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王爾曲 王衛(wèi)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股骨頭壞死采用髓芯減壓聯(lián)合同種異體骨打壓植骨術治療的效果。方法:選78例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分成對照組(39例)和治療組(39例)。對照組采用髓芯減壓術治療;治療組采用髓芯減壓聯(lián)合同種異體骨打壓植骨術治療。結果: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少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股骨頭壞死采用髓芯減壓聯(lián)合同種異體骨打壓植骨術治療,可提高總有效率,減少術后并發(fā)癥。
【關鍵詞】股骨頭壞死;髓芯減壓;同種異體骨;打壓植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re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allogeneic bone pressure and bone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femoral head necrosis.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early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9 cases) and treatment group (39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re decompression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re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allogeneic bone pressure grafting.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core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allogeneic bone pressure grafting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words]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decompression of the pulp core; allogeneic bone; compression of bone graft;
股骨頭壞死屬于臨床上發(fā)病率和致殘率水平均相對較高的一種常見的骨科類疾病。導致其發(fā)病的主要機制在于股骨頭的血液供應受到阻礙,使髖關節(jié)生理功能出現(xiàn)一定的障礙,進而導致劇烈的疼痛感產(chǎn)生[1]。本文研究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采用髓芯減壓聯(lián)合同種異體骨打壓植骨術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治療78例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分成對照組(39例)和治療組(39例)。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12例;股骨頭壞死病史1-14個月,平均5.2±0.5個月;患者年齡47-71歲,平均56.4±2.9歲;治療組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股骨頭壞死病史1-16個月,平均5.4±0.6個月;患者年齡47-74歲,平均56.3±2.6歲。數(shù)據(jù)組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髓芯減壓術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髓芯減壓聯(lián)合同種異體骨打壓植骨術進行治療,在手術操作開始前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同時幫助其取仰臥位,實施妥善的肢體固定之后,將患肢一側的臀部適當?shù)奶Ц摺H〈筠D(zhuǎn)子以下2cm左右的位置,于大腿外側做操作切口,長度控制在2cm左右,采用克氏針對減壓中軸進行明確,直徑水平控制在2mm。在C臂X線儀器的透視條件下,使用直徑水平在5-10mm之間的克氏針空心鉆,實施減壓處理,需要保證到達軟骨下方4mm左右的位置。當感覺骨質(zhì)堅硬不可鉆入的時候,可以將松質(zhì)骨取出備用。采用刮匙對病變位置所存在的壞死骨進行清除,減壓位置存在游離的壞死組織需要實施反復的清洗處理。將選好的自體松質(zhì)骨,置于通道內(nèi)軟骨下骨區(qū)域并適當打壓。分次向通道的內(nèi)部放入同種異體經(jīng)過冷凍處理的干燥骨,再次實施打壓操作,直至植骨能夠完全覆蓋通道。于股骨頸內(nèi)部對植骨打壓,在外側減壓通道采用皮質(zhì)骨實施妥善的封閉處理。
1.3 觀察指標
(1)治療總有效率;(2)術后并發(fā)癥。
1.4 評價標準
治療效果:采用Harris評分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髖關節(jié)疼痛癥狀完全消失,Harris評分達到甚至超過90分;有效:髖關節(jié)疼痛減輕,仍有輕微不適,Harris評分達到甚至超過70分,沒有達到90分;無效:髖關節(jié)疼痛沒有減輕,活動受到嚴重的限制,Harris評分沒有達到70分[2]。
1.5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P<0.05時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計量資料分別進行X2和t檢驗,后者以(x±s)的形式予以表示。
2 結果
2.1 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fā)癥
治療組僅有1例(2.6%)術后并發(fā)癥,少于對照組的7例(17.9%),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股骨頭壞死如果不能夠在發(fā)病的早期階段及時的采取有效方法治療,患者的骨細胞就會變性,程度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直接導致壞死。臨床目前對股骨痛壞死進行治療,主要采用手術方式,以髓芯減壓、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截骨術等在臨床上最為常見,雖然短期內(nèi)可以使癥狀得到一定緩解,但出現(xiàn)多種相關并發(fā)癥的可能性較大,長期治療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3、4]。通過本研究可看出,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采用髓芯減壓聯(lián)合同種異體骨打壓植骨術進行治療,可以提高總有效率,減少術后并發(fā)癥。
參考文獻:
[1] 許興輝. 補腎活血方配合髓芯減壓植骨內(nèi)支撐術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臨床效果[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16):98-101.
[2] 張慶勝,閆廣輝,靳憲輝,等. 髓芯減壓植骨結合骼金骨籠置入治療早期非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壞死的短期療效觀察[J].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7,14(1):36-38.
[3] 張晨,張二洋,李苗,等. 髓芯減壓聯(lián)合納米骨植入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近期療效[J].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47(6):565-569.
[4] 王才成,劉春林,周亮. 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早中期股骨頭壞死的療效[J].中國現(xiàn)代手術學雜志,2017,21(3):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