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源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和歡迎。本文分析了翻轉課堂的特點,指出在初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意義并給出了基于翻轉課堂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模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設計?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9-0115-02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給教育帶來先進的教學手段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境等方面都產生深刻的影響?!督逃畔⒒臧l(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要以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為先導,以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為核心?!币蚨绾芜\用信息化技術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成為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在美國興起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給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翻轉課堂也稱顛倒課堂或反轉課堂,它是信息化環(huán)境下,由教師將課程微視頻和學習素材發(fā)送至網絡平臺上,學生課前在網絡平臺上觀看微視頻,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從而實現對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將自學時遇到的問題帶入課堂,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之下共同參與問題討論、互助探究、合作學習,從而實現對知識內化的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一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相對于一般導學案形式的先學后教,翻轉課堂中的課程微視頻大大降低了學生自學的難度,形式上更加生動靈活,使得學生課外能夠進行深入的學習,深受學生的歡迎,因此,探討基于翻轉課堂的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及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數學教學實施翻轉課堂的意義
近年來,許多一線教師紛紛投入到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中,并取得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
1.在教學上,翻轉課堂能夠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傳統的數學教學是以教定學,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將相同的內容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講授,它忽視學生主體的差異性,容易導致“優(yōu)生吃不飽,差生吃不消”,長期下去,容易出現“初二兩級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的現象。而翻轉課堂上,學生課前就已經觀看了微視頻,通過觀看微視頻來完成對教材知識的學習。課堂上,生生、師生都能夠積極參與交流互動,答疑解惑,進一步加深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堂的當堂檢測,能夠讓學生及時的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因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為中心”來展開設計,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2.在學習上,翻轉課堂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數學教學只重視教師“如何教”,忽視了學生“如何學”,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翻轉課堂“無論是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完成進階作業(yè),參與在線互動,還是在課堂交流學習成果,參加案例研討、開展協助研究,都包含了自主學習的過程,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成為實施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自主學習能力是實施翻轉課堂的基礎前提。實施翻轉課堂反過來又成為了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币蚨處熢诮虒W中要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教師也要向學生闡明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去學,成為學習的主人。研究表明: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習動機、學業(yè)成績和自信心,有利于學生認知技能、元認知技能和情感技能的發(fā)展,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和職業(yè)發(fā)展上的高成就。
二、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設計
初中數學相對小學數學其知識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知識的關聯度更高,如果前面的知識沒有掌握好,將會影響到后面知識的學習,而翻轉課堂的微視頻讓學生遇到知識的盲點時,可以溫故而知新,初中數學每節(jié)新課的內容都較為明確,很多教學內容只需要講清一個概念,理解一個定理,掌握一個公式,明白一、兩道例題,便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為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帶來了便利。
1.課前自主學習
學生課前在家學習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翻轉課堂教學的效果。因而教師除了做好課前的教學準備工作,還需要與家長密切溝通,借助家長的力量,督促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目前家長們都對孩子的教育特別重視,他們非常樂于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愿意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有利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
教師方面: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活動經驗等來準備好相關的微視頻和自主學習任務單。教師要告訴學生自習時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還要結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提供一定量的在線練習,通過練習反饋來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合理的評估,以便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教師還需要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系,通過QQ群和微信群將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要求和主要任務告知家長,讓家長明白孩子需要做什么,自己要如何做,并指導和幫助家長參與孩子的課前學習。
家長方面:學生是認知的主體,然而初中生普遍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自控力較弱,學習時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如果沒有來自家長的督促,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度很難長時間的保持。因而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根據老師的要求,完成課外自主學習。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教育狀況和孩子協商共同制定家庭學習規(guī)則,并利用規(guī)則來約束孩子在家的學習。對于文化層次較高的家長來說,當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惑時,家長還可以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指導,通過啟發(fā)和引導,鼓勵孩子始終保持學習興趣,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
學生方面:學生根據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要求,來完成微視頻內容的學習。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如果有疑難的問題,可以先將視頻暫停,對疑難的問題進行思考,或者查閱資料;遇到重要的知識點或者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先記在筆記上,以便回校后和同學、老師進行交流。學生還需要在線完成老師布置的練習,通過練習來檢測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2.課上知識內化
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讓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和自己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發(fā)生了相互作用,觸發(fā)學生的思維,產生問題意識,而對于問題的解讀是學生知識內化的關鍵。
(1)組內協助學習
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與小組成員協助學習,小組間學生基礎存在差異是教師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通過“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讓小組成為學生互助學習的場所,小組成員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教師要觀察每個小組的學習狀態(tài),適時傾聽小組成員的討論,對于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小組成員要進行及時的表揚。對于個別小組存在的問題,教師要了解問題所在,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對于小組存在的共性問題,可以留到組間交流展示時共同探究解決。
(2)組間交流展示
學生經過課前自主學習和組內協助學習對課本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各小組將小組中存在的問題匯總起來。教師梳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提煉若干個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問題進行思考、交流、探究、展示,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紀律是保障、傾聽是關鍵。學生有回答不完善的地方,教師要及時的追問,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完善對問題的解決,正是在教師的追問之下,學生對知識由粗淺的感知到深刻的領悟;學生有疑惑的地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通過思維碰撞,去偽存真,尋找更好的思路和方法;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師要適時介入,及時點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回歸到課本的知識點上;學生在展示中所表現出的獨到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方法,教師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對于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進一步的拓展,也可以進行變式訓練,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如在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這節(jié)課,學生已經得到以菱形各邊的中點為頂點所得的四邊形是矩形,以矩形各邊的中點為頂點所得的四邊形是菱形這兩個結論。教師還可以對問題進一步的延伸拓展:在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E、F、G、H分別是AB、BC、CD、DA的中點。(a)當AC=BD時,四邊形EFGH是什么四邊形?為什么?(b)當AC⊥BD時,四邊形EFGH是什么四邊形?為什么?(c)你得到怎樣的結論?學生展示結束后,教師要對方法規(guī)律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并要求其他同學對照比較,完善自我觀點,達到知識的內化。對于上臺展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恰當的評價,多給學生于鼓勵,讓學生因課堂展示而更加自信。
3.評測反饋
課堂檢測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檢測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巧,完善知識建構,是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而課堂檢測內容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顯得尤為關鍵。課堂檢測內容的選取必須要有代表性、少而精,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較少的內容訓練來達到對知識的全面掌握。課堂檢測內容必須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學重點難點,既要考慮基礎知識的鞏固,又要考慮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檢測內容的設計也要考慮到學生基礎知識的差異,理解能力的不同,由簡入難,分層設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識,讓層次好的學生感受到一定的挑戰(zhàn)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使課堂充滿活力。教師通過課堂檢測的及時反饋,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并進行及時調控,這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總結提升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都會學到一定量的知識,這些知識是零碎的、片面的,有的已經掌握,有的還沒完全掌握,因而每一節(jié)課結束前,教師都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通過總結,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機整合,進一步構建知識網絡,形成整體性的數學“認知框架”;通過總結,學生能夠反思自己掌握了哪些解題方法,并將這些方法納入自己的方法能力體系中。
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的一種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它突破了學生學習的時空,讓學生展開個性化、實效性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也將不斷改進和完善,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熊磊.翻轉課堂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能力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7):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