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曉寧
[摘 要]兒童畫是兒童內(nèi)心的感受與想象的結(jié)合體,散發(fā)著兒童的天性和魅力。因此,教師要從兒童的心理成長出發(fā),引導家長鼓勵、信任兒童,給予兒童多元化評價和發(fā)展性評價,用心聆聽兒童的聲音,感受童真童趣,發(fā)掘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多元評價;兒童畫;欣賞
[中圖分類號] G623.7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15-0051-02
“你會欣賞兒童畫嗎?”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成年人會說,兒童畫不就是小孩子無聊的涂鴉嗎?內(nèi)容無非就是一些離奇古怪、天馬行空的想象,至于技法,更是簡單、粗陋,哪里有什么欣賞價值?
兒童作品體現(xiàn)了兒童對世間事物的認識和理解,流露出兒童純真的思想感情,所以家長必須學會和兒童平等交流,理解兒童各個方面的特點,學會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欣賞兒童畫,“讀”懂兒童畫,努力尋找兒童作品的魅力。
一、聆聽兒童的心聲,感受童真童趣
當前,繪畫比賽中的兒童畫、少兒繪畫展覽上的兒童畫,乍一看,精彩紛呈,可是仔細觀察后不難發(fā)現(xiàn)大部分作品只是在技法上翻花樣,很少考慮兒童表現(xiàn)的內(nèi)涵和心理感受。
記得一次公開課,有位家長走到自己孩子身邊“指示”道:“你看看人家畫的多像,你畫的都是些什么呀?”學生感到很委屈,不停地解釋。于是,筆者走到這個學生面前問:“你可以跟老師講講你畫的是什么嗎?” 學生說:“老師,我畫的是合唱團在草地上唱歌。”“那為什么他們都沒有眼睛和鼻子呢?”“他們是聾啞樂團呀。”聽到這個回答,筆者心中一震,對那個學生說:“這個想法真好!”學生很受鼓舞,仰著頭繼續(xù)說道:“我還給這幅畫起了個名字叫‘心兒樂隊?!薄盀槭裁唇羞@個名字呢?”“雖然他們聽不到,但美妙的音樂就在他們心里。”學生嚴肅且篤定,認為這是個不容否認的常識。這讓筆者和他的家長暗暗吃驚,學生這顆充滿善意和人道關懷的心靈正閃耀著光芒。筆者笑著看著他的家長,而此時,家長的臉上掛著一絲驕傲。筆者問:“你看,他畫的多棒!你應該聽他說說這個故事,不是么?”其實,成人這種停留于表象的觀念并不適合兒童,寫實只是一種藝術形式,作品與兒童年齡特征相符才是兒童畫最顯著的特征和生命力。兒童畫在成人眼里雖滑稽可笑,不合邏輯,但表現(xiàn)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兒童天性,是兒童心靈的真實寫照,是成人作品無法比擬、無法替代的。只有理解兒童,懷著一顆童心,才能正確欣賞和評價兒童畫。
二、關注兒童個性,發(fā)掘兒童創(chuàng)造力
很多家長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常將自己孩子的能力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久而久之,學生心中會產(chǎn)生一個想法,那就是:“你看,某某同學畫的很像,所以他畫的很棒。我畫得不像,我根本不會畫畫?!睂τ谶@種情況,筆者會把重心放在原作的技法教學上,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原作上找尋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如在一堂臨摹課上,筆者出示一幅看似復雜的線描畫,并提出一個小提議:“我們來玩‘換換看的游戲吧!請大家發(fā)揮想象力,給原作換線條、換顏色,看看會變成什么樣?!睂W生很聰明,他們很快就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老師,我覺得那朵花花瓣上的曲線不好看,我要換成活潑點的螺旋線?!薄袄蠋煟铱梢栽跇渖霞又恍∷墒髥幔俊薄拔铱梢越o那個小朋友的衣服換種顏色嗎?我還要加只蝴蝶?!薄@是與兒童平等交流的一個很好的方式,所以家長要打破常規(guī),鼓勵兒童,使他們更有自信,畫出更好的作品。家長與兒童共同進步,是最有成效的親子教育。
因此,教師要積極倡導家長與兒童多交流,理解、鼓勵、信任兒童,放手給他們嘗試成功與失敗,讓他們不斷發(fā)現(xiàn)、不斷改正、不斷進步。
三、參與兒童創(chuàng)作,促使兒童掌握繪畫技巧
兒童畫出的線條、色彩、形象等繪畫構成因素有自己的特點,對繪畫的效果,兒童也有著自己的審美態(tài)度。
家長對兒童使用的繪畫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和體會,才能更好地了解兒童的繪畫內(nèi)容,感知他們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很多家長認為用一種工具就可以完成兒童畫的創(chuàng)作,這種想法是片面的。其實,兒童畫也如同成人繪畫一樣,不同的顏料屬性表達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兒童畫里的油畫棒,等同于油畫顏料,色彩濃郁、厚重、艷麗奪目,上色速度快,方法簡單,而且顏色可以重復、疊加,畫面層次感強,對兒童的繪畫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和挑戰(zhàn)。油畫棒使用方便,但缺點是不容易凝固,顏色易混淆,兒童操作不當,稍不留神,畫面就會變臟,色度不純,這就使得兒童畫作品的效果和表達大打折扣。這時,如果家長在旁指導、監(jiān)督兒童,筆者相信能夠給予兒童非常大的鼓勵和幫助。參與能產(chǎn)生共鳴和理解,了解兒童繪畫中的樂趣和困難,總比對兒童的作品一味地挑剔和指責要好。因此,家長俯下身來,保持與兒童平視的高度,就能夠看到兒童畫中有多么奇妙的世界。
四、利用科技平臺,為家長與兒童搭建交流橋梁
學生美術技法的成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日積月累不斷地練習,更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和陪護,發(fā)現(xiàn)兒童的點滴進步和不足。那么,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呢?筆者把學生上課的畫面拍成照片和視頻,利用家校通、博客、微博等多種手段發(fā)給家長。和家長交流,不應僅僅停留在學生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這很片面。筆者還會傳送一些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給家長欣賞,并指出這些畫作哪里值得其他學生學習,哪里需要改正。后來,筆者開通了美術教育博客,上傳學生的獲獎作品、大師的藝術作品和關于兒童美術創(chuàng)作的指導文章,以此拉近教師和家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方式方法傳遞給家長,使家長感受到這個從前不受重視的學科不是不重要,而是缺乏了解。發(fā)現(xiàn)美術的魅力之后,家長不僅理解了孩子為什么這么熱衷于美術,而且自己也對美術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和孩子一起畫,互相評價,家庭課堂氛圍就這樣形成了,這個平臺的價值也體現(xiàn)出來了。
兒童畫介于游戲和心理表象之間,兒童在學畫中鍛煉了手、眼、腦和諧統(tǒng)一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不論學生將來是否從事繪畫工作,都是極有意義的一步。
兒童畫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這里寄托了兒童的愛和想象。一張白紙就是一個美麗的世界,能讓兒童面對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這心靈的閃光,正是藝術生命的本真和人類智慧之門。美術教師要從平凡的工作中找尋不平凡,努力經(jīng)營自己的學科,只要自己重視,就不怕他人忽視。相信經(jīng)過不斷努力,會有更多的人了解美術這門學科,對兒童畫產(chǎn)生興趣。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