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煌
摘要:在經濟得到穩(wěn)步發(fā)展的今天,人們漸漸將目光投入到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之中,對此,相關人士也不斷研究著促進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方法。將信息技術與教育相結合的教育信息化便成為了當下社會教育的發(fā)展最新趨勢,在這一背景之中,教師應當做的就是將學生們培養(yǎng)成能夠適應信息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同時還需要掌握將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教學管理的方法。對此,文章將會對特殊時期下初中數學網絡課程的建構與應用方法作出介紹,希望通過文章的介紹可以讓教師掌握更多的現代化教學方式,進而促進教育的改革。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特殊時期;初中數學;網絡授課
在初中這一個階段當中,數學是一門主要的學科,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數學成績的高低將會對其整體成績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應當重視數學這門學科,致力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教學能力與學習能力,而在特殊的時期,所有學科的講解都需要在網絡上進行,這便為教師與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對此,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線上教學方式,立足于新課堂教學的改革,真正實現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一、中學數學網絡課程建構原則
(一)資源豐富與開放性原則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想要構建一個高效的信息化課堂,那么就必須堅持資源豐富與開放性的原則。即在進行網絡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們不但要在課堂上運用現代化電子教育工具,使得課堂變得更加數字化、影像化,同時還要利用互聯(lián)網搜索大量的教學資源,將網絡資源應用到課堂講解過程之中,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另外,還應當秉持開放性原則,讓全國各地的教學資源都可以得到共享。
(二)使用靈活性原則
在網絡環(huán)境中授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教學目的,進而根據相應的目標制定策略,對此,教師應當準備出具有靈活性的課件。即課件的內容需要符合教育的發(fā)展現狀與實際的教學要求,同時教學內容也應當具有創(chuàng)新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堂上所要講解的內容足夠靈活,利于每一位學生在特殊時期進行網上學習。
二、中學數學線上教學措施
(一)充分調動網絡資源豐富數學課堂
以網絡為依托的教學體系當中包含豐富的教學資源,中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需要在網上尋找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資源,如視頻、歌曲以及故事等等。在教學過程當中利用這些資源能夠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與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北師大版數學中《相交線與平行線》中的內容時,數學老師就可以在視頻軟件當中尋找出與直線相關的小視頻,通常來說。視頻當中的內容都會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就賦予了直線新的生命,有助于學生理解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另外,老師也可以搜尋一些類似于歌曲的數學順口溜,如和角相關的順口溜“一點出發(fā)兩射線,組成圖形叫做角。共線反向是平角,平角之半叫直角。平角兩倍成周角,小于直角叫銳角。直平之間是鈍角,平周之間叫優(yōu)角。互余兩角和直角,和是平角互補角。”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加深學生對角的理解,實現了信息技術與網課學習的結合。
(二)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軟件
在特殊期間,教師們講解數學課程時會用到許多的教學軟件,為了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他們在網絡學習時的效率,老師必須對這些軟件進行深入的鉆研,挖掘出它的優(yōu)勢,進而將其轉化為推進學生學習的動力。例如,在這一階段教師們最常用的軟件就是釘釘。以北師大版數學下冊第五章《生活中的軸對稱》為例子,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開麥,大家共同討論出現在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在課上為學生播放提前錄好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作出基本的了解。在臨近下課的一段時間給予學生提問教師線上解答的機會,通過這兩種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軸對稱一課的內容,課后數學老師需要為學生布置與本節(jié)內容相關的作業(yè),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作業(yè)發(fā)布置相應的位置當中,而老師應當及時做好作業(yè)的訂正并且認真總結每一位學生的錯誤,將學生們存在的共同問題發(fā)送至群聊當中,讓其反復溫習避免再次犯錯。
(三)注重學生在新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無論是在傳統(tǒng)課堂中還是新型課堂下,學生都是整個課堂的主體。對此,在新課程背景當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提升初中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在幫助其鞏固的重點知識的同時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當中的第三章《三角形》為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到圖形的全等以及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這兩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利用畫圖軟件制作出自身所認為的全等圖形,進而在課堂上展示給全體學生,教師需要對學生所制作的內容進行進行觀察,通過這一方式驗證學生是否掌握了全等圖形的定義。同時。這一方法也能夠給予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實踐的機會,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在講解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之前,數學老師應當為學生分組,讓同學們到網絡當中尋找他們所認為內容適當、講解清晰的教學資源,以小組的形式提供一份教學資源,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僅有效地運用了小組合作機制,提升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也發(fā)揮了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同學們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使數學課堂具有創(chuàng)新性,促進每一位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文章介紹了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課堂的構建方法,希望可以實現網課的高效講解。
參考文獻
[1]張園. 網絡教學平臺支持下的初中英語個性化學習實踐探究[D].寧夏大學,2018.
[2]衛(wèi)文婕. 混合學習下微視頻的設計與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8.
[3]白玉巖. 支持自主學習的電子書包功能模型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4]陳桃. 微課在初一學生數學課前預習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