又如在學習《小松鼠找花生果》相關知識內容時,在故事中描述道:小蚯蚓從泥土鉆出來之后,對小松鼠說:誰也沒有摘花生,全都在泥土里呢。然后故事就結束了。很多學生感覺意猶未盡。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續(xù)編故事,有的學生續(xù)編時這樣寫道:小松鼠收到了很多的花生果,然后將他們都送到了家中,留到冬天慢慢的吃。還有的學生續(xù)寫到:小松鼠將花生分給了小蚯蚓一份,表示對小蚯蚓的感謝。充滿童趣的課堂到處充滿驚喜和生機。通過續(xù)寫的方式也能夠更好的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讓學生掌握主動話語權,凸顯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編寫中體會作文精彩
小學作文教學中也可以結合寓言故事進行改編,以此對學生進行作文啟蒙和激趣,例如在學完《狐假虎威》相關知識內容時,學生會因為狡猾的狐貍感到痛恨,為老虎的愚蠢感到可笑。之后教師利用學生自身爭強好勝的心理,激發(fā)學生進行想象,如果老虎知道自己被騙了會如何回應?會應用什么方法對付狡猾的狐貍?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續(xù)編,想象如果狐貍還是故伎重演,再次欺騙老虎,老虎會怎樣回應?有個學生這樣續(xù)編:老虎可能會將計就計,還是跟隨狐貍到森林中,會趁狐貍不注意,躲到大樹的后面,結果動物們都沒有跑,還是依然玩游戲。老虎明白了一切,抓住了狐貍,狐貍也就神氣不起來。另外一個學生這樣續(xù)寫道:這一次,老虎讓狐貍將自己帶到獅子面前,此時狐貍嚇得直哆嗦,最終露出狐貍尾巴。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教師要善于釋放學生的想象力,只有充分的釋放,才能認識到學生給我們的一次次驚喜。雖然學生在續(xù)寫時有很多的錯別字,但是學生在續(xù)寫中有話可說,這是寫作良好的開始,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
低年級的學生本身模仿能力更強,為此,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注重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重點開展寫話練習,讓學生能夠快樂起航。引導學生利用空白進行想象,發(fā)揮自身想象力習得相關的知識內容。也可以結合寓言故事進行改編,以此對學生進行作文啟蒙和激趣。在作文教學中還要不斷探索對學生進行啟蒙的相關策略,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作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彥明. 小學作文教學策略:沒有興趣難成文[J]. 語文學刊,2014(03):135-136.
[2]劉凌苑. 動漫在小學語文習作課堂的應用[J]. 教育信息技術,2016(06):37-39.
[3]魏興芳. 小學作文教學新探[J]. 小學教學參考,2012(07):76.
[4]陳麗紅. 激發(fā)興趣 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寫作[J]. 課程教育研究,2013(2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